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肥胖相关人体测量指标预测心血管病(CVD)与全因死亡的阈值有差异。
研究显示,体重指数(BMI)、腰围(WC)和腰臀比(WHR)均与CVD风险呈单调递增的剂量反应相关性,但与全因死亡呈U型关系。
基于全因死亡风险的最佳肥胖阈值因性别而异,对于男性BMI为26.3 kg/m2,腰围为88 cm,WHR为0.90时死亡风险最低;女性BMI为25.4 kg/m2,腰围为83 cm, WHR为0.85时死亡风险最低。
此外,研究还发现,高体脂对老年人有保护作用。
研究显示,BMI、WC和WHR水平的每增加1个标准差与CVD之间的关联,随着年龄增长而显著下降,而与全因死亡率的关联表现为与年龄相关的适度下降。
参与者身高、体重和腰围及臀围,均由专门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测量。腰围在最低肋骨和髂嵴之间的中点测量,臀围在臀部最宽处测量。
中位随访10.1年期间,10 601例罹患CVD,8 785例死亡。
转载: 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关于非法网站冒用我刊名义进行征稿的特别提醒
近期我们发现一些网站冒用“中国循环杂志”名义征稿,并承诺“职称论文权威快速发表”。
我刊郑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国循环杂志》投稿,一定要登录中国循环杂志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进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台”中投稿。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学者发表的一项研究提示,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肥胖相关人体测量指标预测心血管病
下一篇:人工流产需要休息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