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息肉:揪出诱因、识别症状,及时治疗守护胃部健康
创始人
2025-08-22 10:12:20
0

“体检做胃镜,查出胃里长了息肉,吓了一跳。” 扬州华东慧康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的患者,道出了很多人发现胃息肉时的感受。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组织,虽多为良性,但部分类型存在癌变风险。了解其诱因与症状,及时干预是避免病情进展的关键。

这些因素可能催生胃息肉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息肉的重要诱因。这种细菌寄生在胃黏膜上,会引发慢性炎症,长期刺激黏膜细胞异常增生,形成息肉。数据显示,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中,胃息肉发病率比未感染者高 2-3 倍。

不良饮食习惯也会增加胃息肉风险。长期吃腌制食品(如咸菜、腊味),其中的亚硝酸盐会刺激胃黏膜;过量摄入辛辣、油炸食物,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黏膜修复过程中出现异常增生。此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会损伤胃黏膜,增加息肉形成的可能性。

慢性胃病未及时治疗同样可能引发息肉。胃溃疡、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反复修复过程中易出现细胞增生,进而形成息肉。年龄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40 岁以上人群胃息肉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与胃黏膜老化、修复能力下降有关。

胃息肉的 “隐匿信号” 别忽视

多数胃息肉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胃镜检查时发现。随着息肉增大或数量增多,可能出现上腹部隐痛、腹胀,尤其在饭后明显;部分患者会有恶心、食欲减退的表现,吃一点就觉得饱。

若息肉表面糜烂或出血,会出现黑便(大便呈柏油样),严重时伴有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扬州华东慧康医院临床数据显示,约 10% 的胃息肉患者因出现黑便或贫血就诊,此时息肉往往已较大,甚至存在癌变倾向。

需要注意的是,胃息肉的症状与普通胃炎相似,容易被混淆。若腹胀、隐痛持续超过 1 个月,或出现不明原因的黑便,需及时做胃镜检查明确诊断,避免漏诊。

及时治疗,阻断癌变风险

专家强调,胃息肉的治疗需根据类型和大小决定。扬州华东慧康医院通过胃镜检查可明确息肉性质: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多为良性,直径小于 0.5 厘米且无不适症状时,可定期复查(每年 1 次胃镜),同时根除幽门螺杆菌、调整饮食习惯;直径超过 0.5 厘米或伴有症状的息肉,需在胃镜下进行微创手术切除,创伤小、恢复快。

对于腺瘤性息肉(癌变风险较高),无论大小均建议切除,术后需定期复查(前 2 年每 6 个月 1 次胃镜),防止复发或癌变。该院曾接诊一位 50 岁患者,体检发现胃里有 3 个腺瘤性息肉,最大直径 1 厘米,及时切除后定期复查,未出现异常;而另一位患者因忽视复查,2 年后息肉复发并癌变,不得不接受胃部部分切除手术。

在此提醒,40 岁以上人群应定期做胃镜检查(尤其有胃癌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者)。若查出胃息肉,别过度恐慌但也不能忽视,及时到扬州华东慧康医院消化内科就诊,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治疗及复查频率。早期干预不仅能避免息肉癌变,更能守护胃部健康,让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青海自驾之旅探寻神秘高原风光,... 一、引言 青海,这片位于中国西部的高原秘境,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文化、丰富的历史遗迹而闻名...
神秘“香蕉”AI 火爆海外,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PPSO (ID:appsolution),作者:发现明日产品的,原文标题:《...
药学领域的“她力量”:2025... 近年来,药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而女性在其中的作用愈发显著。从临床研究到商业开发,...
“粤游粤红”第三届广东红色旅游... 8月22日,大岭山这片镌刻着革命荣光的红色沃土,洋溢着浓厚的红色氛围——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
108 公里的戈壁徒步,是一部... 在广袤无垠的戈壁滩上,一群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徒步者,踏上了108公里的征程。这不仅仅是一次体能...
海洋到舌尖仅10分钟,上海家庭...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今天终于体验到了踩文蛤的乐趣!”8月22日一早,江苏如东小洋...
挂科,也能保研了 挂科,也能保研了!南京农业大学今年放宽了保研的成绩要求,在《2026年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
突发!乌军一架米格-29战斗机... 据央视新闻,乌克兰空军8月23日发布消息称,当天凌晨一架米格-29战斗机在执行战斗任务后在机场降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