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游平凉(三)|“千载妙相·古韵琼瑰”石窟艺术之旅
创始人
2025-09-21 00:43:06
0

梵宇凌虚悬日月,龛窟凿翠印沧桑。

平凉共有49处石窟寺,在西北地区独树一帜。其中,4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母宫石窟、南石窟寺、石拱寺石窟、云崖寺陈家洞石窟)。

探秘北魏至明清时期平凉佛造像艺术的独特魅力,王母宫之雍容、南石窟之恢弘、石拱寺之古拙、云崖寺之空灵,皆以铁笔银钩刻录千年之光。轻语北魏衣袂翩跹的飞天,聆听盛唐宝相庄严的梵音,于斑驳彩塑间感悟影动群象惊禅语,风回万壑梵钟的时空回响。

青山有思流年低语玄鹤忘机禅心正觉这一程,既是与凝固的时光邂逅,更是触摸中华文明的敬礼——那些扎根在崖壁上的智慧,正以无声的庄严,诉说着平凉之地绝代风华。

线路设置

平凉市博物馆汉风藏韵·平凉佛造像艺术陈列”——泾川县王母宫石窟——南石窟寺——“百里石窟长廊”之罗汉洞石窟——华亭石拱寺石窟——庄浪县云崖寺石窟——陈家洞石窟

第一天

上午:赴平凉市博物馆,参观“汉风藏韵·平凉佛造像艺术陈列”。

平凉是佛教东传的必经之地。十六国时期,佛教在平凉落地生根。北朝至唐代,平凉境内开窟建寺、立像造塔之风盛行。北魏至明代,开凿了大量石窟寺,集中分布在泾河沿岸和关山两麓。元明清时期,随着藏传佛教兴盛,平凉佛像艺术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艺术特征。

参观“佛风渐染·北朝时期佛像艺术”“盛世佛光·隋唐北宋时期佛教艺术”“梵音妙相·明清时期佛像艺术”“藏佛撷珍·藏传佛教艺术”四大主题馆藏佛教精品文物,了解北朝至明清时期平凉佛造像艺术的时代特色和别样风格。

下午川县王母宫石窟

王母宫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泾川县王母宫山下,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是一处中心塔柱式佛教石窟,高11米、宽12.6米、深13米,窟内造像分3层,中有方体塔柱、直连窟顶,中心柱及四面窟壁塑有佛、菩萨、飞天、力士等数百尊造像,雕有白象驮塔、飞天长龙和佛传故事。

中心塔柱上造像丰富、栩栩如生,窟外依壁建有三层飞檐楼阁,作为陇东地区年代较早、规模较大的中心塔柱式石窟,在佛教石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环顾洞窟,顿生被天地十方诸佛菩萨垂视的肃穆之感。

同时,作为王母宫石窟附属文物的北魏南石窟寺之碑、北宋重修回山王母宫颂碑、金代大安铁钟、元代八思巴文“镇海之碑”等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王母宫石窟研学结束,泾川县南石窟寺。

南石窟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泾川县城关镇王家沟泾河北岸,系北魏名将、泾州刺史奚康生主持开凿于北魏永平三年,即公元510年。同时期营建的平凉市泾川县南石窟寺、庆阳市西峰区北石窟寺(北魏时庆阳归泾州管辖),因二者南北对应,故名南、北石窟寺,并誉为“陇东石窟双明珠”。

南石窟寺从东往西一字型排列,共有五窟,其中1号窟规模最大,为其主窟。1号窟高13米、长17米、宽14米,窟内东、北、西三面各雕立佛7尊,七佛两旁分立14尊胁侍菩萨,高约3.5米,风姿卓越,亭亭玉立,正壁门两侧各雕一弥勒菩萨,高5米。窟顶雕有佛传故事浮雕。4号窟是一座唐代佛窟,主龛为三大士坐像,石胎泥表,旁立两身菩萨,东西两壁雕有十六罗汉、八菩萨、六力士。该石窟造像风格罕见独特,对研究我国佛教文化发展与佛造像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第二天

上午:泾川县“百里石窟长廊”之罗汉洞石窟

在泾川县泾河两岸,还一条绵延数百里、规模庞大的石窟遗存——百里石窟长廊

长廊西起王母宫石窟、东至泾明乡太山寺石窟群。由泾河川道两侧王母宫石窟、南石窟寺、罗汉洞、千佛崖、丈八寺、韩家沟、南石崖等石窟群落组成,大小石窟五百多个,有高大的佛窟、修行的禅窟和各种形制的僧寮窟,其中以罗汉洞石窟群规模最大、遗存最多。这里不仅是一处规模宏大的丝路禅修中心,更可能是中国石窟群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罗汉洞石窟始建于北魏,位于泾川县罗汉洞乡罗汉洞村红砂岩壁上,在绵延2公里的泾河北岸石崖上凿有250余个窟龛。石窟有上下多层,通过长廊、甬道、竖井等廊道相互连通,多为僧众修行习禅、宣教讲经之所。

入口处有北魏立佛造像一尊,高约4米,有唐代修复风貌。进入10号主窟,是一座平顶四柱式方形窟,窟深9.1米、宽10.1米,柱身四面各泥塑彩绘高浮雕天王像,窟内东、西、北三壁各雕佛传故事。西壁残存的泥塑彩绘壁画浮雕,展现佛陀说法的经传故事,人物形象千姿百态、制作工艺精湛。

其他窟龛多为禅窟、僧房窟,有的无造像,有的残存清与民国时期的墨色壁画、诗文、题记等。此窟集中展现了泾川佛教从北魏至民国的历史更替,也折射出中国佛教在丝路千载中的兴衰情景。李植元《罗汉洞》诗云:佛阁高浮碧水涯,氛浓团殿散睛霞,登峰放眼藤萝洞,千顷琉璃十丈花。”生动描述了罗汉洞石窟群的恢弘壮阔。

下午:华亭市石拱寺石窟。

石拱寺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华亭市上关乡半川村北侧崖面,现存14个窟龛、造像249余身。始凿于北魏晚期,经明代嘉靖年间“敕旨火化”、清代同治年间焚烧,现存造像仍可看到明显的时代特征。

最典型代表为1112号窟,26号窟规模宏大。11号窟位于窟群中心处,三面造像、三龛三佛,每佛胁侍二菩萨。从四壁到顶部共雕佛像、菩萨、飞天、供养人等90余身。造像的头、面、装饰部位和雕刻手法充分体现出了北魏中晚期风格。

窟龛浮雕造像数量繁多,面部表情慈祥温和,特别是2号窟相连6号窟、8号窟和9号“柜窟”,为葡萄串式的石窟群落,这种窟连窟、窟套窟型制在我国石窟中非常少见。

第三天

上午:浪县云崖寺石窟。

云崖寺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庄浪县关山西麓的韩店镇郭漫村峡谷地带,面积约2.4万㎡。同时,云崖寺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石窟始建于北魏太平真君初年,已形成以云崖寺为中心和金瓦寺、竹林寺、佛沟寺等寺群。崖壁开凿洞窟19座、石造像20尊、泥塑72尊,残存壁画14㎡、明代石碑2通。其中6号、7号窟明代泥塑保存较好,被誉为“中国晚期石窟的集大成者”,是中国石窟建造史上大规模开窟造像之风的最后止息地,对研究佛教石窟造像具有重要考古价值。

这里,安藏着洞见千年的沉思和智慧。

午:家洞石窟

陈家洞石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庄浪县通化镇陈堡村森林深处。陈家洞也是国家2A级旅游景区。

陈家洞石窟,又名“龙泉山石窟”,开凿于北魏晚期,利用天然崖坎,以石条、土坯砌墙建洞而成。窟群分布在长100米、高60米的崖壁上,现有洞窟9座、康熙《重修龙眼山寺碑记》以及乾隆、嘉庆、民国时期碑刻6通,以及金代天德四年、泰和六年石刻题记。

窟前露天巨石雕三尊摩崖立佛,面相清癯,双足立于莲花形台座上。峡谷石台上有一高8米的六角七级空心楼阁式砖木结构唐代残塔,七级玲珑宝塔与三巨佛相为映衬,现存四层半,上两层残缺。

洞峡松风、峭壁高耸,流水淙淙、幽溟渺远,千年风霜苔痕结满石刻,绘就一幅《洞天水帘寻幽图》。

源:市文旅局宣传推广科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备注 |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伊... 奢华海底奇遇!伊能静全家三亚度假住10万/晚梦幻套房,浴室竟能邂逅深海鱼群 (开篇镜头倒叙) 蔚...
人不会无缘无故脾胃虚弱!医生告... 脾胃虚弱是一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尤其在现代社会,由于饮食不规律、生活节奏加快等多种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开...
南瓜是高镁食物?医生再次强调:... 心脏健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问题越来越成为生活中不可忽视的健康隐患。高血...
暖心仁医吴英萍:一位不让患者用... 吴英萍教授常说:“调病如调国,急不得,乱不得。”尤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这类慢性病的诊调中,她始终强调“整...
原创 秦... 唐朝名将的传奇与真相 《七绝》中有诗云:凌烟阁下勒忠良,两肋庄前小孟尝。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唐朝凌烟阁功...
千年咸阳以文旅之笔绘就古都新图... 作为承载秦汉文明的千年古都,咸阳坐拥丰富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近年来,咸阳从项目建设、品牌塑造到服务优...
上海旅游节 | 玫瑰婚典,一封... 2025上海旅游节 玫瑰婚典 秋光潋滟,爱意盈城。9月20日上午,2025上海旅游节玫瑰婚典活动在新...
仅仅20分钟!8岁娃眼球“溶解... 大家好,我是全能辣妈。假期将至,孩子们终于迎来在家里尽情玩耍的时光,但一些关于放假的新闻也再次警醒家...
修一颗平和心 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阅读和分享《山湖纪人之心灵早餐》,让爱和阳光滋润每一颗心灵【总第3884期】...
原创 心... 在时光悠悠的长河中,我们恰似勇敢的航海家,于生活的汹涌波涛间奋力前行,满怀着对健康与幸福彼岸的热切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