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土地
因一座纪念唐代忠州刺史白居易的白公祠而得名
“白公” 二字
如同一把钥匙
打开了一段跨越千年的人文记忆
每天了解一个重庆地名
今天,跟小布丁一起走进忠县白公街道
白公祠。图源:重庆民政
白公街道,位于忠县西部
东与东溪镇隔江相望
南与新生街道毗邻
西与白石镇接壤
北与忠州街道、黄金镇相邻
白公街道
因境内纪念忠州刺史白居易的白公祠而得名
白公祠或名白公文祠
在清代的方志中均有记载
如乾隆《忠州志》记载
白文公祠“在巴台山,今废”
白公街道前身与忠州街道同为忠州镇
2014年11月忠州镇一分为二
成了忠州街道和白公街道
白公街道于2015年1月16日挂牌成立至今
白公祠。图源:忠县人民政府网
白公祠
位于忠县城西三千米处的长江北岸
唐代诗人白居易被贬任忠州刺史
在忠州任职期间
他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谋福利
带动忠州人民开山修路、植树种花
忠州人民为了纪念他
把他同刘晏、陆贽、李吉甫并称为“四贤”
在宋代修建了四贤阁以资纪念
明朝忠州知州马易从
敬其爱护百姓、为民谋利
于是建祠祭祀
此白公祠是与洛阳香山“唐少傅白公墓祠”齐名的
两座白居易墓祠之一
该祠后毁于大火,民国年间重修
祠内现有白园、乐天堂、四贤亭
龙昌寺荷池、木莲园、乐天诗廊等景点
总占地面积一百一十亩
建筑仿明清风格,依山傍水,清幽静雅
现在的白公祠
临江依山而建,气势恢宏
门前一坡两丈有余的大石梯
左是参天的大树,右为高耸的栈楼
登梯可见白公祠大门
门联“遗泽被山川万民长忆贤刺史,
宏篇映日月百世同仰大诗人”
反映出后世对他的敬仰
白公祠。图源:忠县人民政府网
进入大门
便见一半圆形莲池满池绿水生机盎然
与园中花草相映成趣
当年白居易游此地写下《龙昌寺荷池》:
“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
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
小小莲池,给白公祠平添几分景致
门楼右拐为“白园”
门联上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巧妙地嵌入白公的名和字
以白公冠名的有白公祠、白公路、白公环路
白公路社区、白公路小学等
现在境内物产丰富、自然风光秀美
忠州的经历是白居易人生旅途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始终秉持同情人民、勤政为民的可贵品质
忠州白公祠也因此成为
文人墨客前来凭吊白居易的重要地点
白公祠里的一砖一瓦
都镌刻着白居易与忠县的不解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