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8月20日讯(通讯员 陈琼)近日,一面绣着“医德高尚艺术精 关爱病患暖人心”的锦旗和一封字里行间满是真挚的手写感谢信,从北京跨越1500公里,在中国医师节前夕寄到了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件人是急诊科医生雷葙婷。这份时隔一年多的“特殊礼物”,藏着一段深夜生死救援与长久牵挂的医患故事。
急症突袭:异乡旅途的生死时刻
时间回溯到一年前的异乡旅途。2024年5月11日中午,66岁的郝先生在郴州游玩时,突感腹部隐痛,起初以为是饮食不适并未在意。然而到了次日凌晨,剧痛如刀绞般向郝先生袭来,冷汗浸透衣衫,此时他已腹痛十多个小时,病情持续加重。其妻子李女士紧急拨打120急救电话。
0点31分,救护车将郝先生送抵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时,他的血压已骤降至76/39mmHg,血氧下降、脉搏微弱,已陷入休克状态。
“患者当时情况非常危急,每一秒都耽误不得!”值班医生雷葙婷至今还记得当时的紧迫。医护人员立即启动急救程序:快速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紧急抽血化验……各项操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与时间展开分秒必争的赛跑。
多科联动:深夜集结的生命接力
经初步检查,郝先生病情诊断:1.腹痛查因:胃肠穿孔?胆囊结石?泌尿科系结石?其他?2.低血容量性休克;3.高血压病2级(中危)”。因腹痛病因不明,常规急救难以明确诊断及救治,医院当即启动多学科会诊。
凌晨1点35分,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等科室的专家迅速集结,逐项研判病情。在排除胰腺炎、肠穿孔、阑尾炎等高危急腹症后,专家团队最终敲定治疗方案:将郝先生转入胃肠外科进一步救治。
2点18分,转运平车缓缓推进电梯,雷葙婷攥着监护仪紧跟在旁,升压药正一滴一滴精准注入郝先生体内。途中,李女士突然抓住雷葙婷的手腕,声音带着哭腔:“小雷医生,老郝早上还说要去东江湖拍日出呢……”雷葙婷反握住她颤抖的手,掌心的冷汗与坚定的眼神,成了生死线上医患同心的见证。最终,郝先生安全转入病房,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关键时间。
一载关怀:病床守护到千里传情
5月12日清晨8点半,刚结束通宵夜班的雷葙婷没顾上休息,第一时间赶往胃肠外科病房探望。此时郝先生的血压已回升至97/63mmHg,腹痛症状也明显缓解。考虑到老人来自北方,可能不习惯南方的饮食,雷葙婷主动提出帮他们带早餐——这份超出诊疗之外的细致虽被老人婉拒,却让这份关怀深深烙印在两人心中。
当天下午,病情稳定的郝先生顺利出院返京。此后一年,雷葙婷的关怀并未中断:她总会在微信里定期问候老两口的健康,叮嘱添衣、提醒用药,记挂着他们的日常。而郝先生夫妇也始终念着这份医患情谊,特意在医师节到来之际,将精心制作的锦旗和亲笔感谢信寄往郴州,想在医者的专属节日里,送上跨越千里的敬意。
这场始于急症救援的缘分,因一年多的持续关怀超越了普通医患关系。它不仅是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有速度更有温度”新时代医疗服务的生动体现,更印证了:真正的医患情深,从不只是一时的紧急援手,而是跨越时光、牵挂于心的长久守护。
来源:大众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