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饮食,除了“吃什么”,“怎么吃”也很重要。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饮食和健康衰老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几个有益长寿的吃饭习惯。
受访专家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 金晖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朱毅
健康老去,饮食是核心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医学》杂志发表过一项覆盖十多万人、跨度30年的研究,揭示了长期坚持健康饮食模式与健康老龄化的深层联系。
研究中将“健康老龄化”定义为:在70岁(或75岁)时无重大慢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且认知功能、身体机能和心理健康状态良好。
研究显示,遵循健康饮食的老年人,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几率高45%~86%,尤其是女性。而且,在中年时养成健康饮食习惯,30年后健康老龄化的几率更高。
研究人员表示,高质量饮食可降低心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延缓认知衰退,改善心理健康,是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核心因素。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金晖介绍,高质量饮食可提供充分、均衡且全面的必需营养,以满足人们维持身体机能的不同需求,从而实现系统性抗衰,提升生活质量。而且,健康饮食习惯应从小开始培养,未来才能有更好的“健康饮食依从性”。
4 爱吃清淡
高盐和高糖的摄入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保持饮食清淡,减少盐、糖的使用,尽量选择天然食材,避免过多的加工食品摄入,可有效降低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帮助身体维持更好的健康状态。
5 心情平和
胃肠也是情绪器官,如果吃饭时带着情绪,胃肠蠕动会变慢,消化液分泌也会减少。
吃饭前不管遇到什么烦心事,建议尝试深呼吸,调整好心情再吃。
最后
起点新闻祝您晚安
来源 | 新华社 生命时报
编辑 | 折玉洁 王昊宇(实习生)
审核 | 贾存真 安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