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夏天天气炎热,人体为了散热,阳气会像 “开着的窗户” 一样向外耗散;
而秋天降温后,阳气逐渐向内收敛,就像 “关上窗户存暖气”,这时候补阳气(比如吃温性食材、适度保暖),不容易被外界热气 “消耗掉”,反而能储存在身体里。
阳气足了,身体的代谢 “引擎” 才转得快 —— 比如基础代谢率提升后,哪怕不刻意运动,每天也能多消耗一些热量,为减肥打下基础。
但很多人错把 “补阳” 理解为吃羊肉、喝补药,在秋季更容易让秋燥加剧,结果上火长痘、口干舌燥。
其实秋天补阳讲究 “温而通”,重点在激活脾阳运化功能,而不是一味进补。就像疏通堵塞的烟囱,火苗才能烧得更旺。
今天,邀请中医减重专家范琳燕主任来跟大家分享一杯 “扶阳消脂水”。
组方:生姜(去皮切丝)、红枣(去核掰开)、山楂干、陈皮、肉桂粉
做法:所有材料放入养生壶,加500ml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煮10分钟即可
方解:
生姜 + 红枣:唤醒沉睡的脾阳,就像给炉灶添了把干柴,增强消化火力;
山楂 + 陈皮:化解肠道 “淤泥”,把堆积的痰湿垃圾扫出体外;
肉桂粉:引火归元,特别适合腰腹冰凉、夜尿频繁的肾阳虚人群。
(注意:阴虚火旺、舌红少苔者需调整剂量,建议用药前先咨询专业医生)
范琳燕主任表示,想要更好地补足阳气,告别顽固脂肪,还需要配合 “三把火” 养生法 :
晒背生阳:每天上午 9-11 点,背对阳光站立 15 分钟,让督脉吸收自然界阳气,比喝十杯姜茶都管用;
揉腹通阳:睡前顺时针揉腹 100 圈,能激活带脉这条 “人体腰带”,特别适合久坐形成的游泳圈;
踏步升阳:每天原地踏步甩手臂 5 分钟,看似简单却能快速提升全身阳气,办公室族可在工位随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