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是位年轻的女性,外形出众、985高校毕业、央企就职,外人看来无可挑剔,她却长期被时轻时重的头痛困扰,甚至曾突发晕厥。头部磁共振成像、CT(计算机断层扫描)反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
每次发病时,面对家人的焦虑及焦虑中那一闪而过的质疑,小王一度出现了抑郁,就在她准备转诊精神科之际,神经内科一项排查心脏卵圆孔未闭的“发泡试验”锁定了病因——原来头痛与晕厥都源于这个“多出来的心眼”。这一心脏缺陷为何会引发头痛?又能否治愈?
了解“多心眼”
“多心眼”是指在正常的心脏解剖结构上多了一个孔洞,医学上称作“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卵圆孔是胎儿时期心脏的一个重要结构,是两个心房之间存在的一个小孔洞,来自母亲的血液经胎儿脐静脉再经此通道从右房流入左房,经过心脏循环后流向全身,为胎儿提供发育必需的氧气和营养。
婴儿诞生后的第一声啼哭标志着其自身肺循环的建立,随着左心房压力升高,卵圆孔瓣压在房间隔上覆盖住卵圆孔,卵圆孔逐渐自行闭合。如3岁后仍未闭合,则残留孔洞,我们称之为卵圆孔未闭。卵圆孔未闭在成人中的发生率为20%—25%,多数患者没有症状,但某些卵圆孔未闭会引起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甚至出现一过性晕厥及脑梗死,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困扰。
简单来讲,心脏就像一个“四居室”,血流依次流经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其中右心室与左心房并不直接相连,而是先经过一座“小庭院”,也就是肺循环:缺氧血液在此“换气”后富氧回流。心脏凭借节律性的收缩与舒张,将全身回流的低氧静脉血引入右心房,再依次流经右心室、肺循环、左心房、左心室,最终转化为高氧动脉血,由主动脉泵向全身脏器。
卵圆孔未闭的患者大多数因缺损面积小,正常情况下左心向右心血液分流量小,不会出现明显症状。然而,在剧烈运动、剧烈咳嗽或用力屏气等情况下,胸腔内压骤升,可瞬间逆转心房压差,右心房压力高于左心房,出现右心血液向左心分流的情况。有临床文献表明,部分不明原因的偏头痛及晕厥是由于静脉中的气泡或含有的活性物质、微栓子随血液通过未闭合的卵圆孔逆向进入左心系统引起的。
卵圆孔未闭的诊断
卵圆孔未闭可诱发头痛、晕厥等症状,临床却常难确诊,原因主要有三:
1.患者多为体质较好的中青年,症状轻微或不典型,尚未明显干扰日常活动,就诊意愿低。
2.头痛病因庞杂,器质性与功能性因素并存,鉴别诊断链条长、难度高。
3.胎儿期卵圆孔未闭在常规产检中难以发现;成人患者若缺损小、分流量低,安静状态下的普通经胸超声心动图敏感性有限,易被漏诊。
需要注意的是,卵圆孔未闭引起的心房间分流多属于轻度分流,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但如果出现经常性头疼、不明原因的脑卒中、晕厥,或一些其他原因(如工作入职查体限制因素),就需要进一步治疗。所以临床上卵圆孔未闭是否需要治疗,往往跟患者的心房间分流量大小和临床症状、个人诉求有关。
为了更加精准地明确卵圆孔未闭的诊断,一种叫作发泡试验的诊断方法在多家三级医院的神经内科开始广泛应用。《卵圆孔未闭右心声学造影中国专家共识》(2022)更将其作为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成像方式。
发泡试验是一种经颅多普勒(TCD)的检查技术,也被称为经颅多普勒发泡试验。它主要用于检测脑血管中微栓子的数量,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右向左的分流。检查过程大致为让患者做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然后从患者静脉注射经过充分振荡的血液、生理盐水及空气的混悬液,经机器观察患者血液内是否有微栓子形成,并对微栓子的数目进行量化评分,以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心内分流现象,以及分流的程度大小。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
经过医师的分析、检查,小王被明确诊断为卵圆孔未闭,那下一步应该如何治疗,需要服用什么药物,有必要进行手术吗?
对于成年人,单纯靠药物治疗卵圆孔未闭,无法让未闭的卵圆孔长好。小于5毫米的未闭卵圆孔对心脏功能无碍,可不必处理。如果未闭卵圆孔未超过5毫米,但患者因血流改变伴有头晕、头痛、晕厥等症状,也需考虑手术治疗。而大于5毫米的卵圆孔未闭,随着年龄的增长,因长期左向右血液分流,导致心脏形态结构改变,会对心脏功能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即使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也建议进行介入手术治疗。卵圆孔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最初采取开胸外科手术进行修补,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目前,随着心脏介入治疗的发展,微创介入封堵手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明确、手术时间短、损伤性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手术使用一种叫作封堵器的装置,其具有镍钛合金网密集编织而成的自膨性双盘结构,医生在X线和多普勒超声的影像引导下精确定位,通过人体外周血管将封堵器送到缺损的部位,将封堵器释放打开,从而达到封闭缺损的效果。
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心脏解剖异常,通常是胎儿出生后未能正常闭合,导致心脏内部出现血液异常分流。如果部分读者有这方面的疾病困扰,一定要及时就医,随着技术发展,这一“隐蔽心眼”已可安全、微创、高效地闭合。
师闯1 段文燕2(1北京市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2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社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