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5年没加重?田丰大夫:他坚持的4件“小事”,值得病友借鉴
创始人
2025-09-21 00:39:50
0

“确诊发作性睡病时,医生说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没想到 5 年了,白天还能正常接送孙子、买菜!”62 岁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赵阿姨,5 年前确诊时白天秒睡频繁,连煮面条都能困得忘了关火,如今却能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直到在病友会上分享经验,大家才知道,赵阿姨病情稳定的 “秘诀”,不是靠特效药物,而是坚持了田丰大夫推荐的 4 件 “小事”,看似普通,却成了长期稳控病情的关键。

田丰大夫临床发现,约 15% 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能像赵阿姨一样实现病情长期稳定,核心在于把 “科学管理” 融入日常。很多患者总期待 “一劳永逸的治疗”,却忽视了这些 “小事” 的积累效应,而赵阿姨的经历恰好证明:坚持对的习惯,比单纯依赖药物更能长久守护清醒。

一、赵阿姨稳控病情的 4 件 “小事”:简单易做,却藏着大作用

1. 每天 “固定小睡 20 分钟”:不硬撑,给神经 “精准充电”

赵阿姨确诊后,没有像其他患者那样 “怕失眠不敢睡”,而是按田丰大夫建议,每天下午 2 点到 2 点 20 分,在沙发上固定小睡(绝不超过 30 分钟),定好闹钟,到点就醒。“刚开始担心白天睡了晚上睡不着,没想到小睡后下午更精神,晚上也能正常入睡。”

田丰大夫解释:发作性睡病患者大脑觉醒中枢 “续航弱”,强行硬撑会让神经过度疲劳,反而加重秒睡;20 分钟的 “精准小睡” 像给手机 “快充”,能快速补充神经能量,缓解困意又不影响夜间睡眠。赵阿姨的秒睡次数从最初每天 5 次,降到现在每月仅 3-4 次,且多在极度疲劳时出现。

2. 每天 “15 分钟唤醒操”:激活神经,提升觉醒力

除了小睡,赵阿姨每天早上起床后,会做 15 分钟田丰大夫教的 “唤醒操”:先原地踏步 5 分钟(配合深呼吸),再用指腹轻按百会穴(头顶)、太阳穴各 3 分钟,最后做 5 次扩胸运动。“刚开始做觉得‘没用’,坚持 1 个月后,早上醒后不昏沉了,以前要喝 1 杯浓茶提神,现在喝温水就行。”

这套操能通过 “轻度活动 + 穴位刺激”,快速激活大脑觉醒中枢,让身体从 “睡眠模式” 平稳过渡到 “清醒模式”。赵阿姨说,哪怕前一晚没睡好,做完操也能保持上午不秒睡,顺利送孙子上学。

3. 饮食 “三不碰”:避开诱因,减少神经负担

赵阿姨还严格遵守田丰大夫的饮食建议,坚持 “三不碰”:不喝含糖饮料(避免血糖骤升骤降加重困意)、不吃油腻早餐(如油条、炸糕,减轻肠胃负担)、睡前不喝浓茶咖啡(避免神经兴奋影响睡眠)。“以前爱喝甜豆浆,喝完不到 1 小时就困,现在换成无糖豆浆配鸡蛋,上午能一直保持清醒。”

田丰大夫指出,这些 “禁忌” 不是 “苛刻要求”,而是减少神经 “额外负担”—— 含糖、油腻食物会分散身体供血,浓茶咖啡会打乱睡眠节律,避开它们,能让神经更轻松地维持觉醒状态。

4. 培养 “兴趣爱好”:调心态,减少焦虑诱发的困意

赵阿姨退休后爱上了广场舞和剪纸,每天晚上跳 1 小时广场舞,周末在家剪纸。“以前总担心‘会不会突然睡着出意外’,越焦虑越容易困,现在忙着跳舞、剪纸,没空想这些,困意反而少了。”

田丰大夫强调,积极的兴趣爱好能转移焦虑情绪 —— 发作性睡病患者常因担心病情产生焦虑,而焦虑会刺激神经异常放电,加重秒睡;培养爱好能让心情放松,从心理层面减少困意诱因,赵阿姨的焦虑症状减轻后,秒睡频率也进一步降低。

二、田丰大夫:做好 “小事” 的关键,在于 “规律 + 适配”

很多患者模仿赵阿姨做这些 “小事” 却没效果,田丰大夫指出,关键在于两点:一是 “规律”,赵阿姨 5 年来每天固定时间小睡、做操,让身体形成 “生物钟记忆”,神经逐渐适应节奏;二是 “适配”,比如赵阿姨脾胃弱,田丰大夫建议她把油腻早餐换成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因体质不适影响效果。

同时,田丰大夫还为赵阿姨搭配了中医调理:每周煮 2 次 “山药茯苓水”(山药 15 克、茯苓 10 克),健脾祛湿,改善因脾虚导致的气血不足 —— 中医认为,脾虚会让神经缺乏 “能量”,调理后赵阿姨的精力更充沛,白天清醒时长进一步延长。

现在的赵阿姨,不仅能照顾自己,还能帮子女带孙子,成了病友圈里的 “榜样”。她常说:“以前觉得发作性睡病是‘拖累’,现在才知道,坚持做好这些小事,一样能过好日子。”

田丰大夫希望更多患者明白:发作性睡病的长期稳定,没有 “奇迹”,只有 “坚持”。像赵阿姨这样,把对的习惯融入日常,再配合规范调理,就能一步步远离秒睡,重拾生活主动权。如果身边有发作性睡病患者,不妨把这些 “小事” 告诉他们 —— 平凡的坚持,终将带来不平凡的改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人不会无缘无故脾胃虚弱!医生告... 脾胃虚弱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现代社会,由于饮食不规律、生活节奏加快等多种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开...
南瓜是高镁食物?医生再次强调:... 心脏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问题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高血...
暖心仁医吴英萍:一位不让患者用... 吴英萍教授常说:“调病如调国,急不得,乱不得。”尤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这类慢性病的诊调中,她始终强调“整...
原创 秦... 唐朝名将的传奇与真相 《七绝》中有诗云:凌烟阁下勒忠良,两肋庄前小孟尝。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唐朝凌烟阁功...
千年咸阳以文旅之笔绘就古都新图... 作为承载秦汉文明的千年古都,咸阳坐拥丰富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近年来,咸阳从项目建设、品牌塑造到服务优...
上海旅游节 | 玫瑰婚典,一封... 2025上海旅游节 玫瑰婚典 秋光潋滟,爱意盈城。9月20日上午,2025上海旅游节玫瑰婚典活动在新...
仅仅20分钟!8岁娃眼球“溶解... 大家好,我是全能辣妈。假期将至,孩子们终于迎来在家里尽情玩耍的时光,但一些关于放假的新闻也再次警醒家...
修一颗平和心 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阅读和分享《山湖纪人之心灵早餐》,让爱和阳光滋润每一颗心灵【总第3884期】...
原创 心... 在时光悠悠的长河中,我们恰似勇敢的航海家,于生活的汹涌波涛间奋力前行,满怀着对健康与幸福彼岸的热切憧...
心理健康也成“捐精”门槛!全国...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20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黄川 洪雷)“过去,供精者主要接受身体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