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三军团是彭德怀元帅亲手缔造的一支劲旅。这支英雄部队虽然只走出了一位元帅(即彭德怀本人),但培育出了杨勇、王平、李志民等一批开国上将,在军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为彭德怀的得力干将,李志民与这位铁血统帅有着不解之缘。这位湖南浏阳走出的革命者,早年曾在家乡教书育人,1928年毅然投身革命,加入彭德怀麾下的红五军,从此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军旅生涯。
那年金秋时节,年轻的李志民第一次见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彭德怀。记忆中的彭老总身着洗得发白的灰布军装,脖颈间系着鲜艳的红领巾,军帽上的红五星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挺拔如松的站姿、坚毅如铁的面容,无不彰显着革命军人特有的威严与气魄。
更让李志民震撼的是彭德怀的讲话风格——字字铿锵,句句有力,像战鼓般激荡人心。这种独特的个人魅力,让包括李志民在内的将士们由衷地尊称他为彭老总,这个充满敬意的称呼一直延续到后来。
在红三军团整编为三个军的时期,李志民担任红五军党委秘书长。在彭德怀的直接指挥下,他经历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的枪林弹雨,走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雪山草地,期间历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等要职,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政工干部。
抗战烽火与解放战争期间,李志民转战华北战场。直到解放战争后期,他作为第十九兵团政委,与司令员杨得志率部挥师西北,才重新回到老首长彭德怀的直接领导下。1951年朝鲜战争爆发,彭德怀亲自点将,李志民又随十九兵团跨过鸭绿江,在异国他乡浴血奋战七年之久,成为志愿军在朝时间最长的将领之一。
1955年授衔时,李志民荣膺上将军衔。归国后他先后执掌高等军事学院的副政委、政委要职。每每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李志民都深深感念彭老总的栽培之恩。
1959年庐山风云突变,彭德怀遭到错误批判。作为与会代表,李志民也不得不按规定表态。在8月7日的小组会上,他动情地回忆:我追随彭老总整整三十个春秋,其中十六年都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这十六年涵盖了红三军团时期、西北战场和抗美援朝等关键阶段,如此漫长的共事经历在军中实属罕见。
发言中,李志民坦言过去对彭老总怀有深厚感情,甚至带着几分崇拜。他举例回忆了1930年红三军团内部关于是否渡过赣江的激烈争论——当时不少军事干部公开反对渡江,几乎酿成分裂危机,最终是彭德怀力排众议,坚决执行了中央决定。说到这里,李志民话锋一转,违心地表示:若非参加庐山会议,以我的政治觉悟,根本看不出彭德怀同志是伪装的野心家这句话时,他的内心想必充满矛盾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