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平今年65岁,身体还算硬朗,就是血压有点高。前天看电视养生节目,专家说花生是“长寿果”,能降血脂、护血管,他一听就上了心。第二天一早,他就拎着布袋子去了超市,直奔零食区,挑了两大包盐焗花生,回家就摆在茶几上,边看电视边剥着吃,一天能吃上半斤。
老伴劝他少吃点,他还不乐意:“人家专家都说了,花生能软化血管,我这是养生!”可没过两周,阿平开始觉得嗓子发干、舌头起泡,早上起床脸有点肿,一量血压,居然飙到了160/100。
他纳闷了:不是说花生好吗?怎么越吃越不对劲?赶紧去了社区医院。医生一听他每天吃那么多盐焗花生,直摇头:“花生是好东西,可您这么吃,真把它吃成‘催命符’了。”阿平这才意识到,原来吃花生也有讲究,不是越多越好,更不是谁都适合。
01
为什么说花生是营养佳品?
它到底好在哪?
花生被称为“长寿果”,不是空穴来风。它虽然个头小,却是个“营养小金库”。
首先,花生是高蛋白坚果。每100克花生含蛋白质约25克,和鸡蛋差不多,但它是植物蛋白,适合不吃肉的人群。更难得的是,花生蛋白含有人体所需的8种必需氨基酸,和米饭、面条搭配吃,能提高蛋白质吸收率。
其次,花生的脂肪大多是“好脂肪”。虽然脂肪含量高(每100克约含44克),但其中70%以上是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这两种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减少血管炎症,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再者,花生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E、镁、钾、锌等微量元素。维生素B1能营养神经,维生素E是天然抗氧化剂,镁和钾有助于调节血压,锌则参与免疫调节。
最后,花生中还含有白藜芦醇、类黄酮、花生衣素等植物化学物质,这些成分有抗氧化、抗炎、延缓衰老的作用。一项2025年发表在《抗氧化剂》杂志的研究发现,每天吃25克带皮烤花生,能显著延长细胞端粒长度,从细胞层面延缓衰老。
02
怎样吃花生,会让他从
“长寿果”变成“心血管祸根”?
花生虽好,但吃错了,真的可能适得其反。阿平的例子就是典型:高盐+过量+加工方式不当,把花生吃成了“健康炸弹”。
1.盐焗、油炸花生,是血压的“隐形推手”
市售的盐焗花生、油炸花生,钠含量极高。每100克盐焗花生含钠量可高达800毫克以上,相当于2克盐。老年人每天盐摄入建议不超过5克,吃一小把盐焗花生,盐摄入量就超标了。长期高钠饮食,会导致水钠潴留、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
2. 一把接一把,热量爆棚易发胖
花生热量极高,每100克约580千卡,相当于两碗米饭。很多人边看电视边吃,不知不觉就吃了半袋,热量摄入轻松破千。长期过量摄入,容易导致肥胖、血脂异常,反而增加心血管风险。
3. 霉变花生含黄曲霉素,是肝癌“帮凶”
花生储存不当容易发霉,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强致癌物,对肝脏损害极大。尤其是老年人肝功能下降,解毒能力减弱,吃了霉变花生,风险更高。
03
老年人怎样吃花生
才真正有益健康?
吃花生,关键在“适量”和“吃法”。医生建议阿平:每天不超过15克(约15粒),而且要选对、吃对。
推荐吃法1:带皮水煮花生
花生皮富含白藜芦醇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护血管内皮。水煮能去除部分黄曲霉毒素,减少油脂摄入,适合老年人日常食用。
推荐吃法2:花生粥
将花生与小米、红枣一起煮粥,既养胃又补气血,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老年人。花生中的脂肪还能帮助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推荐吃法3:花生芽炒菜
花生发芽后,脂肪含量下降,维生素C增加,口感清爽,适合血脂偏高的人群。可以清炒或凉拌,营养丰富不油腻。
不推荐:盐焗、油炸、糖衣花生
这些加工方式不仅破坏营养,还增加钠、糖、反式脂肪摄入,是心血管的“隐形杀手”。
建议老年人每天搭配摄入,坚果类总量控制在10~15克,多样化轮换吃,才能真正发挥“食疗”的作用。
吃对是宝,吃错是祸,关键在“度”。健康不是某一种“神奇食物”能解决的,而是每一顿饭、每一次选择的积累。 愿我们都能像阿平一样,吃得明白,活得长久。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谢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