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主演的新剧《暴风圈》近日引发巨大争议,剧中多处情节被指存在辱华嫌疑。该剧不仅出现不当台词,还使用带有五角星图案的红色布料铺设地面,同时剧中展现的中国大连棚户区场景也被认为存在刻意丑化之嫌。这场风波导致全智贤在华形象严重受损,其代言的多个品牌迅速采取行动,纷纷撤下相关广告宣传物料,与全智贤解除合作关系以避免损失。
面对舆论风暴,全智贤团队虽发表声明称剧情纯属虚构,但缺乏诚意的公关回应反而加剧了公众不满。作为知名演员,全智贤理应对台词内容保持敏感,却依然选择出演争议情节,这种职业选择无疑需要承担相应后果。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演员终究是依照剧本表演,真正的责任方应是该剧的制作方。
值得注意的是,该剧的出品方迪士尼公司在这场风波中似乎置身事外。作为掌握最终决策权的制作方,迪士尼对剧本内容和场景设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舆论焦点却集中在演员身上,对迪士尼的质疑声寥寥无几。有观察人士指出,上海迪士尼乐园的游客量未见明显减少,这种现象或许反映出部分民众的选择性抵制心态。
针对此事,网络舆论呈现两极分化。部分网友坚持应该坚决抵制所有涉事方,包括制作公司和演员;另一些观点则认为应当保持理性,区分演员与角色的界限。这场争议不仅涉及文化敏感性问题,也折射出公众在面对跨国文化产品时的复杂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