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油是从花生中榨取的脂肪油,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等多种脂肪酸。医学上采用过滤并高压消毒的花生油,在耳穴(如肝加目或肝加眼,重症加皮质下)进行双侧注射,每穴0.1毫升,可防治传染性急性结膜炎。对于胃痛、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每日晨起漱口后服用花生油2至4匙,半小时后再进食,连续一周可见效果。
花生衣具有显著止血作用。研究表明,它能抗纤维蛋白溶解,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缩短出血时间,并能改善血小板质量、增强毛细血管收缩机能、调节凝血因子缺陷等。适用于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子宫出血、肝病出血及外伤出血等多种出血症,能迅速止血并加速血肿消退。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类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也有一定疗效。7至10克花生衣的止血效果相当于400至500克花生米,其止血效力比花生米高约50倍,有效成分可溶于水,煎服即可发挥作用。
据《新医学》报道,花生壳降低血胆固醇的效果优于益寿宁和脉通。用法为:干花生壳4两水煎,每日一剂;或服用其片剂“脉通灵”(每片含0.2克),每日三次,每次五片。副作用较少,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或四肢酸软,加服维生素B₁后可缓解。
花生叶含戊烯醇-3、芳樟醇等多种挥发性成分,煎服可治疗失眠和高血压。治失眠:鲜花生叶40克煎至200毫升,早晚分服,多数患者服用4至7剂后睡眠改善。治高血压:每日取叶40至50克煎汤,分三次服,但对血压超过200/110毫米汞柱者效果不佳。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用花生叶与杆各半,每日60克煎服,28天为一疗程,治疗高血压有效。
尽管花生用途广泛,但需注意,花生若受黄曲霉菌等污染可能致癌。西非地区因花生采收后滞留田间易致霉变,原发性肝癌发病率较高。我国江苏启东等花生产区也有类似情况。为预防风险,应避免食用霉变花生,或通过蒸煮、烘烤、油炸、盐炒等方式解毒。轻度污染的花生可经热锅烘炒或油炸处理;花生油若受污染,可先加热至冒烟,加盐后沸腾(约170–180℃)再用于烹饪,以降低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