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普宁市旅游全攻略:美食、景点与休闲指南
创始人
2025-09-23 22:47:48
0

普宁市,这座镶嵌在潮汕平原西部的 “青梅之乡”,东接汕头潮南,南邻汕尾陆河,西连揭阳惠来,北靠揭东 —— 这里有德安里 “九街十八巷” 的潮汕古民居群,有大南山的红色记忆,有英歌舞的铿锵舞姿;更有普宁豆干的外酥里嫩、普宁肠粉的料足味浓、青梅腌制品的酸甜开胃、洪阳酥糖的酥脆香甜。无论是想寻味青梅与豆香交织的地道美食、徜徉古村落与红色圣地的历史肌理,还是想沉浸式体验英歌舞与潮汕民俗,普宁都能以它独有的市井鲜活与文化厚重,为每一位旅人编织一段满是 “普宁风味” 的记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座青梅之乡,开启一场兼具烟火气与人文底蕴的深度旅程。

一、美食探索之旅

普宁的美食,是青梅馈赠与潮汕智慧的交融,是市井生活与非遗技艺的结晶。这里的食物讲究 “鲜、香、酸、醇”,从清晨老街的普宁肠粉,到午后巷尾的青梅腌果,从非遗普宁豆干,到深夜糖水铺的清心丸,每一口都藏着普宁人对食材的敬畏与对生活的热忱。食材多取自本地田间的青梅、黄豆,榕江支流的河鲜,做法传承古法又不失市井巧思,调味贴合潮汕口味,酸甜鲜香,让人尝过便难忘。

(一)特色主食:市井烟火的醇厚滋味

普宁的主食,以豆香与米香为核心,兼具粿品与面食的变化,从非遗普宁豆干到料足的普宁肠粉,每一种都承载着普宁人的饮食记忆,是市井生活中最鲜活的味觉符号。

普宁豆干是普宁最具代表性的主食,也是国家级非遗美食,因采用普宁本地黄豆与山泉水制作而得名,尤以洪阳镇的豆干最为出名。制作普宁豆干时,需选用当年收获的新鲜黄豆,用山泉水浸泡 6-8 小时(根据气温调整,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待黄豆膨胀后,用石磨磨成细腻的豆浆(传统石磨磨制的豆浆更香浓,现代也有用机器替代,但仍保留传统工艺精髓);将豆浆倒入锅中,用小火慢煮,煮至沸腾后撇去表面浮沫,加入石膏水(点卤关键,比例需精准,直接影响豆干的嫩滑度),搅拌均匀后静置 30 分钟,待豆浆凝固成豆腐脑状,倒入铺有纱布的木盒中,压制成型(压制力度适中,确保豆干紧实却不柴),切成 5 厘米见方的小块,通风晾干表面水分。

炸制是普宁豆干的灵魂步骤:选用本地菜籽油(菜籽油的香气能最大程度激发豆干的豆香),油温烧至六成热(油面微冒青烟),放入豆干块,小火慢炸,期间用筷子轻轻翻动,确保豆干受热均匀,待豆干表面金黄酥脆,捞出沥干油分(控油要彻底,避免油腻)。刚炸好的普宁豆干,外皮酥脆如薄纸,轻轻一咬便 “咔嚓” 作响,内里却如凝脂般嫩滑,豆香浓郁,带着山泉水的清甜。

吃普宁豆干时,蘸料必不可少,传统蘸料有两种:一种是 “韭菜盐水”,将新鲜韭菜切碎,加入温开水、盐、少许香油,韭菜ZB.ABNI.iNFO23的清香与豆干的豆香互补;另一种是 “鱼露蒜蓉酱”,大蒜剁成泥,加入鱼露、少许白砂糖、白开水,蒜蓉的辛辣与鱼露的咸鲜能更好地凸显豆干的嫩滑。在普宁的洪阳镇、流沙市区等老街,清晨时分总能看到卖普宁豆干的小店,刚出锅的豆干热气腾腾,香气弥漫在巷子里,搭配一碗热白粥,便是最地道的普宁早餐。

普宁肠粉是普宁人早餐与夜宵的热门选择,与潮汕其他地区的肠粉相比,普宁肠粉更注重 “料足” 与 “酱汁浓郁”,堪称 “肠粉界的豪华版”。普宁肠粉的粉皮以大米浆蒸制,选用本地籼米磨浆,蒸出的粉皮薄却有韧性,能包裹更多馅料而不破。馅料选择丰富,且讲究 “新鲜现配”:新鲜瘦肉末(需提前用生抽、淀粉腌制,增加嫩滑度)、鲜虾(去壳去虾线,个头要大,确保口感)、鸡蛋(打散后均匀铺在粉皮上)、香菇丝(提前泡发,增香)、豆芽(增加脆爽口感)、生菜(最后铺在表面,保持翠绿),还可根据喜好添加牛肉、鱿鱼等,馅料用量远超其他地区的肠粉,每一口都能吃到满满的食材。

蒸制时,将米浆均匀倒在蒸盘上,铺一层薄油,依次放入馅料(瘦肉末、香菇丝铺在底层,鲜虾、鸡蛋铺在中间,生菜铺在表面),放入蒸箱中蒸 2-3 分钟(视馅料多少调整,确保食材熟透且粉皮不烂)。最关键的是 “淋酱汁”—— 普宁肠粉的酱汁是灵魂,以酱油为基底,加入花生酱(比例比潮州肠粉高,更显醇厚)、少许冰糖(中和咸度,增加鲜甜)、葱花、香菜末,有的店家还会加入自制的蒜蓉油(大蒜炸香后的油,香气更浓),熬煮至浓稠,酱汁要足量,确保每一段肠粉都能裹满酱汁,再撒上少许菜脯粒(增加脆爽口感)或芝麻(增加香气)。

入口时,粉皮的软糯、馅料的鲜香与酱汁的浓郁交织,花生酱的醇厚让整体风味更显厚重,鲜虾的弹牙、瘦肉的嫩滑、豆芽的脆爽层次分明,一口下去满是满足感。在普宁的流沙市区、洪阳镇等居民区周边,肠粉店随处可见,尤其是夜宵时段,肠粉摊前总能排起长队,是普宁夜生活的 “灵魂美食”。

普宁炒粿条是普宁人午餐与晚餐的常见主食,以本地粿条为原料,搭配新鲜食材炒制,鲜香可口。制作普宁炒粿条时,选用本地手工制作的粿条(比普通粿条更宽更厚,口感更劲道),切成宽约 1 厘米的条状,备用;馅料选用新鲜食材:瘦肉丝(提前腌制)、鲜虾、鱿鱼片(提前焯水)、香菇丝、青菜(如芥兰、空心菜,切段)、鸡蛋(打散)。

热锅下油,油温五成热时,放入鸡蛋液,快速炒成蛋碎,盛出备用;同一锅中加入少许油,爆香蒜末、姜片,放入瘦肉丝翻炒至变色,加入鲜虾、鱿鱼片、香菇丝,继续翻炒至鲜虾变红,放入粿条,用筷子快速打散(避免粿条粘连),加入生抽、少许蚝油、白胡椒粉,大火快速翻炒 2 分钟,让粿条均匀裹上调料,最后加入青菜段、蛋碎,翻炒 1 分钟至青菜断生,即可出锅。

普宁炒粿条的精髓在 “锅气”,大火快炒让粿条吸收了所有食材的鲜味,且保持了粿条的劲道,瘦肉的嫩滑、鲜虾的鲜甜、鱿鱼的 Q 弹、青菜的脆爽交织,酱汁浓郁却不腻,是普宁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菜,在普宁的菜市场周边、小吃店,午餐时段总能看到食客点一份炒粿条,搭配一碗鱼丸汤,便是满足的一餐。

普宁鼠壳粿是普宁人清明前后的特色主食,与潮汕其他地区的鼠壳粿相比,普宁的鼠壳粿更 “软糯”,且会加入本地特有的 “花生碎 + 芝麻” 馅料,口感更丰富。制作普宁鼠壳粿时,将新鲜的鼠壳草(多采自田间地头,清明前后最鲜嫩)洗净,放入沸水中焯 2 分钟,捞出后切碎,放入石臼中捣烂(传统做法需捣烂至出汁,确保鼠壳草的清香融入面团),加入糯米粉、少许粘米粉(增加韧性,避免过于软烂)、白砂糖,倒入适量温水,揉成光滑的绿色面团,醒发 15 分钟(醒发让面团更细腻)。

馅料ZB.ABNJ.iNFO23分甜咸两种,甜馅是普宁鼠壳粿的经典:将花生炒香后去皮碾碎,加入白芝麻(需提前炒香,增加油润感)、白砂糖、冬瓜糖碎(增加清甜,中和花生的醇香)、少许猪油(让馅料更油润,不易散开),搅拌均匀;咸馅则用虾米、香菇丁、瘦肉末、菜脯粒(自家腌制的萝卜干,咸香酥脆),加入生抽、少许胡椒粉炒制,咸香可口。

取一小块捶打好的面团,擀成薄圆皮(厚度约 0.3 厘米,过厚影响口感),放入馅料(甜馅用量略多于咸馅,凸显香甜),包紧后用特制模具压制成圆形(模具上刻有 “福”“寿” 或花卉图案,增加吉祥寓意),再用食用红点在表面点上吉祥标记(通常为红点或梅花状),放入蒸笼中蒸 15 分钟即可。

蒸好的普宁鼠壳粿,粿皮翠绿软糯,咬一口能感受到面团的细腻弹性,甜馅中花生的醇香、芝麻的油润与冬瓜糖的清甜交织,不腻不齁;咸馅则鲜咸入味,虾米与香菇的鲜味渗透到粿皮中,层次丰富。在普宁的各乡镇,清明前后的糕点店都会售卖普宁鼠壳粿,家家户户也会自己制作,用来祭祀祖先或招待客人,一口鼠壳粿,便是春天的味道。

(二)经典荤菜:食材本味的鲜醇盛宴

普宁的荤菜,既有榕江支流的河鲜,又有潮汕传统的卤味与牛肉,从普宁卤鸭到清蒸鲈鱼,每一种都以 “凸显本味” 为核心,是市井餐桌上的 “硬菜”。

普宁卤鸭是普宁经典荤菜,与潮汕其他地区的卤鸭相比,普宁卤鸭的卤汤更 “甜”,卤制时会加入本地特有的 “南姜” 与 “冰糖”,卤香更浓郁且带着淡淡的甜意。制作普宁卤鸭时,选用本地散养的麻鸭(生长周期 8 个月以上,肉质紧实且不柴),处理干净后用沸水焯 1 分钟(去除血水与杂质),捞出沥干,用厨房纸擦干鸭身表面水分(避免炸制时溅油)。

先将鸭放入热油中炸至表面金黄(炸制能让鸭皮更紧实,卤制时更易入味),捞出沥干油分;卤汤以酱油、冰糖为基础,加入八角、桂皮、丁香、香叶、草果、南姜(普宁卤鸭的关键香料,用量比其他地区多,能去除鸭的腥味且增香)、陈皮(增加果香,中和油腻),倒入足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 30 分钟,制成卤汤(普宁卤鸭的卤汤会反复使用,越陈越香,称为 “老卤”)。

将炸好的鸭放入卤汤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慢卤 1 小时(期间要不时翻动鸭身,确保卤汤均匀渗透,尤其是鸭腿、鸭胸等厚肉部位),卤制过程中需撇去浮沫,保持卤汤清澈。卤好的普宁卤鸭,色泽红亮油润,卤香浓郁,肉质紧实却不柴,轻轻一撕便能撕开,鸭皮 Q 弹,鸭肉带着淡淡的甜意,不腻不咸,尤其是鸭腿部位,肉多且嫩,蘸上少许卤汤或蒜泥醋(大蒜剁泥 + 陈醋 + 少许糖),风味更甚。

在普宁的卤味店,每天清晨都会卤制新鲜的鸭,刚出锅的卤鸭香气扑鼻,鸭肝、鸭掌、鸭翅也是热门部位,鸭肝细腻绵密,鸭掌胶质丰富,是下酒的好搭档,许多游客会专程到普宁购买卤鸭,带回家作为伴手礼。

清蒸ZB.AZQ.iNFO23鲈鱼是普宁河鲜的代表,普宁境内榕江支流众多,鲈鱼资源丰富,清蒸做法最能体现其鲜甜。制作时,选用新鲜的鲈鱼(以 1 斤左右的鲈鱼为佳,肉质最嫩),处理干净(去鳞、去鳃、去内脏,注意要去除鱼腹内的黑膜,避免腥味),在鱼身两侧各划 3-4 刀(便于入味),用少许盐、料酒、姜片腌制 10 分钟(去除腥味,增加底味)。

蒸制前,在鱼腹内放入姜片、葱段(进一步去腥味),鱼身表面铺一层葱丝、姜丝(增香),放入蒸锅中,大火蒸 8-10 分钟(根据鱼的大小调整,1 斤的鱼蒸 8 分钟最佳,时间过长肉质会老)。蒸好后,倒掉盘中的汤汁(避免腥味残留),拣去姜片、葱段,在鱼身表面铺上新鲜的葱丝、姜丝、红椒丝(增色且增加辛辣味,解腻)。

热锅下油,油温七成热时,将热油淋在葱姜丝上,激出香味(“淋油” 是关键,能让葱姜丝的香味渗透到鱼肉中),最后淋上少许生抽(选用本地酿造酱油,鲜味更足)即可。清蒸鲈鱼的精髓在 “鲜”,鱼肉细嫩,入口即化,汤汁鲜甜,葱姜的清香与生抽的咸鲜完美衬托出鲈鱼的本味,是普宁人聚餐时的必备菜,尤其是家庭聚餐,清蒸鲈鱼因其清淡营养,深受老人与孩子喜爱。

普宁牛肉火锅虽不如潮汕其他地区出名,但自有本地特色,以 “性价比高”“牛肉新鲜” 为特点,是普宁人聚餐的热门选择。牛肉选用本地黄牛,每天现宰现切,从宰杀到上桌不超过 3 小时,确保新鲜,屠宰场多集中在流沙市区周边,能第一时间将新鲜牛肉送到火锅店。

牛肉的部位细分细致,除了常见的吊龙、匙柄、肥胼,普宁人还偏爱 “胸口油”“五花趾”“三花趾”:胸口油虽然是脂肪,但涮熟后口感脆爽,不油腻,带着淡淡的奶香;五花趾位于牛的小腿部位,肉质紧实,带有筋,口感弹牙,咀嚼时有淡淡的牛肉香;三花趾位于牛的前腿部位,肉质比五花趾更嫩,筋更少,适合不喜欢嚼筋的食客。

切片时,师傅会逆着牛肉的纹理切,厚度约 0.2 厘米,确保涮煮后肉质不会老,且能更好地吸收汤汁。锅底以 “牛骨清汤” 为主,加入玉米、萝卜、姜片,不添加过多调料,最大程度保留牛肉的鲜味。涮煮牛肉的时间有严格要求:吊龙、三花趾涮 8 秒即可,匙柄、肥胼涮 10 秒,五花趾涮 15 秒,胸口油涮 20 秒,煮至牛肉变色即可,时间过长会导致肉质变老。

蘸料以沙茶酱为主,普宁人吃牛肉火锅时,会在沙茶酱中加入少许芹菜粒(增加脆爽口感,解腻),有的还会加入少许小米辣(增加辛辣味,激发食欲),沙茶的咸香与牛肉的鲜甜融合,芹菜粒则能解腻,一口下去满是满足感。在普宁的流沙市区、洪阳镇等居民区周边,傍晚时分牛肉火锅店总能坐满食客,大家围坐火锅旁,一边涮肉一边聊天,热闹非凡。

普宁炸豆腐鱼是普宁人夏季的特色荤菜,豆腐鱼(学名龙头鱼)肉质细嫩,几乎没有骨头,适合炸制,是夏季夜宵的热门选择。制作时,选用新鲜的豆腐鱼,处理干净(去头、去内脏,保留鱼身),切成 5 厘米长的段,用少许盐、白胡椒粉、料酒腌制 10 分钟(去除腥味)。

准备裹粉:将面粉与淀粉按 2:1 的比例混合(淀粉能增加酥脆度),加入少许盐、白胡椒粉,搅拌均匀;鸡蛋打散,制成蛋液。将豆腐鱼段先裹一层粉,再裹一层蛋液,最后再裹一层粉(“双粉一蛋” 的做法能让外皮更酥脆,且不易脱落)。

热锅下油,油温六成热时,放入豆腐鱼段,小火慢炸,期间轻轻翻动,确保豆腐鱼受热均匀,待外皮金黄酥脆,捞出沥干油分。炸好的普宁炸豆腐鱼,外皮酥脆,内里细嫩如豆腐,几乎入口即化,带着淡淡的海鲜香,蘸上少许椒盐(盐与花椒粉混合)或番茄酱,风味更甚。在普宁的夜宵摊,夏季夜晚总能看到卖炸豆腐鱼的,搭配一瓶冰镇啤酒,便是最惬意的夏夜美食。

(三)传统小吃:街头巷尾的舌尖惊喜

普宁的传统小吃,是市井生活的浓缩,从青梅腌制品到洪阳酥糖,从普宁炸豆干到菜头丸,每一种都藏在老街巷尾的小摊小店中,是普宁人最熟悉的烟火味。

普宁青梅腌制品是普宁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普宁被誉为 “中国青梅之乡”,青梅产量大、品质好,青梅腌制品种类繁多,如腌青梅、酸梅汤、梅汁腌水果、梅粉等,是普宁人夏季消暑、解腻的必备小吃。

腌青梅是最经典的青梅腌制品,制作时选用新鲜的青梅(未成熟的青梅,酸度高,适合腌制),洗净后用清水浸泡 2 天(每天换水,去除部分涩味),捞出沥干,用盐腌制 3 天(盐的用量要足,确保青梅能长期保存),然后将青梅放入玻璃罐中,加入白砂糖(或冰糖)、少许甘草(增加甜味与药用价值,有润肺功效),密封腌制 1 个月即可。腌好的青梅,酸度降低,带着淡淡的甜味与甘草的清香,口感爽脆,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来泡水喝(腌青梅泡水,加入少许蜂蜜,便是酸甜可口的青梅水)。

梅汁腌水果是普宁街头最常见的青梅小吃,选用当季水果,如芒果、菠萝、李子、桃子、杨桃等,洗净后切成块状(芒果、菠萝去皮切块,李子、桃子去核切块,杨桃去棱切块),放入玻璃罐中,加入青梅汁(腌青梅时渗出的汁,酸度高且带着青梅香)、少许白砂糖、盐(少许盐能激发水果的甜味),密封腌制 2 小时即可。腌好的水果,带着青梅的酸甜与水果的清香,口感爽脆,酸甜开胃,是夏季街头的热门小吃,在普宁的流沙市区、洪阳镇等老街,常有小贩推着小车售卖梅汁腌水果,水果种类丰富,可随意挑选。

酸梅汤是普宁夏季的消暑饮品,制作时选用腌好的青梅(或青梅干)、甘草、白砂糖、山楂(增加酸度与风味),将青梅、甘草、山楂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30 分钟,加入白砂糖,继续煮 5 分钟至糖融化,过滤掉残渣,放凉后即可饮用,冷藏后口感更佳。酸梅汤酸甜可口,带着青梅的清香与甘草的回甘,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是普宁人夏季的必备饮品,在普宁的街头巷尾,夏季时分总能看到卖酸梅汤的小摊,有的还会加入少许薄荷水,增加清凉感。

洪阳酥糖是普宁洪阳镇的传统小吃,以 “酥脆、香甜” 为特色,是春节、中秋等节日的常见零食,也是游客喜爱的伴手礼。制作洪阳酥糖时,将白砂糖加入少许麦芽糖,放入锅中熬制成糖浆(火候需精准,熬至糖浆呈琥珀色,用筷子挑起能拉出细丝即可),加入炒香的花生碎(去皮,确保口感细腻)、芝麻(炒香,增加香气)、少许猪油(增加油润感,让酥糖更易成型),快速翻炒均匀(动作要快,避免糖浆凝固),倒入模具中,压实后冷却,切成小块即可。

洪阳酥糖的花生碎与芝麻用量足,每一口都能吃到满满的坚果,口感酥脆,甜而不腻,咬一口能听到 “咔嚓” 声,花生与芝麻的香味在口中散开,带着淡淡的麦芽糖香,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在普宁的洪阳镇老街,有许多售卖洪阳酥糖的老店,包装简单(多为油纸包装,带着复古感),却充满乡土气息,游客可以购买作为伴手礼。

普宁菜头丸是普宁人日常的街头小吃,“菜头” 即萝卜,选用本地清甜的白萝卜(冬季的萝卜最甜,适合制作菜头丸),口感软糯带脆。制作时,将白萝卜去皮擦成细丝,放入沸水中焯 1 分钟(去除萝卜的辛辣味),捞出沥干,用纱布挤出部分水分(保留少许水分,增加口感);加入糯米粉(比例约萝卜丝:糯米粉 = 2:1)、少许盐、白胡椒粉、切碎的香菜(增加清香),揉成光滑面团,醒发 10 分钟(醒发让面团更有韧性)。

将面团分成小块,揉成直径约 3 厘米的圆球,放入蒸笼中蒸 12 分钟(蒸好的菜头丸软糯),或放入热油中炸至金黄(炸好的ZB.DCJ.iNFO23菜头丸外皮酥脆)。蒸好的菜头丸,外皮软糯,内里能吃到萝卜丝的脆爽,咸鲜适中;炸好的菜头丸则外皮酥脆,内里软糯,香气更浓。在普宁的学校门口、居民区小摊,菜头丸是孩子们最爱的零食,有时还会用竹签串起售卖,方便食用,搭配少许辣椒酱或鱼露,风味更甚。

普宁炸豆干卷是普宁人下午茶的热门小吃,以普宁豆干为原料,包裹馅料炸制而成,外酥里嫩,香气四溢。制作时,选用新鲜的普宁豆干(未炸的豆干,切成薄片),馅料用瘦肉末(提前用生抽、淀粉腌制)、香菇丁、虾米、切碎的香菜,加入少许盐、白胡椒粉,搅拌均匀。

取一片豆干薄片,放入适量馅料,卷成条状,用牙签固定(避免炸制时散开),放入热油中炸至表面金黄酥脆,捞出沥干油分,去掉牙签即可。炸好的普宁炸豆干卷,外皮酥脆,内里嫩滑,馅料的咸香与豆干的豆香交织,一口下去满是满足感,在普宁的流沙市区、洪阳镇等老街,下午茶时段常有小贩售卖炸豆干卷,搭配一杯热工夫茶,便是惬意的午后时光。

(四)甜汤与甜品:市井深夜的清甜慰藉

普宁的甜汤与甜品,讲究 “清甜不腻”“养生滋润”,从青梅糖水到姜薯甜汤,从清心丸到绿豆爽,每一种都能在深夜或午后,给人带来甜蜜的慰藉,是普宁市井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味觉记忆。

普宁青梅糖水是普宁夏季的特色甜汤,以青梅为原料,酸甜可口,清热解暑。制作时,选用新鲜的青梅(或腌好的青梅),洗净后去核(若用新鲜青梅,需先浸泡去涩),切成小块;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青梅块、白砂糖(或冰糖)、少许甘草(增加回甘),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20 分钟,至青梅变软、糖水呈淡黄色即可。

青梅ZB.DEQ.iNFO23糖水的汤汁酸甜,带着青梅的清香,青梅果肉软糯,入口有淡淡的酸味与甜味,夏季喝一碗,清热解暑,通体舒畅,冷藏后口感更佳。在普宁的糖水铺,夏季时分总能看到卖青梅糖水的,有的还会加入少许银耳(增加滋润感)或莲子(增加口感),风味更丰富。

普宁姜薯甜汤是普宁秋冬季节的热门甜汤,姜薯选用普宁本地种植的姜薯(比其他地区的姜薯更细腻,口感更绵滑),有暖胃功效。制作时,将姜薯去皮后切成薄片(姜薯易氧化,切后需放入清水中浸泡,避免变色);锅中加入足量清水,放入姜片(少许,增加暖胃效果,且能去除姜薯的腥味),大火烧开后放入姜薯片,煮 3-5 分钟(姜薯变软透明即可,时间过长会煮烂),加入白砂糖或冰糖,煮至糖融化,最后撒上少许桂花(增加香气)或芝麻(增加口感)。

姜薯甜汤的姜薯入口即化,绵滑细腻,仿佛 “入口无渣”,汤底清甜带着淡淡的姜香,不辣不冲,秋冬季节喝一碗,暖胃又养生,是普宁人冬季早餐或夜宵的热门选择。在普宁的老街糖水铺,冬季早晨,常有老人点一碗姜薯甜汤,搭配一个普宁豆干,开启温暖的一天。

普宁清心丸甜汤是普宁夏季的热门甜汤,与潮汕其他地区的清心丸相比,普宁的清心丸会加入本地特有的 “仙草”,清热效果更好,且会加入青梅干(增加酸甜口感)。制作清心丸时,将淀粉(多为绿豆淀粉或番薯淀粉)加入切碎的薄荷草、仙草汁,倒入沸水搅拌成糊状,待稍凉后揉成面团,搓成细条,切成 1 厘米见方的小块,放入沸水中煮至浮起,捞出过凉水,沥干备用。

甜汤的汤底用白砂糖或冰糖熬制,加入冬瓜糖、葡萄干、青梅干(提前泡软,增加酸甜口感)、少许银耳,煮至冬瓜糖融化后,放入清心丸、仙草冻(增加口感),煮 2 分钟即可。普宁清心丸甜汤的清心丸 Q 弹爽滑,带着薄荷与仙草的清凉,青梅ZB.DZQ.iNFO23干的酸甜与冬瓜糖的清甜交织,汤底清甜不腻,夏季喝一碗,清热解暑,是普宁糖水铺的热门选择,夏季夜晚,许多食客会点一碗清心丸甜汤,搭配一份炸豆腐鱼,是最地道的夜宵组合。

普宁绿豆爽是普宁人夏季的经典甜品,以绿豆为原料,口感绵密,清甜解暑。制作时,选用新鲜的绿豆,洗净后用清水浸泡 2 小时(让绿豆更容易煮烂),放入锅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1 小时,至绿豆开花、汤汁浓稠(期间要不时搅拌,避免绿豆粘锅底),加入白砂糖或冰糖,继续煮 5 分钟至糖融化,放凉后即可食用,冷藏后口感更佳。

有的店家还会在绿豆爽中加入少许陈皮(增加果香,中和绿豆的寒性)或百合(增加滋润感),风味更丰富。绿豆爽的绿豆绵密,入口即化,汤汁浓稠,清甜不腻,带着淡淡的绿豆香,是普宁人夏季的必备甜品,在普宁的街头巷尾,夏季时分总能看到卖绿豆爽的小摊,一碗冰镇绿豆爽,瞬间驱散夏日的炎热。

在普宁品尝美食,推荐你按区域探索:洪阳镇侧重传统美食,如普宁豆干、洪阳酥糖、普宁鼠壳粿;流沙市区侧重市井小吃,如普宁肠粉、普宁炒粿条、青梅腌制品;大南山周边侧重河鲜与农家菜,如清蒸鲈鱼、普宁牛肉火锅、炸豆腐鱼。深入各乡镇的街头巷尾与糖水铺,才能尝到最地道的普宁美食,感受最浓郁的市井烟火气。

二、旅游景点探秘

普宁的景点,是潮汕古民居、红色历史与自然生态的交织,既有德安里的 “九街十八巷”,又有大南山的红色记忆;既有南ZB.FJM.iNFO23岩古寺的千年禅意,又有百二坵田的生态风光。每一处景点都像一页普宁史书,翻开它,便能读到普宁的过往与当下,感受到青梅之乡的独特魅力。

(一)人文古迹:潮汕古民居与千年禅意

普宁的人文古迹,是潮汕建筑文化与佛教历史的核心载体,从德安里的潮汕古民居群,到南岩古寺的千年禅意,每一处都承载着普宁的记忆,见证着青梅之乡的兴衰与传承。

德安里古村落:德安里古村落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始建于清代同治十年(1871 年),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潮汕古民居群,也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 “潮汕民居博物馆”。德安里由清代广东水师提督方耀主持建造,是方氏家族的聚居地,整个村落按照 “九街十八巷” 的布局建造,占地面积约 5.9 万平方米,共有房屋 773 间,融合了潮汕传统的 “驷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 等建筑风格,是研究潮汕建筑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走进德安里,首先看到的是 “德安里正门”,正门为石结构牌坊式,高约 8 米,宽约 5 米,门楼上刻有 “德安里” 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门两侧的墙壁上刻有精美的石雕,如花卉、瑞兽、历史故事,工艺精湛,是德安里的标志性建筑。正门内是 “前埕”,前埕宽阔,铺有青石板,是村民举行集体活动的场所,如春节游神、潮剧表演等。

德安里的核心是 “九街十八巷”,九条主街纵横交错,十八条小巷沿主街分布,形成棋盘式布局,街巷路面均为青石板铺成,两侧是潮汕传统民居。“驷马拖车” 是德安里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风格,以一座 “四点金”(潮汕传统民居的基本形式,由ZB.FJO.iNFO23四个房间围绕天井组成)为核心,两侧各有一列 “下山虎”(潮汕传统民居的简化形式,由三个房间组成,形似下山的老虎),前面有照壁,后面有后包,整体布局严谨,对称工整,宛如四匹马拉着一辆车,故称 “驷马拖车”。

德安里的 “方氏大宗祠” 是村落的文化核心,位于村落的中心位置,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方氏家族祭祀祖先与议事的场所。宗祠为 “驷马拖车” 结构,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两侧有厢房,前面有照壁,后面有后包。宗祠的门楼上刻有精美的石雕与木雕,石雕多为花卉、瑞兽、历史故事(如 “八仙过海”“二十四孝”),木雕多为梁架装饰,如 “松鹤延年”“梅兰竹菊”,工艺精湛,栩栩如生;宗祠内的梁架上悬挂着许多匾额,如 “进士”“提督”“大夫”,记载着方氏家族的荣耀。

如今的德安里仍有部分方氏后裔居住,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游客可以走进村落,漫步在 “九街十八巷” 的青石板路上,欣赏潮汕古民居的风貌,参观方氏大宗祠与 “驷马拖车” 民居,了解潮汕建筑文化;也可以走进村民家中,与村民聊天,品尝村民自制的普宁豆干、洪阳酥糖,感受古村落的市井气息。每年的春节、元宵节,德安里会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如英歌舞表演、潮剧表演、游神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与。

南岩古寺:南岩古寺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785-805 年),是潮汕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佛教寺庙之一,也是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 “粤东禅林古刹”。南岩古寺地处大南山麓,依山而建,四周林木茂密,环境清幽,寺内保留了唐代以来的建筑与文物,是研究潮汕佛教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南岩古寺的建筑沿山势展开,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阁,两侧有钟楼、鼓楼、厢房,整体布局严谨,对称工整。山门为石结构,门楼上刻有 “南岩古寺” 四个大字,字体古朴,门两侧的墙壁上刻有唐代诗人韩愈的题诗(传说韩愈被贬潮州时曾游览南岩古寺,并题诗留念),是古寺的标志性建筑。

大雄宝殿是南岩古寺的核心建筑,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明代重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屋顶为歇山顶,覆盖着绿色琉璃瓦,屋脊上装饰着精美的陶塑,如 “双龙戏珠”“瑞兽”,工艺精湛。殿内供奉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的雕像,高约 5 米,由汉白玉雕成,庄严肃穆,雕像两侧的墙壁上绘有 “十八罗汉” 壁画,色彩鲜艳,人物形象生动,是明代壁画的精品。

寺内的 “唐代石佛” 是重要的文物,高约 2 米,由花岗岩雕成,佛像面容慈祥,衣纹流畅,是唐代佛教雕塑的代表作,现存于藏经楼内,供游客参观。寺内的 “千年古榕” 已有 1200 多年树龄,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树冠覆盖面积达数百平方米,树下设有石凳,游客可在此休息、喝茶,感受古寺的宁静与禅意。

如今的南岩古寺香火旺盛,每天都有信徒前来祈福,祈求平安、健康、学业有成;也有游客前来参观,欣赏古寺的建筑与文物,感受佛教文化的宁静与庄严。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一(新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南岩古寺会举办盛大的佛教活动,如诵经法会、祈福仪式,吸引众多信徒与游客前来参与。

培风塔:培风塔位于普宁市洪阳镇,始建于清代乾隆七年(1742 年),是潮汕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古塔之一,也是普宁市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 “普宁第一塔”。培风塔为楼阁式砖塔,高约 36 米,共七层,塔身呈八角形,每层都有窗户与塔门,塔内有楼梯,可登上塔顶,俯瞰洪阳镇的全景。

培风塔的塔身装饰精美,每层的塔檐下都刻有精美的砖雕,如花卉、瑞兽、人物,工艺精湛,尤其是第二层的砖雕 “八仙过海”,人物形象生动,细节丰富,是清代砖雕的代表作。塔门上方刻有 “培风塔” 三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塔门两侧的墙壁上刻有清代文人的题诗,记载着培风塔的建造历史与意义。

登上培风塔的塔顶,可俯瞰洪阳镇的全景,洪阳镇的潮汕古民居、田园风光尽收眼底,远处的大南山山脉隐约可见,视野开阔,景色秀丽。塔内的楼梯狭窄陡峭,攀登时需注意安全,但登上塔顶后的美景值得一试。

如今的培风塔已成为洪阳镇的标志性建筑,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古塔的历史厚重。每年的重阳节,许多市民会来到培风塔登高,感受秋日的美景与古塔的历史气息。

(二)红色与自然景观:记忆与生态的交织

普宁的红色与自然景观,是革命历史与生态风光的结合,从大南山红色旅游区的革命记忆,到百二坵田的生态风光,每一处都能让游客感受普宁的红色历史与自然之美。

大南山红色旅游区:大南山红色旅游区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是广东省红色旅游示范基地,也是普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南山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根据地,1927 年至 1935 年,贺龙、叶挺、彭湃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领导革命斗争,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与文物,如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红四军军部旧址、红军医院旧址等,是研究潮汕革命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大南山红色旅游区的核心是 “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旧址”,位于大南山麓的村庄内,旧址为一座潮汕传统 “下山虎” 民居,保留了当年革命时期的原貌,屋内陈列着革命时期的实物,如步枪、手榴弹、煤油灯、文件、照片等,展示了当年红军在大南山的革命斗争历史。旧址内还设有 “大南山革命历史展览”,通过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等形式,详细介绍了大南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与斗争历程,让游客深入了解潮汕革命历史。

旅游区内的 “红四军军部旧址” 是另一重要革命遗址,位于大南山麓的另一村庄内,旧址为一座潮汕传统 “四点金” 民居,当年贺龙、叶挺等革命家曾在此居住与办公,屋内保留了当年的办公桌椅、床铺、文件柜等,展示了当年红军领导人的工作与生活场景。

旅游区内的 “红军山” 是纪念红军的重要场所,山上建有 “红军纪念碑”,高约 10 米,碑上刻有 “红军烈士永垂不朽” 八个大字,庄严肃穆,是游客缅怀红军烈士的重要场所。红军山的步道沿山势修建,全长约 2 公里,游客可以沿着步道徒步,欣赏大南山的自然景观,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

如今的大南山红色旅游区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党员前来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也有游客前来参观,了解潮汕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百二坵田生态旅游区:百二坵田生态旅游区位于普宁市大南山街道,是一座以 “生态、休闲、养生” 为特色的旅游区,总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2015 年被评为国家 AAA 级旅游景区。百二坵田地处大南山麓,森林覆盖率达 90% 以上,山上林木茂密,空气清新,有 “天然氧吧” 之称,是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旅游区的核心景观是 “百二坵田茶园”,茶园沿山势层层分布,种植着凤凰单丛茶,春季,茶园翠绿,茶叶鲜嫩;夏季,茶园郁郁葱葱,凉风习习;秋季,茶园金黄,茶叶成熟;冬季,茶园常青,云雾缭绕,四季景色各异。游客可以在茶园中徒步,欣赏茶园美景,了解凤凰单丛茶的种植技术;也可以跟着茶农采茶,学习茶叶的挑选与采摘技巧(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茶叶),体验采茶的乐趣。

旅游区内的 “百二坵田水库” 是另一重要景观,水库面积约 100 亩,湖水清澈碧绿,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周围的山峰与树木。水库周边设有步道与休息亭,游客可以沿着步道徒步,欣赏水库美景,也可以在休息亭中休息、聊天、拍照,感受自然的宁静。

旅游区内的 “养生谷” 是休闲养生的好去处,谷内设有温泉池(温泉水温约 40℃,富含多种矿物质,有保健养生的功效)、瑜伽平台、森林步道等,游客可以在温泉池中泡温泉,放松身心;也可以在瑜伽平台上练习瑜伽,感受自然的气息;还可以沿着森林步道徒步,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养生之旅。

旅游区内的 “农家乐” 提供地道的农家菜,食材多取自旅游区内的田园,如新鲜的蔬菜、土鸡、山坑鱼等,菜品有炒青菜、土鸡煲、清蒸山坑鱼、炒茶芯等,新鲜天然,风味独特,游客可以在农家乐中品尝农家菜,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

百二坵田生态旅游区的最佳游览时间是春季与秋季,春季(3-4 月)茶园翠绿,适合采茶;秋季(10-11 月)天气晴朗,空气清新,适合徒步与泡温泉。游览时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长袖长裤(防止蚊虫叮咬),携带足够的水与零食,注意防晒。

普宁青梅园:普宁青梅园位于普宁市青梅主产区(如高埔镇、大坪镇等),是一座以 “青梅” 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总面积约 50 平方公里,是普宁 “中国青梅之乡” 的核心区域,也是观赏青梅花开、采摘青梅的好去处。

青梅园的核心景观是 “青梅花海”,每年的冬季(12 月至次年 1 月),青梅树开花,漫山遍野的梅花洁白如雪,宛如一片白色的海洋,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格外迷人,是观赏梅花的绝佳地点。此时,许多游客会来到青梅园,欣赏梅花美景,拍照留念,感受 “雪海香涛” 的壮观景象。

每年的春季(4 月至 5 月)是青梅采摘的季节,青梅园内的青梅成熟,果实饱满,色泽翠绿,游客可以在农民的指导下,学习采摘青梅的技巧(用手轻轻摘下青梅,避免损伤树枝),亲手采摘青梅,体验采摘的乐趣。采摘的青梅可以带回家,也可以在青梅园内的加工厂中制作青梅腌制品,如腌青梅、青梅汁、青梅酒等,感受青梅加工的乐趣。

青梅园内的 “青梅文化展览馆” 展示了普宁青梅的历史、种植技术、加工工艺,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如传统青梅加工工具、青梅制品)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普宁青梅文化的发展历程。展览馆内还设有 “青梅制品品尝区”,游客可以品尝各种青梅制品,如腌青梅、青梅汁、青梅酒、青梅糖等,感受青梅的酸甜风味。

普宁青梅园的最佳游览时间是冬季(赏梅)与春季(采摘青梅),冬季赏梅时建议穿着保暖的衣服,春季采摘青梅时建议穿着轻便的衣服与运动鞋,携带防晒用品。

(三)非遗与文化景观:青梅之乡的活态传承

普宁的非遗与文化景观,是普宁传统工艺与民俗文化的集中体现,从英歌舞体验馆到青梅制品工坊,每一处都能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普宁非遗的魅力,了解青梅之乡的文化传承。

普宁英歌舞体验馆:英歌舞是普宁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也是国家级非遗,以 “刚劲有力、气势恢宏” 为特色,是普宁民俗文化的核心载体。普宁英歌舞体验馆位于普宁市流沙市区,是展示普宁英歌舞文化的重要场所,馆内收藏了大量英歌舞的服装、道具、乐器,是了解普宁英歌舞的好去处。

体验馆的 “基本陈列” 分为 “英歌舞历史展”“英歌舞道具展”“英歌舞表演展” 三个部分。“英歌舞历史展” 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如早期英歌舞服装、道具),介绍普宁英歌舞的起源与发展,英歌舞起源于明代,最初用于驱邪祈福,后来逐渐发展为节庆表演项目,是普宁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歌舞道具展” 展示了英歌舞的各种道具,如双棒(英歌舞舞者手持的木棒,用于表演时敲击,发出节奏声)、脸谱(英歌舞舞者佩戴的脸谱,多为《水浒传》人物形象,如李逵、武松、林冲等,色彩鲜艳,造型夸张)、服装(英歌舞舞者穿着的服装,以红色、黄色为主,体现喜庆氛围),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这些道具,了解英歌舞的表演元素;“英歌舞表演展”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了普宁英歌舞的表演场景,如春节游神时的英歌舞表演、大型文化活动中的英歌舞表演,让游客感受英歌舞的气势与魅力。

体验馆还设有 “英歌舞体验区”,游客可以在英歌舞艺人的指导下,学习英歌舞的基本动作(如双棒敲击、舞步移动),穿上英歌舞服装,佩戴英歌舞脸谱,体验英歌舞表演的乐趣。体验区提供英歌舞服装、道具、乐器,游客可以分组进行简单的英歌舞表演,感受英歌舞的刚劲与活力。

普宁青梅制品工坊:青梅制品制作是普宁的传统工艺,也是普宁非遗项目(部分青梅制品制作技艺已被列为市级非遗)。普宁青梅制品工坊位于普宁市青梅主产区(如高埔镇),是体验青梅制品制作的重要场所,工坊内保留了传统的青梅加工工具与工艺,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制作青梅制品。

工坊的 “青梅制品制作体验” 包括腌青梅、青梅汁、青梅酒的制作。制作腌青梅时,游客在农民的指导下,学习青梅的挑选(选择新鲜、无损伤的青梅)、浸泡(用清水浸泡青梅,去除涩味)、腌制(用盐与糖腌制青梅)的技巧,亲手制作腌青梅,体验传统青梅腌制工艺;制作青梅汁时,游客学习青梅的榨汁(用传统榨汁机压榨青梅,提取汁液)、熬煮(将青梅汁与糖熬煮,制成青梅汁)的技巧,亲手制作青梅汁,感受青梅汁的酸甜风味;制作青梅酒时,游客学习青梅的清洗、晾干、浸泡(将青梅与白酒、糖放入容器中浸泡)的技巧,亲手制作青梅酒,了解青梅酒的酿造过程。

体验结束后,游客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青梅制品带回家,作为纪念,工坊还会为游客提供制作说明书,方便游客回家后继续制作。

普宁豆干制作工坊:普宁豆干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遗,普宁豆干制作工坊位于普宁市洪阳镇,是体验普宁豆干制作的重要场所,工坊内保留了传统的豆干制作工具与工艺,如石磨、木盒、菜籽油,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制作普宁豆干。

工坊的 “豆干制作体验” 包括黄豆浸泡、磨豆浆、点卤、压制、炸制等步骤。游客在艺人的指导下,学习黄豆的浸泡(根据气温调整浸泡时间)、磨豆浆(用石磨磨制黄豆,提取豆浆)、点卤(用石膏水点卤,使豆浆凝固)、压制(将凝固的豆浆压制成型)、炸制(用菜籽油炸制豆干)的技巧,亲手制作普宁豆干,体验传统豆干制作工艺。

体验结束后,游客可以品尝自己制作的普宁豆干,搭配传统蘸料,感受豆干的外酥里嫩,也可以将自己制作的豆干带回家,与家人分享。工坊内还设有 “豆干文化展览”,展示了普宁豆干的历史、制作工艺、文化内涵,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如传统豆干制作工具)等形式,让游客深入了解普宁豆干文化。

三、休闲娱乐体验

普宁的休闲娱乐,是青梅之乡慢生活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没有城市的喧嚣,却有古村落的宁静;没有刺激的游乐设施,却有英歌舞学习与青梅采摘的乐趣;没有浓厚的商业氛围,却有民俗的热闹与温情。无论是想放松身心、亲近自然,还是想体验文化、增进亲情,普宁都能为你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让你感受最地道的青梅之乡生活。

(一)特色休闲场所:青梅之乡的慢生活载体

普宁的特色休闲场所,多位于古村落、青梅园与红色旅游区,这些地方保留了青梅之乡的风貌与民俗气息,是感受普宁慢生活的最佳去处。

德安里古村落休闲:德安里古村落是普宁最具特色的休闲场所,这里没有快节奏的生活,只有慢悠悠的市井气息,适合漫步、拍照、感受潮汕古民居文化。

漫步古村落时,你可以从德安里正门出发,沿着 “九街十八巷” 的青石板路行走,欣赏两侧的潮汕古民居,观察民居的细节,如 “驷马拖车” 的布局、精美的石雕与木雕、传统的门窗装饰,感受潮汕建筑文化的魅力;也可以走进街边的小店,逛一逛潮汕传统手工艺品店,挑选英歌舞脸谱、青梅制品、潮汕剪纸,或走进小吃店,点一份普宁豆干、洪阳酥糖,坐在古民居的屋檐下,慢慢品尝,感受古村落的市井烟火气。

古村落内的 “潮汕茶馆” 是休闲的好去处,茶馆为潮汕传统民居改造而成,内部装修古朴,摆放着老式的八仙桌与竹椅,供应工夫茶与潮汕小吃。你可以点一壶凤凰单丛茶,搭配一份瓜子或花生,坐在茶馆里,听老茶客讲述德安里的历史故事,或观看茶馆内的潮剧片段表演,感受古村落的慢生活。

午后时分,阳光温暖,你可以在古村落的 “前埕” 上休息,前埕宽阔,铺有青石板,村民常在此聊天、下棋、打太极,你可以加入其中,与村民交流,了解古村落的历史与文化;也可以在古村落的 “方氏大宗祠” 前,欣赏潮汕传统建筑,感受宗祠文化的庄严。

百二坵田生态休闲:百二坵田生态旅游区是普宁最适合放松身心的场所,这里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景观,适合徒步、品茶、泡温泉。

徒步百二坵田时,你可以从旅游区入口出发,沿着茶园步道行走,欣赏两侧的茶园美景,茶叶翠绿,空气清新,耳边能听到风吹茶叶的 “沙沙” 声与鸟鸣声,格外宁静。沿途的休息亭(如 “茶香亭”)是休闲的好去处,你可以在亭中坐下,呼吸新鲜空气,感受自然的宁静,也可以与同行的人聊天、拍照,记录下茶园的美景。

旅游区内的 “茶舍” 是品茶的好地方,茶舍为木质建筑,内部摆放着木质桌椅,供应旅游区内自产的凤凰单丛茶。你可以点一壶单丛茶,搭配一份茶点(如茶叶蛋、茶味饼干),坐在茶舍中,看着窗外的茶园,慢慢品尝工夫茶,感受生态休闲的慢生活。茶舍的茶艺师还会讲解工夫茶的文化内涵,让你深入了解潮汕工夫茶的魅力。

午后时分,你可以在旅游区内的 “温泉池” 中泡温泉,温泉水温适宜,富含多种矿物质,能放松身心,缓解疲劳。温泉池周边林木茂密,环境清幽,泡在温泉中,感受自然的气息,格外惬意。

普宁青梅园休闲:普宁青梅园是感受青梅文化的最佳场所,这里有漫山遍野的青梅树,适合赏梅、采摘青梅、制作青梅制品。

冬季赏梅时,你可以沿着青梅园的步道行走,欣赏漫山遍野的梅花,梅花洁白如雪,香气弥漫,宛如仙境。步道旁的休息亭(如 “梅香亭”)是休闲的好去处,你可以在亭中坐下,欣赏梅花美景,感受梅花的清香,也可以与同行的人拍照留念,记录下 “雪海香涛” 的壮观景象。

春季采摘青梅时,你可以在农民的指导下,亲手采摘青梅,体验采摘的乐趣。采摘结束后,你可以在青梅园内的 “青梅制品工坊” 中,学习制作青梅腌制品,如腌青梅、青梅汁,感受青梅加工的乐趣。

午后时分,你可以在青梅园内的 “青梅茶馆” 中,品尝青梅茶(用青梅干与茶叶冲泡而成),搭配一份青梅糖,感受青梅的酸甜风味。茶馆内还设有 “青梅文化展览”,你可以参观展览,了解普宁青梅的历史与文化。

(二)户外活动:亲近自然与运动的乐趣

普宁的户外活动,以红色徒步、生态徒步、青梅采摘为核心,兼具运动与文化体验,让游客在自然中放松身心,感受运动的乐趣。

大南山红色徒步:大南山红色徒步是普宁最具特色的户外活动之一,徒步路线主要集中在大南山红色旅游区内,路线难度适中,适合各个年龄段的游客,沿途可以欣赏红色革命遗址与自然景观,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旧址 - 红军山” 徒步路线是最经典的路线,全长约 3 公里,起点为大南山革命根据地旧址,终点为红军山,沿途经过红四军军部旧址、红军医院旧址、茶园、森林等景观。徒步过程中,你可以参观革命遗址,了解潮汕革命历史;欣赏茶园与森林的自然景观,感受大南山的生态之美;登上红军山,缅怀革命先烈,感受红色文化的厚重。

徒步的最佳时间是春季与秋季,春季(3-4 月)茶园翠绿,景色优美;秋季(10-11 月)天气晴朗,空气清新,适合徒步。徒步时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长袖长裤,携带足够的水与零食,注意防晒,最好结伴而行,确保安全。

百二坵田生态徒步:百二坵田生态徒步是普宁另一项热门户外活动,徒步路线主要集中在百二坵田生态旅游区内,路线难度从轻松到中等不等,适合不同体力的游客,沿途可以欣赏茶园、水库、森林等自然景观,感受生态之美。

“百二坵田茶园 - 水库” 徒步路线是最受欢迎的路线,全长约 4 公里,起点为百二坵田茶园,终点为百二坵田水库,沿途经过茶园、森林、溪流、水库等景观。徒步过程中,你可以欣赏茶园的美景,春季,茶叶鲜嫩,翠绿欲滴;夏季,茶园郁郁葱葱,凉风习习;秋季,茶园金黄,茶叶成熟;冬季,茶园常青,云雾缭绕。沿途的溪流清澈见底,游客可以在溪流边休息,感受溪水的清凉;水库周边景色秀丽,游客可以在水库边拍照留念,感受自然的宁静。

徒步的最佳时间是春季与秋季,春季(3-4 月)茶园翠绿,适合徒步;秋季(10-11 月)天气晴朗,空气清新,适合徒步。徒步时建议穿着舒适的运动鞋、长袖长裤(防止蚊虫叮咬),携带足够的水与零食,注意防晒。

普宁青梅采摘:普宁青梅采摘是普宁特色的户外活动,适合家庭与朋友参与,既能体验采摘的乐趣,又能感受青梅文化的魅力。

青梅采摘通常在春季(4 月至 5 月)进行,你可以在普宁青梅园内,在农民的指导下,学习采摘青梅的技巧,选择新鲜、无损伤的青梅,用手轻轻摘下,避免损伤树枝。采摘过程中,你可以品尝新鲜的青梅(未腌制的青梅酸度高,适合喜欢酸味的游客),感受青梅的原始风味。

采摘的青梅可以带回家,也可以在青梅园内的加工厂中制作青梅腌制品,如腌青梅、青梅汁、青梅酒等。制作腌青梅时,你可以学习青梅的浸泡、腌制技巧,亲手制作腌青梅;制作青梅汁时,你可以学习青梅的榨汁、熬煮技巧,亲手制作青梅汁;制作青梅酒时,你可以学习青梅的清洗、晾干、浸泡技巧,亲手制作青梅酒。

青梅采摘的最佳时间是春季(4 月至 5 月),采摘时建议穿着轻便的衣服与运动鞋,携带防晒用品,采摘青梅后建议及时洗手,避免青梅的汁液刺激皮肤。

(三)文化体验:沉浸式感受青梅之乡传统

普宁的文化体验,以英歌舞、青梅制品、普宁豆干为核心,通过亲手制作与参与,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普宁的传统工艺与文化。

普宁英歌舞体验:普宁英歌舞体验是感受普宁民俗文化的必选项目,你可以在普宁英歌舞体验馆中参与,学习英歌舞的基本动作,体验英歌舞表演的乐趣。

体验的 “准备工作”:首先,英歌舞艺人会讲解英歌舞的基本常识,如英歌舞的历史、表演形式、动作特点;然后,你会领取英歌舞的服装与道具,服装以红色、黄色为主,道具为双棒(木质,长度约 50 厘米),脸谱为《水浒传》人物形象(如李逵、武松)。

体验的 “核心过程”:

热身:在艺人的指导下,进行热身运动,如拉伸、跳跃,避免表演时受伤。

学习基本动作:学习英歌舞的基本动作,包括双棒敲击(双手各持一根双棒,敲击时发出 “砰砰” 声,节奏要均匀)、舞步移动(舞步以踏步、跳跃为主,动作要刚劲有力)、队形变化(简单的队形变化,如直线、圆圈)。

穿戴服装与脸谱:穿上英歌舞服装,佩戴英歌舞脸谱,感受英歌舞的表演氛围。

分组表演:分成小组,在艺人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英歌舞表演,敲击双棒,移动舞步,变换队形,感受英歌舞的气势与活力。

体验结束后,你可以与同伴合影留念,记录下英歌舞体验的美好时光。通过英歌舞体验,你能深入了解普宁英歌舞的文化内涵,感受英歌舞的刚劲与活力。

普宁青梅制品制作体验:普宁青梅制品制作体验是感受普宁青梅文化的重要方式,你可以在普宁青梅制品工坊中参与,学习制作青梅腌制品,体验青梅加工的乐趣。

体验的 “准备工作”:首先,农民会讲解青梅制品的基本常识,如青梅的挑选标准、加工工艺、保存方法;然后,你会领取青梅与加工工具,青梅为新鲜采摘的青梅,工具包括盆、刀、玻璃罐、盐、糖。

体验的 “核心过程”(以制作腌青梅为例):

清洗青梅:将青梅放入盆中,用清水冲洗干净,去除表面的杂质。

浸泡去涩:将清洗干净的青梅放入盆中,加入足量清水,浸泡 2 天(每天换水 1 次),去除青梅的涩味。

腌制:将浸泡好的青梅捞出沥干,放入玻璃罐中,一层青梅一层盐(盐的用量为青梅重量的 1/10),腌制 3 天(期间要翻动 1-2 次,确保腌制均匀)。

加糖调味:将腌制好的青梅捞出,沥干盐水,放入新的玻璃罐中,一层青梅一层糖(糖的用量为青梅重量的 1/5),密封腌制 1 个月即可。

如果你选择制作青梅汁,体验过程包括青梅清洗、榨汁、熬煮、装瓶;如果你选择制作青梅酒,体验过程包括青梅清洗、晾干、浸泡(加入白酒与糖)、密封保存。体验结束后,你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青梅制品带回家,作为纪念。

普宁豆干制作体验:普宁豆干制作体验是感受普宁非遗文化的重要方式,你可以在普宁豆干制作工坊中参与,学习制作普宁豆干,体验传统豆干制作的乐趣。

体验的 “准备工作”:首先,豆干艺人会讲解普宁豆干的基本常识,如黄豆的挑选标准、制作工艺、炸制技巧;然后,你会领取黄豆与制作工具,黄豆为本地新鲜黄豆,工具包括石磨、盆、木盒、纱布、石膏、菜籽油。

体验的 “核心过程”:

浸泡黄豆:将黄豆放入盆中,加入足量山泉水,浸泡 6-8 小时(夏季 6 小时,冬季 8 小时),待黄豆膨胀后捞出。

磨豆浆:将浸泡好的黄豆放入石磨中,加入适量山泉水,磨成细腻的豆浆(磨豆浆时要均匀用力,确保豆浆细腻)。

煮豆浆:将磨好的豆浆倒入锅中,用小火慢煮,煮至沸腾后撇去表面浮沫,继续煮 5 分钟,确保豆浆熟透。

点卤:将煮好的豆浆倒入盆中,待温度降至 80℃时,加入石膏水(石膏与水的比例为 1:10),搅拌均匀后静置 30 分钟,待豆浆凝固成豆腐脑状。

压制成型:将凝固好的豆腐脑倒入铺有纱布的木盒中,用纱布包裹好,放上重物压制 30 分钟,压制成型,切成小块。

炸制:将菜籽油倒入锅中,油温烧至六成热时,放入豆干块,小火慢炸至表面金黄酥脆,捞出沥干油分。

体验结束后,你可以品尝自己制作的普宁豆干,搭配传统蘸料,感受豆干的外酥里嫩。通过普宁豆干制作体验,你能深入了解普宁豆干的制作工艺,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四)民俗参与:感受青梅之乡的热闹与温情

普宁的民俗活动,充满了青梅之乡的热闹与温情,从春节的英歌舞表演,到端午的赛龙舟,每一项活动都能让游客感受到普宁的民俗文化与市民的热情。

普宁春节英歌舞表演:普宁春节英歌舞表演是普宁最盛大的民俗活动,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举办,是普宁春节最热闹的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看。

英歌舞表演的 “核心流程”:

巡游队伍组建:英歌舞巡游队伍由英歌舞队、舞龙队、舞狮队、锣鼓队、彩旗队组成,英歌舞队是核心,队员人数通常为 108 人(象征《水浒传》中的 108 将),队员穿着英歌舞服装,佩戴英歌舞脸谱,手持双棒;舞龙队与舞狮队负责烘托气氛,锣鼓队负责演奏节奏,彩旗队负责展示旗帜。

巡游:巡游队伍从普宁市流沙市区出发,沿着主要街道巡游,沿途市民会在街头摆放供品(水果、糖果、茶水),焚香祈福,有的市民还会向巡游队伍投掷红包,寓意 “吉祥如意”。巡游过程中,英歌舞队会表演各种动作,如双棒敲击、舞步移动、队形变化,动作刚劲有力,气势恢宏,吸引众多市民与游客围观。

广场表演:巡游队伍会在市区的广场上进行专场表演,英歌舞队会表演完整的英歌舞节目,包括 “前棚”(英歌舞的开场部分,以双棒敲击与舞步为主)、“中棚”(英歌舞的核心部分,以队形变化与故事情节为主)、“后棚”(英歌舞的结尾部分,以舞龙舞狮表演为主),表演时长约 1 小时,场面壮观,气氛热烈。

作为游客,你可以在巡游路线旁观看英歌舞表演,感受热闹的氛围,也可以在广场上观看专场表演,近距离感受英歌舞的气势与魅力;还可以与英歌舞队员合影留念,记录下春节的热闹时光。

普宁端午赛龙舟:普宁端午赛龙舟是普宁传统的民俗活动,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举办,比赛地点位于普宁市榕江支流(如练江),是普宁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

赛龙舟的 “核心流程”:

龙舟点睛:比赛前一天,在江边举行 “龙舟点睛” 仪式,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为龙舟 “点睛”(点在龙舟的眼睛位置),寓意 “赋予龙舟生命,保佑比赛顺利”。

龙舟训练:比赛前几天,参赛队伍会在江边进行训练,队员们穿着统一的队服,随着鼓点划桨,龙舟在江面上快速行驶,场面壮观,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比赛当天:端午节当天,江边挤满了观众,江面设置了比赛赛道(通常为 500 米),参赛队伍穿着不同颜色的队服,带着各自的龙舟来到江边,龙舟上装饰着吉祥图案,如龙、凤、梅花等。

比赛开始:上午 9 点,比赛正式开始,随着发令枪响起,各队龙舟快速驶出,队员们齐心协力划桨,鼓手在龙舟前端击鼓指挥(鼓点节奏明快,激发队员的斗志),岸边观众呐喊助威,“加油” 声此起彼伏,场面热烈。

颁奖与美食宴:比赛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为获胜队伍颁发奖杯与奖品(多为传统食品、英歌舞道具);随后在江边举办 “端午美食宴”,市民与游客共同品尝端午美食,如粽子、咸鸭蛋、绿豆汤、普宁豆干等,感受端午的热闹与温情。

作为游客,你可以在江边的观景台上观看比赛,感受热烈的氛围,也可以提前来到江边,近距离观察龙舟的结构与队员的训练,了解赛龙舟的文化内涵;比赛当天,江边还有卖传统端午食品的小摊,你可以品尝端午美食,感受节日的氛围。

普宁青梅文化节:普宁青梅文化节是普宁特色的民俗活动,通常在春季(4 月)举办,活动围绕 “青梅” 展开,展示普宁的青梅文化与民俗风情,吸引众多游客参与。

文化节的 “核心活动”:

青梅采摘大赛:在普宁青梅园内举办青梅采摘大赛,参赛选手需在规定时间内采摘新鲜的青梅,评选标准包括青梅的鲜嫩度、采摘速度、采摘技巧,获胜者可获得青梅制品礼包。

青梅制品展:在文化节现场举办青梅制品展,展示普宁的各种青梅制品,如腌青梅、青梅汁、青梅酒、青梅糖、青梅糕等,游客可以免费品尝,也可以购买新鲜的青梅与青梅制品。

英歌舞表演:在文化节现场举办英歌舞表演,英歌舞队表演完整的英歌舞节目,动作刚劲有力,气势恢宏,吸引众多游客观看。

青梅美食宴:在文化节现场举办青梅美食宴,展示以青梅为原料的各种美食,如青梅鸡、青梅鱼、青梅排骨、青梅豆腐等,游客可以品尝这些特色美食,感受青梅的酸甜风味。

青梅文化论坛:在文化节现场举办青梅文化论坛,邀请专家学者、青梅种植户、青梅加工企业代表,探讨普宁青梅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游客可以参与论坛,了解普宁青梅文化的现状与未来。

作为游客,你可以参与青梅采摘大赛,体验采摘青梅的乐趣;品尝各种青梅制品与青梅美食,感受青梅的酸甜风味;观看英歌舞表演,感受普宁民俗文化的魅力;参与青梅文化论坛,了解普宁青梅文化的发展。

普宁的休闲娱乐体验,无论是古村落漫步、英歌舞学习,还是青梅采摘、民俗参与,都充满了青梅之乡的文化气息与市井温情,让你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深入了解普宁的历史与传统,感受这座青梅之乡的独特魅力,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劝告:男人的4个行为,会让前列... 傍晚时分,62岁的孙叔又一次因为尿频折腾得坐卧不安。他在沙发上焦躁地挪动着,身旁的老伴忍不住嘀咕:“...
蔚来李斌吐槽:若按公布的订单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作者:每经记者,原文标题:《蔚来李斌吐槽...
“中国版英伟达”周五上会,A股...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作者:每经记者9月23日,摩尔线程概念继...
原创 薛... 第三十三回,宝玉因结识优伶蒋玉菡得罪了忠顺王爷,又和金钏调笑导致金钏被撵后投井自尽,贾政在忠顺王府长...
清远市英德市旅游全攻略:美食、... 英德市,这座镶嵌在粤北大地的山水之城,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喀斯特画卷。北江如碧绿的绸带穿城而过,两岸峰...
欢腾国庆 粤韵中秋|中山火炬为... 国庆、中秋假期是撬动文旅的重要节点。中山火炬高新区将依托公共文化阵地、旅游景点和购物商圈,以“欢腾国...
北京石景山游乐园国庆非遗盛宴启... 央广网北京9月23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10月1日至8日,北京石景山游乐园京彩彩灯游园会将迎来国庆专...
国际学者敦煌共话文化遗产数字化 9月21日,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隆重开幕,汇聚97个国家及8个国际组织的千余名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