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本病,防未病,首个“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专家共识发布
创始人
2025-09-10 16:09:16
0

9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病学大会在沈阳隆重召开。会议期间,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业内首个针对心血管事件链的专家共识《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为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诊疗方案, 标志着中西医结合防治在心血管事件链的系统干预领域取得里程碑突破。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黄从新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廖玉华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林谦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董强教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标准部杨丽雯主任共同出席启动仪式。

作为共识专家组成员之一,林谦教授指出,《专家共识》围绕心血管事件链关键病理环节重大疾病,在解决当前病变瓶颈难题的同时, 控制上游危险因素,防止病变向下游传变,形成治中寓防、防中寓治、防治结合的系统干预方案,有助于从根本上阻抑心血管事件链,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因此,《专家共识》不仅为临床提供可操作的中国方案,也与“健康中国2030”关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综合防控与早诊早治目标同频,意味着中西医协同的全程管理进入一个更系统、更可验证的新阶段。

01

定义“心血管事件链”: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干预

回溯“心血管事件链”的发展历史,这一概念由美国心脏病学奠基人布朗瓦尔德(Braunwald )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它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刻画了由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高危因素聚集导致动脉硬化,易损斑块破裂引起心肌梗死,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直至死亡的全过程。

事件链的本质是整体性与复杂性:多因素、多环节交互在时间轴上相互影响、递进发展,使当前针对单病种的治疗措施无法从根本上遏制心血管事件链。 这也是临床长期面临“治疗有效但复发仍在、控住局部却难防全局”的关键难题所在。

面对复杂难题,林谦教授指出,《专家共识》选择将防治理念向整体、连续、动态、全程系统干预转变。所谓系统干预,并非简单叠加多药,而是在病机传变的全链条上建立清晰的干预方案:防上游危险因素、治当前病变、控下游传变,以此实现“治本病、防未病”的双重目标。

从理论支点看,共识以脉络学说营卫理论为依据,将心血管事件链“凝-壅-塞-不通”的病机演进,结合7条关键通路靶点及关联的复杂交互网络,把复杂病理映射为炎症氧化、胰岛素抵抗、内皮障碍、血小板活化与血栓形成、钙稳态失衡、纤维化与组织重塑等6大关键环节,实现对事件链的系统性控制。

值得强调的是, 《专家共识》不仅是一套理论研究,更是经过严谨流程形成的临床指导方案。其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起,张运院士、葛均波院士等13位专家担任学术委员会顾问,联合国内外115位专家,围绕临床关键问题构建清单,系统检索近两万篇文献并形成证据概要,经过多轮共识会议讨论修改,最终形成定稿。内容覆盖7大疾病/人群(糖前/糖尿病、冠心病与微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室性早搏、房颤、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等)与四类通络代表药物(津力达颗粒、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的系统用药建议,给出可落地的路径、剂量与人群分层。

正如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陈香美院士在大会致辞时表示,心血管事件链涉及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全过程,其复杂性一直是医学领域的重大挑战。《专家共识》以中医原创思维为基石,融合现代医学理念,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套系统全面的中西医结合用药的指导方案,这将极大提升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在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方面也会发挥重要作用。

02

对齐五大关键节点:四大通络药物构筑“立体防线”

如果把心血管事件链比作一条从上游缓缓汇集、在中游加速、于下游形成激流险滩的河流, 那么系统干预的价值,就在于沿途布设“拦洪坝、消能池与疏导渠”。

《专家共识》涵盖津力达、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四大通络药物,通过循证研究突破、指南共识推荐、机制创新阐释、适用场景精细化、疗效与安全性数据验证、中西医结合价值”八个维度,对齐事件链的五个关键节点,搭建起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相关疾病的“立体防线”。

源头拦截,首先落在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

针对“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津力达颗粒对代谢综合征糖耐量异常的干预研究”(FOCUS研究)显示,津力达可将糖耐量异常合并多代谢紊乱人群的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降低41%,并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空腹与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对血脂谱、腰围与动脉硬化指标(ABI、CIMT)呈正向改善,体现了“糖脂共管”的上游拦截效应。在指南层面,2024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已将其纳入糖前与2型糖尿病的管理建议。

在防治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段加速区”,通心络以多项高质量循证研究证实了确切疗效: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 研究)”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急性心梗PCI术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通心络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TISS研究)作为全球首个口服创新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双盲研究,结果证实通心络可提高患者90天神经功能独立比例(优势比1.33),对轻中度卒中(NIHSS4-7分)、合并糖尿病患者获益更显著。

基于所取得的循证研究突破,通心络已获2025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专家共识》《通心络防治冠心病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及脑卒中相关共识等多项权威指南推荐。

当病程进入心律失常这一关键节点,参松养心的多离子通道阻滞独特机制就会发挥作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经射频消融房颤患者预后临床研究(SS-AFRF研究)”显示,参松养心降低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术后1年内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减轻房颤负荷,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另一项“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症状性室性早搏临床研究(SS-SBPVC研究)”还显示,针对窦缓伴室早患者,参松养心可降低室早次数68.2%,同时提高心率 6.25 次/分(较基线升高 10.9%),实现“快慢兼治”。2024版《中国心房颤动管理指南》给予参松养心IIa、B级推荐,用于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治疗,窦性心律维持效果与普罗帕酮相当,安全性更优。

至于下游心衰长期管理,“芪苈强心胶囊对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QUEST研究)”给出硬终点改写:在国际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显著降低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患者主要复合终点(心血管死亡+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22%,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17%,心衰再住院风险24%。因此,2024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继续推荐芪苈强心用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治疗,并提示其在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人群中的运动耐力改善潜力。

此外,疗效必须与安全并行。现有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与真实世界证据表明:通心络与抗血小板联用不增加出血风险;参松养心未见致心律失常信号,停药率接近安慰剂;芪苈强心与心衰标准治疗药物并用未发现显著药物相互作用;津力达在不同代谢表型中耐受性良好。这使全程用药组合具备“可持续性”的现实前提,为事件链维度的长期管理提供了稳定抓手。

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持续突破:从原创理论到国际化证据闭环

回溯源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是《专家共识》的重要科学支撑,以“治本病、防未病”为纲,提出“防上游因素、治当前病变、控下游传变”的系统干预新观点,并在国际标准的高质量循证研究中取得一系列突破。

  • 津力达在糖前人群预防2型糖尿病的里程碑式进展;

  • 通心络获得稳定冠脉易损斑块临床影像学金标准证据、通心络改善心梗预后为10年来药物治疗国际重大突破;

  • 参松养心优化房颤消融术后用药方案;

  • 芪苈强心在联合治疗中显著改善射血分数降低性心衰预后。

上述成果相继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JAMA Internal Medicine)等国际顶级期刊,构成“原创理论-国际标准认可-临床路径”的完整闭环。

正因如此,该项目也获得了科技部“综合绩效优秀”的评价,并在权威评选中频获肯定。

  • “心血管事件链系统干预新策略构建及应用”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中医药防治心血管事件链获得高水平证据支撑”上榜2024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 “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取得显著临床获益”入选2024世界传统中医药大会标志性科技成果典型案例;

  • “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荣膺2024年度健康创新实践案例;

  • “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重大突破”荣获“新质生产力产业实践创新案例”;

  •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2012-2022年),位列“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首位。

验收专家组将其称为“中医药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的重大突破,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典范”。这些荣誉不是“锦上添花”, 而是“靶点-通路-临床终点-指南推荐”的科学闭环得到跨学科与国际社会的共同确认。

更宏观地看,本次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络病学学科创立者和学科带头人、络病理论创新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吴以岭教授回顾了“络病理论体系构建与创新转化”的四十年进程:络病学从“医家不识络病”到“万人共研”,在“脉络学说、气络学说”的学科分支下,完成从理论建构、机制验证到临床循证与国际同行交流的全链路跃迁。

《专家共识》的发布, 正是这一代中西医结合研究者将原创理论嵌入国际证据体系、再回流为可复制临床路径的最新注脚。

总结来看,心血管病的难,在于“它不是一场战役,而是发生在一个链条上的系列战役”。当临床从“点”的治理走向“链”的治理,从“药物叠加”走向“系统干预”,“发生率与死亡率双降”的路线图便清晰起来。

因此,《专家共识》提供的是一张全程管理的工程图:以津力达稳住代谢上游,以通心络守住缺血加速段,以参松养心管住节律关口,以芪苈强心延缓心衰终点。事件链由此被化整为零、各个击破。下一步,随着更多真实世界证据与分层人群研究的补强,以及中西医联合随访体系的完善,这张“工程图”有望在更广阔的临床场景中落地,帮助更多患者把突发事件变成可控过程。

一审| 黄佳

二审| 李芳晨

三审| 李静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半个月,广西4个正厅任上落马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9月10日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莫振祖涉嫌严重违...
周口市举办第一届药膳技能大赛 近日,周口市第一届药膳技能大赛在周口城市职业学院举行。来自全市的厨师将中药和餐饮创新结合,展示“药食...
原创 旅... 你说,旅行是为了啥?是那美得不像话的风景,还是啥别的?我以前也老琢磨这事儿,总觉得去远方,看没见过的...
合肥绿园小区大食堂:50 年老... 近日,位于合肥市徽州大道的绿园小区大食堂迎来了新的美食亮点。该食堂成功引进了肥西七十埠老头饭店具有 ...
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形...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讯(记者 魏亚慧 通讯员 司永康)近日,为提升第九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宣传推广...
藏辣酱、杏仁油等数度售罄 拼多...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9月8日,拼多多联合央视新闻、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商务局共同发起线上...
河南启动儿童健康“五小”专项试... 本报讯(记者 常娟)9月1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河南省教育厅等四部门联合下发文件,在儿童健康“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