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手里有100万预算,是开一家传统烧烤店,还是试试“露营风”?
数据告诉我们:同样的烤串,一旦加上“露营+烧烤”的标签,客单价平均能提升20%~35%,翻台率提高1.5倍。
为什么?因为露营风不仅仅是卖食物,而是在卖一种氛围,一种“朋友圈晒图”的场景感。顾客愿意为“体验”买单。
这就是投入产出比的差别。传统烧烤店的装修投入,可能只是做到桌椅整齐、排烟顺畅;但露营风,能用同样的钱,把空间打造成“露天篝火场”,让顾客觉得——来这里吃饭,是一件值得纪念的事。
所以,今天我们聊聊:如何用露营风烧烤店的装修设计,把钱花在刀刃上?尤其是“明档+包间”的细节,全解!
很多老板以为,露营风就是买几顶帐篷摆在店里。其实不是。
露营风的核心,是“模拟户外的自由氛围”。
案例一:日本东京有一家叫 “野宴” 的烧烤店,把每一张桌子设计成“营地分区”,用小木栅和低矮植被做隔断。顾客仿佛不是在商场,而是置身河边营地。结果开业半年,成为社交平台上的打卡地标。
案例二:国内的 “探野烧烤”(成都)则把灯光做到极致。他们用暖黄色吊灯+桌面小煤油灯,把“露营火光”氛围还原。即便在繁华商圈,依然让人有“围炉夜话”的错觉。结果呢?他们在坪效上比同区烧烤店高出30%。
所以请记住一句话:露营风不是道具堆砌,而是让空间成为顾客的第二个朋友圈背景墙。
在烧烤店,最大的信任危机是什么?是“油烟重、食材脏、环境差”。
明档的意义,就是把这些顾虑反向利用,变成顾客的安心。
1.食材明档:
2.制作明档:
3.排烟明档:
结论:明档不是装修的附加项,而是顾客信任与复购的关键环节。它让“烟火气”变成卖点,而不是顾虑。
烧烤,常被误解为“只能喧嚣”。但在露营风设计中,包间的存在,能让场景多一层收入逻辑。
案例一:上海的“牧野烧烤”,在角落做了半帐篷式包间。造价不过几千块,却成为预订率最高的区域,客单价提升50%。
案例二:美国洛杉矶的 “Campfire BBQ”,直接把户外露营帐篷搬进室内,每个帐篷就是一个包间。顾客甚至要提前两周预约。
设计关键点:
一句话总结:包间=坪效的倍增器。
很多老板最关心的问题不是“好不好看”,而是“值不值得”。
那我们就算一笔账:
1.高ROI投入(必须花的钱)
2.中等ROI投入(可灵活调整)
3.低ROI投入(慎花的钱)
案例对比:
结论很明确:露营风烧烤,不是烧钱游戏,而是“设计ROI”游戏。
为什么说露营风不是“昙花一现”?
这意味着,露营风烧烤店将成为2025年最容易跑出来的餐饮品类之一。
未来,谁能把“烟火气+社交感”结合得最好,谁就能在低价竞争中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