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实,规范测量血压,可使高血压检出准确率提升40%。然而,许多人在测量血压时因方法不当,导致测量结果失准。
测量血压易犯的7个错误
▼
袖带佩戴不规范袖带位置过高或过低会显著影响血压测量结果。若袖带靠近肩部,可能导致读数偏低;若靠近手肘,则可能使读数偏高。此外,袖带松紧度需适中,以能塞进1~2根手指为宜。过紧会压迫血管,导致读数虚高;过松则可能因气囊压力不足而导致血压测量结果偏低。
测量前准备不足情绪波动、剧烈运动、吸烟、饮酒或摄入咖啡因等行为均会干扰血压测量结果。例如,剧烈运动后立即测量血压,可能导致数值虚高。
测量次数过少单次测量血压无法反映真实水平。血压在一天内受饮食、活动、情绪等因素影响,有一定波动。
隔衣测量隔着厚衣物测量血压会导致袖带压力信号减弱,导致测量值偏低,即使轻薄衣物也可能干扰测量结果。因此,测量时应裸露上臂,确保袖带与皮肤直接接触。
设备选择不当部分人迷信水银血压计,认为其更准确。实际上,水银血压计操作复杂,若使用不当,如放气速度不均、读数视角偏差,误差可能更大。相比之下,经过校准的合格电子血压计准确性高,操作简便,更适合家庭使用。腕式、手指式电子血压计因受测量位置和血管硬化程度影响,精准度较差,不推荐居家使用。
忽视双臂血压差异首次测量血压时,应对比双臂血压,选择数值较高的一侧作为长期监测手臂。正常情况下,双臂血压差应在10mmHg以内。若差值持续≥20mmHg,需警惕动脉硬化、血管狭窄或其他继发性高血压疾病。
测量环境不当室温、环境噪声等因素均可能影响血压测量结果。例如,室温较低时,血管收缩可能导致血压读数偏高。
更多健康知识,点击下方链接
▼
测准血压的7个关键点
▼
选择合适的血压计 优先选择经过国际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并定期校准设备,确保测量准确性。
规范测量流程测量前静坐5~10分钟,排空膀胱,避免吸烟、饮酒或摄入咖啡因。测量时保持安静,袖带下缘距肘窝2~3厘米,气囊中心与心脏同高。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每天在固定时段测量血压2~3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平均值记录。若两次测量结果差值大于10mmHg,需进行第三次测量。
定期记录血压数据记录每次测量的时间及血压、心率读数。长期记录这些数据可帮助医生评估血压变化趋势,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血压焦虑” 不要因单次血压偏高而过度紧张,血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偶尔升高或降低属正常现象。要关注血压长期变化趋势,而非单次测量结果。
遵循医嘱,规范用药高血压患者需长期规律服药,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切勿因血压暂时正常而擅自停药或减少药量。
定期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于血压波动较大或疑似“白大褂高血压”(即在医院时血压升高)的患者,建议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便更全面地评估血压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