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
暑
CHU SHU
末
伏
夏
尽
秋
光
可
期
节气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此时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酷热的夏天即将结束,要进入秋高气爽的秋季。处暑是夏秋过渡的关键时期,易诱发或加重鼻炎症状,尤其是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增加,可能并发或诱发哮喘、咽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症状。如何在季节交替时防范应对过敏性鼻炎,我院耳鼻喉科马赟副主任医师为您支招。
为何换季容易诱发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发作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过敏体质,二是接触过敏原。换季时节气温变化、空气湿度变化较大,接触到的过敏原增多,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刺激增强,故而容易诱发症状。
01
气温变化
换季时节昼夜温差显著,鼻炎患者的鼻黏膜对冷热交替适应能力下降,易引发症状加重。
02
空气湿度
处暑后北方地区降雨逐渐减少,空气干燥,影响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引发鼻腔干燥、出血等症状。
03
过敏原增多
每年的八九月份,是蒿类、律草、藜、豚草花粉播散的季节,在北方地区尤为常见;而广东等南方地区温暖潮湿,适宜螨虫生长,引起过敏性鼻炎发病率升高。
过敏性鼻炎日常防护有啥招?
01
查找过敏原因
过敏性鼻炎有四大症状,鼻痒、流涕、阵发性打喷嚏和鼻塞,如果反复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先到医院耳鼻喉科就诊,查明诱发原因。过敏原检查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皮肤点刺试验,一种是通过抽血进行特异性IgE检测。只有明确了过敏原,治疗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02
环境防护
花粉、螨虫、动物皮毛等吸入过敏原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诱因,对此我们可以做好特定的环境防护措施。如花粉过敏患者注意外出佩戴口罩,避免清晨花粉高峰期开窗通风;螨虫过敏患者要注意保持室内湿度处于适宜的范围(5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及寝具等,减少尘螨滋生;动物皮屑过敏的患者,家中最好不要饲养相应的宠物。
03
鼻腔护理
可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减少鼻腔内附着的过敏原与分泌物,空气干燥时可涂抹医用凡士林或薄荷脑滴鼻油保护鼻黏膜。
04
生活方式
饮食方面忌辛辣、冰冷食物,可适当进食百合、山药、梨等润肺食材;适度运动增强免疫力,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鼻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
应对攻略再“升级”
除了做好日常防护,在过敏性鼻炎频繁发生时,我们还可以“升级”应对手段,采取这些方法与过敏性鼻炎“battle”——
01
药物干预
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可使用糠酸莫米松、布地奈德、氮卓斯汀等喷鼻药,或氯雷他定、依巴斯汀、孟鲁司特等口服药减轻鼻部炎症反应。需要提醒大家的是—— 血管收缩剂(如羟甲唑啉)虽能快速缓解鼻塞, 但切勿连续使用超7天,避免长期使用引发药物性鼻炎。
02
脱敏治疗
对于明确过敏原的过敏性鼻炎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脱敏治疗。脱敏治疗是对过敏原进行提纯处理后,用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身上,通过逐渐增加剂量并且长期的维持(疗程一般需要至少3年),最终产生免疫耐受, 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和过敏原“和平共处”,这也是目前唯一可以根治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03
手术治疗
虽然手术治疗不是过敏性鼻炎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于因各种原因无法长期用药的患者,手术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有效控制鼻部症状, 但还不能做到“一劳永逸”。在选择手术治疗前,需要与医生充分沟通,明确合适的手术方案、了解风险后再做决定。
专家简介
马 赟
耳鼻喉科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毕业于中山大学,擅长鼻部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慢性鼻窦炎、变应性鼻炎、小儿鼾症和鼻颅底肿瘤的精准诊疗和个体化管理,对变应性鼻炎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和鼻息肉的生物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
社会任职:广东省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小儿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精准诊疗学组秘书;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慢性鼻窦炎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过敏性疾病分会委员。
出诊安排:北院区(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南院区(周二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