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热搜让爱染发的网友们都坐不住了!
20岁的琳琳(化名)特别喜欢追星,为了跟随偶像的步伐经常换发色,这2年来平均每个月都要补发根、换发色。上周,她照例去理发店换了发色,没几天后身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紫色斑点,开始以为是夏天蚊虫叮咬导致的。
可涂抹了药膏后症状丝毫没有缓解,很快发展到全身都有紫斑,还出现了关节肿痛、腹痛、尿液颜色变深等症状。去医院一查,竟被诊断为紫癜性肾炎。为了治疗琳琳需要将头发完全剃光,这让爱美的她崩溃不已……
医生称,琳琳罹患该症与她长期频繁染发有很大关系,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染发致癌悬案,是否有答案了?
染发剂是否致癌,关于这一问题实际上已经持续争议超过50年。最早是有学者发现早期染发剂内的芳香胺类染料会导致动物罹患癌症,这一发现在当时引起了很大恐慌。
制造商们为了消除顾虑,在1970年代中后期对永久性染发剂内的成分进行了调整,去除了有致癌作用的中间体化学物,但关于染发剂致癌性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止。
实际上,发现染发剂内成分有致癌作用是动物实验上发现的,动物实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适用于人,且实验中所使用的剂量远高于人类日常暴露的剂量。染发剂如果真有致癌作用,也难在短时间内观测到结果。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4.6万名美国女性进行了8年的跟踪调查发现,永久性染发剂使用与乳腺癌风险增加相关,其中黑人女性的风险增加了45%,白人女性则风险较低。
然而,2020年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对11万女性进行了36年的随访研究指出,使用了永久性染发剂的女性相较于未使用的,在特定癌症发生风险上有所增加,如基底细胞癌、霍奇金淋巴瘤,乳腺癌、卵巢癌风险与累积暴露量呈正相关关系,但总体癌症、血液系统癌症风险并未明显增加。
但是,我们不能将癌症发生单独与染发剂划上等号,以乳腺癌为例,它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
二、其实,染发剂不只有致癌问题
市面上常见的染发剂有暂时性、半永久和永久性三种,暂时性染发剂只停留于头发表面,洗头后就掉了;半永久的则是不加入氧化剂的,一般可保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永久性染发剂使用的是小分子染料,可长时间着色,可维持一年以上的时间。
根据染发剂原料不同可分为无机、合成以及植物染发剂三种,其中无机染发剂内有铅、铁、铜等多种金属化合物,主要用于白发染黑。但这类染发剂有潜在毒性,目前已经被多个国家禁用。而现在很火的天然染发剂,其实内里也有化学染发剂陈锋,甚至部分还有海娜花成分,该物质被多个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禁止使用。
虽然目前的研究表明染发剂与癌症没有直接关联,但在使用时仍需谨慎以确保安全!
经常使用染发剂会让头发发质变差,时间长了可能会导致头皮、毛囊出现炎症反应,让毛囊萎缩,逐渐出现头屑、脱发等问题;且染发剂内的一些化学成分会对皮肤、头皮产生刺激,容易引起过敏反应。
三、如何安全染发?4个方法帮你降低伤害
想要安全染发,一定要注意这几个细节,做好后可很大程度降低对身体的影响。
1、购买正规合格产品
染发剂一定要选择正规符合标准的产品,需要持有国妆特字年份第X号的字样,如若是进口产品,则需要有国妆进字年份第X号字样。
2、做好染前准备
染发前要提前48~72小时取一些染发剂用水稀释后涂抹在手肘内侧、耳后,观察无过敏反应后方可使用。染发前最好不要洗头,头皮分泌的油脂可减少对头皮的伤害,也能更好地着色。
3、控制频率及色度
染发的频率每年不超过2~3次,同时要尽量避免染过亮的颜色,越亮的颜色内里的有害物质含量越高。需要补发的时候,最好不要全头补,补一个发根即可。
4、染后护理
染发后可多清洗几次头发,这样做可减少染发剂残留,最好使用具有修复功能的洗发水、护发素,保护头发。
染发剂内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日常使用一定要注意控制频率,同时选择正规的产品,一般不会给健康带来过大风险,无需担心。
参考资料:
[1] 《50年致癌悬案:染发剂为何始终站在科学的被告席?》.返朴.2025-05-30
[2] 《经常染发拉发,患癌风险翻倍?每年别超过这个次数》.健康时报.2025-03-13
[3] 《不只是致癌!经常染发的危害,超乎你的想象!脱发,也就排个第二名…》.科普中国.2021-02-0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