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世界预防自杀日:孩子的这些“异常”是在向你求救
创始人
2025-09-10 19:40:54
0

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呼吁各国政府共同提高公众对自杀问题的重要性以及降低自杀率的意识。

数据显示,自杀已成为15—24岁青少年第二大死因,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长“没读懂孩子求救信号”的遗憾。青少年自杀不是“突然发生”,而是早有征兆,家庭和学校只要正确引导,家长和老师能够及时应对,就能把孩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01

孩子的这些“异常”别忽视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自杀是突然的”,其实他们早通过情绪、行为发出过信号,只是常被当成“青春期叛逆”。

情绪上的“冷”与“爆”:要么长期低落,对喜欢的游戏、篮球提不起劲,躲在房间里哭;要么一点小事就炸毛,摔东西、冲家人发脾气,这不是“任性”,是心里的痛苦在“往外冒”。

行为上的“怪”与“伤”:突然熬夜到凌晨、上课打瞌睡,要么吃不下饭、要么疯狂吃零食;要警惕“自伤”,比如手臂有划痕、用头撞墙,这些不是“装病”,是他们在靠身体疼痛缓解心理痛苦。

言语里的“丧”:说“活着没意思”“我死了你们就轻松了”,别骂孩子“胡说”,这是他们最直接的求救——就像迷路的人喊“救命”,你得先回应,再带他找方向。

02

发现信号,要做3件“对事”

很多家长慌了神会做错事,反而把孩子推远:

1、别否定、别指责。别说“你就是矫情”“我当年比你难多了”,这会让孩子觉得“你不懂我,说了也没用”,彻底闭嘴。

2、别过度追问、别贴标签。别追着问“你到底想干嘛”“你是不是心理有问题”,先给孩子一个拥抱,说“我看你最近不开心,要是想聊,我随时在”。

3、正确的做法很简单:

先“接住”情绪:孩子哭的时候陪他坐着递张纸,不要说“别哭了”;他说“不想活”的时候,别慌!要说“我知道你现在很难受,咱们一起想办法”。

及时找专业帮助:带孩子去正规的医疗机构心理科,用青少年自杀倾向量表(ASQ)评估风险,必要时做心理治疗——这不是“孩子有病”,是帮他“疏解心里的结”。

改变家庭沟通方式:别只关注成绩,总问“成绩怎么样”,多问“今天有没有开心的事”;少吵架、少说教,比如孩子考差了,别说“你怎么这么笨”,要说“这次难,咱们一起分析错题”。

03

总结要点

核心认知:青少年自杀有征兆,不是突然发生,情绪低落、自伤、说“丧话”都是求救信号,别当“叛逆”。

家长别踩坑:不否定孩子情绪、不过度追问,先接纳、再沟通。

正确应对:接住情绪——陪伴、倾听,不催孩子“好起来”;专业帮助——带孩子去心理科评估,必要时做心理治疗;改善家庭氛围——多关注孩子感受,少说教、少指责。

社会提醒:建议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设心理咨询室,发现学生被欺凌、成绩骤降要及时干预,和家长一起给孩子“撑伞”。

供稿初审:心理科 庞吉成

二审:健康教育科 宋丽娜

审核发布:宣传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外卖大战只是前菜,阿里杀向美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 (ID:guanchacaijing),作者:周毅,原文标题:《深度|...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 9月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广东省贸促会党组书记、会长陈小锋在会上介绍,...
【省三院·健康园地】世界预防自... 健康园地 引 言 2025年3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 全球每年...
能低价回购帕斯为何还有意沃顿?... 直播吧09月10日讯 今日皇马跟队记者Mario Cortegana在The Athletic上回复...
阿里到店:高德打第一枪,但重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刺猬公社 (ID:ciweigongshe),作者:刺猬公社编辑部等阿里大举投入...
医生坦言:“无效医疗”已曝光,... 如今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主要是因为之前无效医疗比较多,我们不得不存在在现实生活当中,无效医疗的确是存...
原创 5... 50岁前如果没得这4种病,以后基本不会得癌? 由于微信改版,很多朋友接受不到我们的文章,逐渐的失去...
股骨头坏死:别让 “髋痛” 拖...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我国发病率约 0.05%-0.1%,高发于 30-50 岁人群,若...
甲胎蛋白偏高只是“数值异常”?... 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科普:很多人在体检中发现甲胎蛋白偏高时,会觉得只是 “数值有点异常,没什么大问题”,...
iPhone 17 Pro史上...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昨晚都是一个不眠夜。万众期待的 iPhone17 系列,带着全新的型号、全新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