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逛超市,面对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食品包装,您是否曾被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字和百分比搞得晕头转向?明明想选个健康食品,却总担心掉入商家精心设计的“营养陷阱”?别担心!学会这三招,轻松变
身“营养侦探”,购物不踩坑,吃得明明白白!
第一招:看配料表“排位”——谁才是真正的C位?
配料表就像一部电影的演员表,排名越靠前的“主角”在食品中的戏份就越重。国家规定:配料必须按照添加量从高到低排列,添加量不超过2%的可以不按顺序。
这个简单的排序规则,能让我们一眼看穿食品的“真面目”——比如号称“全麦”的面包,如果配料表前三名是“小麦粉、白砂糖、人造奶油”,而全麦粉排在第五位,那它就是个“伪全麦”!真正的全麦面包,全麦粉应该稳居前三。
避坑指南:
小贴士:配料表越简短,成分越天然,食品通常更健康。
第二招:营养成分表的“数字游戏”——NRV%是你的每日任务进度条
营养成分表上那个神秘的“NRV%”到底是什么?其实它就是你的“每日营养任务进度条”!NRV%(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表示吃100克/毫升这种食品,能满足你一天所需该营养素的多少。
比如:一盒牛奶标注“钙含量:120mg/100ml,NRV% 15%”,意味着喝100ml牛奶,完成今日钙任务的15%,喝完一盒250ml,就能搞定37.5%的钙需求。
黄金法则:
小贴士:营养成分表标注“0”不代表完全没有,只是低于某个标准值,比如钠含量2mg依法必须标为“0”,NRV%也是“0”。因此,“无糖”、“零脂肪”这类宣传,也要保持理性看待哦!
第三招:营销话术的“障眼法”——别被“0糖”“低脂”误导
包装上的“0添加糖”“低脂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靠谱吗?让我们拆解商家的“语言艺术”!
术语解密(国家标准严格定义):
经典套路:
最后:记好这份“检查清单”
下次购物前,列个“营养标签检查清单”,把这张清单存在手机里,或记在心里:
掌握这三招,你就是初级“营养侦探”了!营养标签不是摆设,而是握在你手中的健康武器。从今天开始,每次购物都花1分钟看看标签,就像给你的饮食加了一道安全锁。下次逛超市,不妨来一场“营养标签寻宝游戏”,找出真正的健康食品,享受做“营养侦探”的乐趣吧!
来源:临床营养科
作者:贾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