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 副主任医师 霍婧伟 主治医师 尹英敏
每当夜深人静时,孩子的房间传来类似“拖拉机”般的鼾声,许多家长常误以为这是“睡得香”的表现,殊不知这可能是“腺样体肥大”惹的祸。这个隐藏在鼻咽部的“小肉团”会引起哪些危害?中医如何破解?
一、腺样体肥大的主要危害
腺样体是位于鼻咽顶壁与后壁之间的一团淋巴组织,我们可以把腺样体看作一个免疫器官,也就是人体抵御外邪病毒的小卫兵,当外来病邪反复刺激时腺样体增生肥大,堵塞后鼻孔及压迫临近的咽鼓管等部位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症状。
(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张口呼吸,打呼噜,甚至耳闷、听力下降、反复化脓性或分泌性中耳炎。
(2)全身症状:长期的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引起缺氧、营养发育障碍和反射性神经症状,有的宝宝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多动抽动、焦虑抑郁、睡眠多梦易醒、生长发育缓慢等等问题。
(3)腺样体面容:长期张口呼吸影响儿童颌面结构发育,表现为颚骨高拱,上颌骨变长,上切牙突出,牙列不整,上唇短而上翻,面容呆笨,形成“腺样体面容”。
二、中医特色防治体系
1、内调为主:
(1)急则治标,通窍清热:感受外邪往往是腺样体肥大鼻塞、打鼾的主要原因,对于儿童来说小儿肺卫不固,容易感受外邪,以风热之邪居多。故急性期治疗以通窍散结,解表清热为主。
(2)缓则治本,调理体质是关键: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脏腑虚弱或饮食内伤,导致痰浊内生,壅于鼻咽部。在中医五行中,脾与肺为母子关系,脾虚失运,痰湿内聚,脾土不能生肺金,出现母病及子,肺脾气虚,正气不足,更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刺激腺样体反复增生肥大,迁延难愈,故而调节肺脾功能是治疗关键,治疗以健脾补肺祛痰为主。
2. 食养防复
(1)少吃生冷食物
形寒饮冷则伤肺,肺怕寒,另外生冷的也会伤了脾阳,导致脾湿脾气虚。比如冷饮,凉酸奶、螃蟹这些比较寒性的,要少吃,尽量不吃。
(2)少吃肥甘厚腻
肥甘厚味之品,多为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过甜,过咸,油炸不容易消化的食品,比如蛋糕,巧克力、奶酪,各种零食、炸鸡、汉堡等,吃得太滋腻就容易阻碍脾胃的运化,易于生痰生湿,加重腺样体增生肥大。
(3)少吃“发物”
发物的“发”在《中医饮食营养学》里表述为: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腺样体肥大往往与积食有热有关,因此也要少吃辣椒、胡椒、韭菜、羊肉,咖喱、火锅、烧烤等温热、辛辣,油炸等食物,以免助湿生热。
总之,鼻咽部的“小肉团”不仅引起局部的鼻塞、打鼾,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影响也不小,中医侧重防治结合的治疗理念,让我们一起携手从“根”守护孩子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