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产业四大痛点与差异化竞争路径
创始人
2025-08-21 14:38:55
0

和君咨询医药医疗事业部 史天一

近年来,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超6000万亩,产值突破万亿元,形成了以甘肃、四川、云南为核心的道地药材产业集群,为产业发展筑牢了根基。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吸引了大量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了技术交流,资源正逐步优化配置。随着人们健康养生意识的增强,中药材市场需求持续上扬,为产业拓展开辟了广阔空间。政策层面也持续发力,大力支持中药材及相关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助推中药材产业升级与转型。但与此同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四大痛点,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以下简要分析,并提出差异化竞争方向。

一、供应链分散,协同性差

当前,中药材种植端农户占比超70%,规模化程度严重不足。这直接导致生产效率低下,产出的药材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契合市场对高品质药材的需求。在加工环节,流通层级繁多,小散乱差,损耗率很高,既增加了成本,又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严重拖累了产业的整体效益。整个供应链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上下游企业之间协同合作匮乏,信息不对称问题突出,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浪费。

从行业格局来看,我国中药材种植及加工、流通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呈现多、小、散的特征,大型企业凤毛麟角,中小型企业占据主导。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泛滥,引发过度竞争,不仅浪费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中药材行业产业链漫长,涵盖种植、采收、加工、流通、销售等多个环节,但产业链的不完善使得各环节衔接松散,严重降低了中药材产品的流通效率,进而影响了行业的整体效益。

二、技术研发不足,创新滞后

虽然中药已经有几千年应用历史,并已进入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当下,要证明其“有效”亟需拿出科学证据。上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就曾指出,传统医药要被广泛接受,依赖于疗效的肯定,而关键在于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然而,中药材行业研发技术难度大、周期长,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上市,需历经多重试验,接受药理药效等多方面评测。开发一个新药品种,往往耗时良久,有的甚至长达十几年,期间需要专业人员反复试验、监测,不断完善改良,才能确保研发进程顺利推进。中药行业工艺及配方极为复杂,对生产设备要求严苛,药品生产对环境的要求也极高,这些因素构筑起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多数中药材相关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因此不愿意做长期主义研发投入,只愿意搞短期投机。对于个体农户来说,更没有精力和资金进行研发。中药材行业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不足,对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滞后,致使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缓慢,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据分散孤立,共享困难

数字化是当今时代产业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步骤,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促进全链条发展十分必要,然而当前中药材产业在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数据还相互孤立,未实现有效打通,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严重。数据分散在不同主体手中,缺乏统一标准与共享机制,成为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拦路虎。此外,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亟待解决,严重影响数据的共享与应用,中药材市场价格持续频繁波动,很大程度上是主体间信息不对称导致的。

四、标准化规范化缺失,质量难控

目前道地药材需求以年增15%的速度攀升,好药材成为好身体的刚需。但缺乏统一标准与规范,导致了中药材产业在种植、采收、加工、流通全产业链环节都环节乱象丛生,中药材不同程度存在着外源性重金属和农残超标、道地药材不地道、有效成分不达标等问题,质量良莠不齐,给生产和流通带来诸多难题,也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构成威胁,严重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道地药材凭借独特品质在市场上认可度颇高,像“川贝母”“浙八味”等,不过其发展仍处于粗放阶段,标准化规范化缺失,导致市场上的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道地药材产地的交易市场混入众多外地种植的低质量中药材,劣币驱逐良币,中药材交易变成“价格战”,“道地”成为几十年经验的采购者才能分辨的高门槛标签,对无经验者来说,购买药材只能像盲人摸象一般。

中药材作为中药产业链的起始端,我国产量在全球占比约75%,但在国际化进程中,标准未实现国际化覆盖成为一大阻碍。中药走向国际市场,标准制定至关重要,但目前我国制定的标准数量远远不足。以与中药一脉相承的植物药为例,其主要市场在欧洲,然而欧洲与国内的中药标准尚未互通,导致中药材出海进展较慢,规模较小。由于质量难控,部分出口中药材的质量问题也影响了国际市场的信任度。

五、差异化竞争方向

中药材相关企业可以通过以下路径进行差异化竞争,从而从竞争“红海”转向“蓝海”。

(1)标准化规范化种植

随着中药材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消费者对中药材质量的要求日益严苛,标准化和规范化种植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制定并实施中药材种植标准和规范,以数字化赋能,强化质量控制,让中药材的质量在数据上可见、可知、可理解,能够有效提升中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形成差异化竞争,从而满足市场需求。

(2)产业链整合

中药材产业链长,涉及环节众多。在市场竞争加剧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实现产业链整合,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提升运转效率,在运营管理上超越竞争对手。

(3)技术创新研发

中药材行业需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推动生产的现代化、数字化与智能化。尤其要注意数据积累,打通各环节数据孤岛,加强与其他地区、企业的数据合作,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深度研究中药材机理和疗效、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成本,增强整体竞争力。

(4)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

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是中药材产业提高附加值的必经之路,通过塑造品牌形象,加强市场推广,提升中药材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忠诚。品牌形象可以首先从中药材质量用数据向外界展示,可见、可知、可理解,以及企业开展环保认证与推广,提升产品环保形象等入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5)充分利用金融和政府支持

资金是决定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积极研究并利用金融政策,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密切关注政府发布的中药材产业扶持政策,通过合规申报项目获取资金支持,为差异化竞争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可以在资金层面形成与同行的竞争优势。

(6)全方位数字化赋能

数字化技术是推动中药材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土壤、气候等数据,助力实现精准种植与智能管理;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打通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数据,可以提升全链条协同效率和研发效率;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中,运用数字营销工具可以精准触达目标客户,利用数据展示产品优势。通过数字化全面赋能,可以助力提升中药材相关产业运营效率与差异化竞争力。

六、未来展望

中药材产业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也蕴含着无限机遇。通过正视痛点,把握发展趋势,全行业齐心协力,有望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中药材在保障人民健康、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神秘“香蕉”AI 火爆海外,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
药学领域的“她力量”:2025... 近年来,药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女性在其中的作用愈发显著。从临床研究到商业开发,...
“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 8月22日,大岭山这片镌刻着革命荣光的红色沃土,洋溢着浓厚的红色氛围——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
108 公里的戈壁徒步,是一部... 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一群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徒步者,踏上了108公里的征程。这不仅仅是一次体能...
海洋到舌尖仅10分钟,上海家庭...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终于体验到了踩文蛤的乐趣!”8月22日一早,江苏如东小洋...
挂科,也能保研了 挂科,也能保研了!南京农业大学今年放宽了保研的成绩要求,在《202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
突发!乌军一架米格-29战斗机... 据央视新闻,乌克兰空军8月23日发布消息称,当天凌晨一架米格-29战斗机在执行战斗任务后在机场降落时...
原创 除...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如水般的纯净与淡然,本应是人与人交往的理想状态。然而在情感的世界里,有些关系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