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篇前,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是谁?难道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都不是。我们不能把清朝的康熙大帝忘记,他是清代康乾盛世的奠基者。康熙八岁就正式继位,十四岁开始亲政,随后在位整整六十二年,堪称少年天子中英勇而果敢的典型。其在位期间,平定鳌拜之乱、削藩、统一台湾、驱逐沙俄、西征漠北……一连串举措如同巨轮推动清朝走向前所未有的盛世。谈及这位天子,读来令人由衷敬佩,心中更添敬意。
说到底,本文的主角当然是康熙大帝。史书记载,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向太后问安之时,外出回望,竟见有龙绕身的瑞兆,孝庄太后于是确信孝康章皇后已有身孕。孝庄太后说:“我当年生顺治时也曾见此景,如今佟佳氏也是如此,必将降下祥瑞。”不久,玄烨一诞生,立刻赢得年幼父母的喜爱,便特地委托一位可靠的奶妈在紫禁城外照料育养。这位奶妈正是康熙的乳母,实为当时内务府曹玺之妻孙氏。城外虽有成群的仆从与富足的生活,但对年幼的康熙而言,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正是在乳母的细致照料与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那份温暖慢慢从心底发出光亮,像初升的太阳把他的小小心房照亮了一点又一点。
后来,我们都知道,康熙患上天花。彼时的医疗水平低下,天花存活几率接近为零。当众人几乎放弃他的时候,乳母仍旧守在他的身旁,衣衫褴褛却毫不离身,日夜守护着他。经过漫长的煎熬,康熙终于熬过了险境。正因为他顽强地活下来,人们把他视作“天选之子”的象征,这也成为他日后八岁登基的重要背景之一,反映出古人对于命运与吉瑞的深层信仰与敬畏。
父母在他幼小的年纪就相继离世,留给他心灵的创伤与空缺显而易见。他晚年时曾说过“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他对父母深厚的挚爱与对温暖家庭的强烈渴望,只是命运让他渐行渐远。正是在这段孤寂与思念之中,乳母成为他心灵的慰藉与支撑。后来,身居至尊的康熙并未忘记这段深情,便将孙氏封为一品诰命夫人,并持续照顾孙氏家族,曹家也因而獲得长期的荣宠与关照。
此外,康熙出巡时,路经曹家,曹家子孙携孙氏前来觐见,视孙氏如亲人、如同家人一般对待,体谅她年迈多病的情状,因此并未强迫她下跪叩头。等到康熙第三次下江南时,康熙特意提笔,在赠予孙氏的堂名中题写“萱瑞堂”三字,以表达对她的深切思念与由衷感恩之情。这样的情感与尊重,折射出一段跨越帝权与家庭的真挚情谊,成为后人关于康熙帝與孙氏之间珍贵记忆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