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朝鲜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对这个邻居充满了好奇。听说那里美女如云,但也听说那里相对封闭。说实在的,我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固有的想象,觉得那里的人们可能比较严肃,甚至有些“刻板”。
然而,短短几天的旅程,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尤其是那里的姑娘,她们的美,像一股清泉,不经意间就流进了你的心里。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团里好几个单身小伙,回来的路上都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念叨:“要是能娶个朝鲜媳妇儿,该多好啊!”
初见:落落大方的天然美
我们的朝鲜之旅,是从一位名叫金小姐的导游开始的。她就是我们接触到的第一位“朝鲜美女”。个子高挑,皮肤白皙,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未施过多粉黛,却自带一种温婉端庄的气质。最打动人的,是她那双眼睛,清澈见底,没有一丝杂质,和你对视时,总是带着真诚的微笑。
这种美,和我们平日里在都市生活中见到的“美”很不一样。没有夸张的欧式双眼皮,没有尖得能戳破气球的下巴,更没有浓妆艳抹。就是一种非常自然、健康、大方的美。后来在平壤街头,我发现很多职业女性都是如此,她们穿着或许并不时髦,但整洁得体,昂首挺胸,有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和从容。
几天的相处下来,金导彻底打破了我们“朝鲜人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她非常专业,知识丰富,讲解起来条理清晰。但更让我们喜欢的,是她的性格。她并非一味地严肃,反而很活泼可爱,会和我们开玩笑,会好奇地问我们很多关于中国的问题。
大巴车上,当她看到我用的智能手机时,像个好奇宝宝一样凑过来。“你这个手机拍照很好看啊!”她指着美颜功能,眼睛亮晶晶的。我教她怎么用,她拿着手机对着窗外的风景、对着自己试拍,看到屏幕上被“美化”过的自己,她忍不住咯咯笑起来,脸颊微红,那种纯真的神态,让我们一车人都被感染了。
她说:“在我们这里,大家拍照都是原本的样子。你们这个功能真有趣,但我觉得,好像有点不像我自己了。” 她这话说得特别自然,没有半点矫情。那一刻我就在想,是啊,在这个追求极致“完美”的时代,这种对“本真”的坚持,何其珍贵。
她的微笑,几乎贯穿了整个旅程。无论我们提出多么琐碎的问题,她都会耐心解答,并报以微笑。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的、不带任何功利色彩的笑。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治愈系”笑容。团里一位大哥感慨:“这姑娘一笑,感觉天都晴了。现在哪还看得到这么干净的笑容?”
闲聊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聊到了一些生活观念。金导对我们中国的发展速度表示惊叹,尤其是电商、高铁和移动支付。但她的一些话,也让我们陷入了思考。
她说,她们也爱美,但更追求一种“内在的丰盈”。她们看重家庭,认为婚姻是一生一世的事情,选择伴侣时,更看重对方的人品、责任感和上进心,而不是单纯的物质条件。谈到未来,她希望能成为一名更优秀的导游,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国家。
当被团里小伙半开玩笑地问到对“跨国婚姻”的看法时,金导先是一愣,然后很认真地回答:“我们朝鲜姑娘,很爱自己的祖国。我们相信,真正的感情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共同奋斗基础上的,无论在哪里。” 她没有直接回答,但话语里透出的家国情怀和对感情的慎重,让我们肃然起敬。
她们对中国和中国人普遍抱有友好的态度。一方面,中朝传统友谊是基础;另一方面,通过我们这些游客,她们看到了一个发展、开放、友善的中国形象。她们会好奇地问我们中国的房价、年轻人的工作压力、孩子的教育问题,也会称赞中国的美食和文化博大精深。在这种交流中,你能感受到一种跨越国界的、朴素的好奇与善意。
离别:那滴眼泪的重量
旅程的最后一天,在平壤火车站送别时,气氛有些伤感。几天的相处,我们已经像朋友一样。金导挨个和我们握手道别,轮到我时,她用力地握了握,说:“谢谢你们,让我了解了更多外面的世界。欢迎下次再来。”
当火车缓缓启动,我们隔着车窗挥手,我清楚地看到,金导转过身,用手背轻轻擦拭了一下眼角。那一刻,我们车厢里嬉笑打闹的小伙子们都安静了下来。
那滴眼泪,我相信是真诚的。它不掺杂任何表演,是对几天来建立起的短暂却真挚情谊的不舍。在这个浮躁的世界里,这种纯粹的情感流露,直击人心。
回国后,每当想起这次旅行,脑海里最先浮现的,就是金导和那些平壤街头姑娘们的微笑。中国小伙那句“想娶朝鲜媳妇”的玩笑,背后或许不仅仅是对外貌的欣赏,更是对那种淳朴、真诚、对生活抱有坚定信念的精神状态的向往。在我们被房贷、车贷、内卷压得喘不过气,在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时候,那种简单、干净的美好人情,显得格外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