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9月17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何利)9月16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儿童血液肿瘤专科杨明华教授门诊里,上演了一场温暖的“生命之约”。三年前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小妮(化名),此刻正蹦跳着完成术后三年关键随访检查。经专家组评估,小妮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临床治愈标准。
(9月16日,小妮经湘雅三医院专家评估符合临床治愈标准)
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不仅象征着一个小患者的重获新生,更标志着湘雅三医院在儿童血液病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小妮是该院首例由儿科团队独立完成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并实现长期生存随访的儿童病例。这项"从0到1"的突破,填补了医院在该技术领域的空白。
时间回溯至三年前,年幼的小妮被确诊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骨髓造血功能几近衰竭,生命垂危。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救命途径,但当时湘雅三医院儿科在儿童HSCT领域尚属空白,收治小妮意味着直面技术“无人区”与高风险挑战。
(三年前的小妮)
“不能让孩子错过生机!”在院领导支持下,杨明华教授团队迅速组建多学科协作(MDT)攻坚组,整合成人血液、儿童血液肿瘤、移植专科医护、精准药学等精锐力量。团队从零起步,反复论证个体化方案,克服供体寻找难题,精细设计预处理与抗排异策略。
移植仓内,小妮经历高强度化疗后免疫力降至“零”,医护人员24小时轮守,严护无菌环境、监测生命体征,逐一闯过预处理、细胞“零期”等生死关。当小妮成功出仓时,湘雅三医院儿童HSCT技术实现首次突破。术后三年,团队为小妮定制系统化随访方案:定期追踪血象、免疫功能等指标,严防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与感染,规划疫苗接种重建免疫屏障,同步提供营养与心理指导。如今,面色红润、活泼开朗的小妮,与三年前病榻上苍白虚弱的模样判若两人。
小妮的康复是希望的开始。据了解,依托这一突破技术,三年间湘雅三医院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团队已成功完成近30例儿童重型再障移植,成功率达96%,跻身国内先进水平。杨明华教授表示,团队将持续精进医术,用仁心仁术为更多血液病患儿托起生命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