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旗下的Kirby Institute最新报告发出警告,过去十年里,澳洲梅毒和淋病的感染人数已翻倍增长,可能还有更多潜在病例尚未被发现。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研究人员指出,澳洲正面临一场梅毒流行疫情。根据2024年数据,全国共有5866例梅毒确诊病例,相较于十年前数量翻了一倍;淋病确诊病例也在此期间翻倍,2024年达到44,210例。
调查数据暴露出公众对于性传播疾病(STIs)的认知与预防状况堪忧,仅16%的澳洲16–49岁人群做过STI检测,只有一半人曾与医生讨论过性健康问题。
流行病学家Skye McGregor表示,这些数据在当前性病上升背景下“非常令人担忧”。
“衣原体、淋病和梅毒都可通过抗生素轻松治愈,早期检测、确诊和治疗可以防止一系列严重后果。虽然HIV目前仍无法完全治愈,但若能及早确诊并开始有效治疗,也能阻止病情发展,并中断传播链。”
她警告说,若不及时治疗,部分STIs可能导致严重的长期健康隐患,包括女性骨盆炎症性疾病(PID)和不孕不育。
“尤其是孕妇若感染梅毒,有可能将病菌传播给胎儿,造成严重甚至致命后果。”
过去十年中,澳洲已有34名婴儿死于先天性梅毒,其中超过一半是原住民婴儿。
调查也揭示,澳洲原住民感染性病的比例远高于非原住民人群,尤其在偏远地区差距更加明显:衣原体确诊率是非原住民的两倍以上;淋病是近四倍;梅毒更是五倍以上。
(图片来源:《每日电讯报》)
原住民健康研究项目负责人、Bundjalung-Gumaynggir人Robert Monaghan指出:“这些差距在偏远地区更加明显。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投入真正的资源,去推动文化安全、由当地社区主导的健康教育、检测和治疗服务。”
McGregor建议,所有有性生活的人群应和伴侣主动沟通性健康问题,采取安全性行为,并定期接受性病检测。
她强调,预防措施也至关重要:“安全套可以减少绝大多数性病传播风险,应结合定期检测和及时治疗等其他策略一起使用。”
“对同性恋和双性恋男性而言,可考虑Doxy PEP预防方案——在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抗生素多西环素(Doxycycline),可以有效预防梅毒与衣原体感染。”
在整体STI呈上升趋势的背景下,报告也指出了一个积极信号,过去十年中,HIV新确诊病例减少了27%,2024年,全国仅757例新确诊。
Kirby Institute表示,这是公众健康努力和高效治疗手段共同作用的结果,也证明了早期干预和科学治疗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