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糖龄”长的糖友,发现自己在慢慢变瘦。
先别高兴,这种瘦不是健康的瘦,而是胰岛功能变差的表现。
身体过于消瘦,抵抗力会变差,容易出现并发症。对瘦糖友来说,“稳住体重”和“降低血糖”一样重要。
给大家推荐一种运动,不仅降血糖效果好,练对了还能长肌肉、增体重,特别适合偏瘦的糖友。
那就是:力量练习!
不过,你要练对了才有上面的效果。
1
每周练2~3次,隔天练
力量练习是“跟自己的身体对抗”(跑步是顺着身体活动惯性运动),也叫抗阻运动,主要是调动肌肉收缩来对抗外部阻力[1]。
所以同一肌群的运动要隔天进行,比如周一、周三、周五练,中间隔开一天[1],留给肌肉修复时间。
主要肌群练习举例
(点击可放大)
图片来源:美国心脏协会
2
每次20分钟就行,别贪多
力量练习不用像走路,走半小时以上才有降糖效果。
力量练习需要消耗大量葡萄糖,练10分钟,就有很好的降糖效果。每次练20分钟即可,别贪多。
运动时间太长,会开始大量消耗脂肪,减轻体重。
对糖友来说,存钱不如存肌肉。
肌肉是天生的“血糖仓库”和消耗糖分的“主力军”。
肌肉多了,哪怕不运动,也能慢慢消耗血糖,让血糖更稳定。
3
下午练效果更好,别空腹
下午,人的肌肉力量、运动能力更强,增肌效果更好。
推荐2个时间点:
• 午饭后1小时(从吃第1口饭计时):能降低餐后血糖高峰。
• 晚饭后1小时(傍晚17-19点):有助改善夜间血糖。
当然,想上午锻炼也是可以的,但别空腹,以免出现低血糖。
4
锻炼姿势要到位
太轻没效果,太重容易受伤。
无经验的糖友可以从20%1-RM(1-RM为1次最大重复阻力)负荷开始[1]。
可以参考主管康复治疗师李英为糖友演示的动作:
上肢哑铃推举(视频供稿:李英 主管康复治疗师)
每组动作做8~12个,重复3组。组间休息30秒至1分钟。
5
练完30分钟内“补营养”
力量练习的优势在于,它能消耗大量糖,同时还能刺激肌肉增长[1]。
练完30分钟内,补充一些蛋白质食物[1],如吃个鸡蛋或喝杯牛奶,完全可以增肌稳糖,体重不降。
40岁以后,我们的肌肉以每年2%的速度流失。
老年人容易肌肉流失,患上肌少症,更需要做一些力量练习。
做力量练习,有3点要记好
1.运动前先测血糖
运动前的血糖水平应介于5.0~13.9mmol/L[2]。低于5.6mmol/L,先吃块饼干或豆干(10-30克碳水即可),预防低血糖。
2.别“突击训练”
长期不运动,周末练1小时哑铃,血糖容易大起大落,还可能伤肌肉。
平时不运动的糖友,要慢慢加量,比如第一周每次10分钟,第二周加到15分钟。
3.练之前先问医生
运动前,先让医生帮你评估,哪些动作不能做。
如果有严重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视网膜病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先不要运动[2]。
锻炼过程中感觉不舒服,要马上停下来。
建议瘦糖友每周搭配至少5次有氧运动(如慢跑等),降血糖效果更好。
注意,有氧运动尽量每次不超过30分钟,避免大量消耗能量减轻体重。
不清楚自己该选多大运动量?
一张表帮你轻松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