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厢轻微地摇晃着,昏暗的灯光下,中国游客张明感到一阵轻微的失重感。列车正在驶向更深的黑暗。他抓紧了磨损的塑料扶手,身旁是一位穿着灰色衬衫、表情肃穆的朝鲜中年男子,手中紧握着一个旧的皮质公文包。
短暂的黑暗隧道过后,列车并未如预期般减速驶入下一个站台——荣光站。相反,它继续以稳定的速度向前行驶,隧道壁上的灯光间隔似乎变长了,窗外是一片更浓重、更持久的漆黑。
车厢内的广播静默了。预想中清脆的女声报站并未出现。
起初,游客们并未察觉异常,以为只是短暂的行车间隔。但几分钟过去,列车依旧没有停站,也没有任何广播解释。原本平静无波的朝鲜乘客们开始出现细微的骚动。一些人抬起头,原本直视前方的目光开始流露出些许疑惑,他们互相交换着短暂而谨慎的眼神。那种固有的、几乎成为背景音的秩序感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导游小李,一个年轻的朝鲜族中国女孩,脸上轻松的表情消失了。她试图用朝语低声向身旁一位本地乘客询问,对方只是快速地摇了摇头,眼神避开了她。另一位朝鲜乘客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车厢尽头悬挂的领袖画像,仿佛在寻求某种暗示或安心。
“怎么回事?车为什么不停?”旅行团中一位中国大妈忍不住用中文问道,声音在突然变得异常安静的车厢里显得有些突兀。几位朝鲜乘客似乎听懂了这异国的语言,视线快速地扫过这群“外来者”,又迅速移开,但那目光中不再是完全的“视若无睹”,而是掺杂了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的情绪——是警惕?是好奇?抑或是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
张明感到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他下意识地摸出来,屏幕亮起——没有信号,但之前缓存的时间显示,他们已经比预定时间多行驶了至少五分钟。这在地铁只有一站路的行程中极不寻常。他迅速按熄屏幕,注意到旁边那位朝鲜中年男子正看着他手中的智能手机,那眼神不再是空洞的漠视,而是……一种专注的打量,甚至带点他读不懂的深意。
突然,列车发出了一阵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速度明显降了下来。但不是平稳减速,而是像被迫拖拽着 slowing down。车厢内的灯光猛地闪烁了几下,瞬间的黑暗引来旅行团中几声低低的惊呼。当灯光再次稳定下来时,亮度似乎比之前暗淡了许多。
“各位游客请不要慌张,可能只是临时调度问题。”导游小李用中文强作镇定地安抚大家,但她的声音里有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频繁地看向车厢连接处,似乎在期待有工作人员出现解释。
列车最终完全停在了漆黑的隧道中。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下来,只有通风系统还在微弱地嗡鸣。这种深度之下的寂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不再是宏伟工程的自豪象征,而是真正变成了与世隔绝的地下堡垒。
几分钟过去了,没有任何动静。没有广播,没有人来。朝鲜乘客们依旧保持着惊人的克制,没有人大声喧哗,但那种紧张的沉默比任何吵闹都更令人不安。张明看到那位中年男子将公文包换到了另一只手,握得更紧了,指节有些发白。
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吱呀——”一声,并非来自列车广播,而是来自张明身旁。那位一直沉默的朝鲜中年男子,突然用略带口音但异常清晰的中文低声说道:“不要担心。不是故障。”
张明和靠近的几位中国游客都愣住了,震惊地看向他。他会说中文?一个普通的朝鲜地铁乘客?
男子没有看他们,目光依旧平视前方,嘴唇微动,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淹没在通风系统的声音里:“跟着我。下一站,不要下。”他说完这句话,立刻恢复了之前沉默肃穆的样子,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
所有人都懵了。这是什么意思?下一站?哪里是下一站?荣光站已经错过了。“不要下”?
就在旅行团成员面面相觑,怀疑自己是否听错了的时候,列车猛地一震,重新启动了!但速度很慢,并且很快再次减速。前方隧道远处,出现了一片朦胧的灯光——那不是一个常规的、装饰华丽的站台,而更像是一个简陋的、光线昏暗的平台,岩壁粗糙,只有几盏孤灯照明。站台上看不到任何候车的乘客,只有两个身着类似铁道制服、但装扮略有不同、神情严肃的人站在阴影处。
列车门在死寂中“哐当”一声打开了,正对着这个神秘未知的站台。
导游小李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她急促地用中文小声说:“不对……这不是计划中的站……我们不应该在这里停靠……大家千万不要下车!”
然而,站台上那两位工作人员模样的男子,目光如炬,直直地射入车厢,扫视着里面的每一个人。他们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中国旅行团所在的位置。
同时,张明身旁的那位朝鲜中年男子,却在此刻突然站了起来,拿起他的旧公文包,似乎准备下车。他在下车前,极其快速、几乎难以察觉地用眼神再次示意了一下张明。
是警告?是邀请?还是陷阱?
列车门保持着开启状态,仿佛一个漆黑的洞口,连接着未知的命运。是听从导游的话,坚决留在车上?还是相信这个神秘朝鲜人的低语?
空气仿佛凝固了。这短短几分钟内发生的巨大反转,从平静的观察者到陷入无法理解的困境,让所有中国游客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他们原本只是来窥探一种不同的生活,此刻却可能亲身卷入其中最深不可测的隐秘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