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群眩晕发病率约为 5~8%,按 14 亿人口计算,每年发病者高达 1 亿人,且近年来呈现逐年增长和年轻化趋势。这一看似平常的症状,背后可能潜藏多种严重疾病。首届名中医、傅山医学流派第三代正统传人刘龙生主任郑重提醒:眩晕绝非小事,精准辨证才是康复关键。
一、正脉相承,四十年铸就眩晕诊疗专家
刘龙生出身中医世家,传承明末清初 “医圣” 傅山的医学精髓。傅山先生当年目睹百姓缺医少药之苦,立志行医济世,其精湛医术与高尚医德代代相传。作为第三代传人,刘龙生深耕眩晕领域 40 年,融合传统中医智慧与现代医学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且疗效显著的眩晕诊疗体系。从祖父开始,家族四代行医的积淀,让他对眩晕病症的认知远超常人,成为业界公认的眩晕诊疗专家。
二、精准辨证,针药并用破解眩晕难题
在刘龙生主任看来,眩晕是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的信号,“涉及肝、肾、脾等脏腑,与风、火、痰、瘀密切相关”。临床中,他通过问诊、舌诊、脉诊等传统中医手段,结合现代医学检查,精准定位病根。顾先生(化名)曾受癫痫与眩晕双重困扰,癫痫发作时身体抽搐、意识混沌,眩晕更是如影随形。虽服用抗癫痫药物,眩晕却顽固不退。刘主任为其辨证后,判定病根为肝肾阴虚、风痰上扰,随即制定针药并用方案:开具滋补肝肾、化痰熄风的中药,配合针灸调节气血、平衡阴阳。随着治疗推进,顾先生眩晕发作次数锐减,最终彻底摆脱困扰。
三、未病先治,科学调理守护健康
面对眩晕发病率攀升的现状,刘龙生主任秉持中医 “上医治未病” 理念,强调预防与调理的重要性。“药物治疗不可或缺,但日常调养才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他依据多年临床经验,从饮食、起居、情志等多维度,为患者提供科学调理建议,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健康习惯,从根本上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有效降低眩晕复发风险。
如今已过花甲之年的刘龙生主任,仍坚守在诊疗一线。“看到患者摆脱眩晕,重新绽放笑容,就是我的满足。” 这既是他对中医文化的坚守,更是对患者的深情关怀。对于受眩晕困扰的人而言,刘龙生主任无疑是照亮康复之路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