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北京安贞医院风湿免疫科 李涛涛
编辑 | 原野
阿姨被“非典型”心绞痛缠上,检查结果令人震惊
60岁的张阿姨最近遇上了一件烦心事——一向身体硬朗的她,近两个月却时常感到胸口隐隐作痛。这种疼痛与活动无关,休息后反而有所缓解,与她印象中的“典型心绞痛”完全不同。
在当地医院检查后,结果令人震惊:冠脉CTA显示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电图都提示她曾发生心肌梗死。更让人困惑的是,血常规检查发现她的血小板只有65×10⁹/L,约为正常值的三分之一。
“冠心病、心肌梗死、血小板减少”三者同时出现,令心内科医生也感到棘手—如此低的血小板水平实属罕见。尽管医生建议行冠脉造影进一步明确病情,但由于血小板过低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张阿姨决定暂缓操作,转至北京安贞医院寻求进一步诊治。
病情并不寻常,多学科会诊抓住“关键线索”
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医生接诊后敏锐地意识到:张阿姨的病情并不寻常,“这不像普通的冠心病,需警惕全身性疾病可能,不能排除血液问题。”随即请血液科医生会诊。
血液科医生发现张阿姨的血小板持续维持在75×10⁹/L的低水平,为查明病因,立即安排了必要检查。骨髓穿刺结果显示:巨核细胞(生产血小板的“工厂”)数量尚可,提示血小板减少并非生产不足,而是被“破坏”过多。随后,病毒、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等常见原因被逐一排除。
就在这时,关键线索出现了——磷脂抗体八项检查显示多项指标显著异常:anti-β2GPⅠ-IgM高达274.1AU/mL(正常<20),狼疮抗凝物筛查试验也呈阳性。这些异常指标结果如同迷雾中是灯塔,为诊断指明了方向。
风湿免疫科医生加入诊疗团队后指出:患者没有典型的皮疹、关节肿痛、口腔溃疡等症状,但多项抗体指标异常高度提示抗磷脂综合征。APS可独立存在,也可继发于其他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
什么是抗磷脂综合征?
抗磷脂综合征(APS)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疾病。机体产生攻击自身磷脂相关蛋白的抗体,这些抗体可能引发血管内血栓形成,导致多器官缺血或功能障碍。张阿姨的胸痛、心肌梗死是动脉血栓的表现,而血小板持续减少则是免疫系统攻击血小板所致,两者同时出现需高度警惕APS。
明确诊断后,张阿姨在风湿免疫科指导下接受了抗凝联合免疫抑制治疗,血小板逐渐回升至安全水平,胸痛症状也未再发作,症状稳定后已顺利出院,准备后续治疗。
张阿姨的就诊历程体现了APS诊疗的复杂性,其迅速确诊离不开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的高效协作:
为什么APS容易误诊?
张阿姨正是APS容易被误诊的典型例证:
温馨提醒
如果您或家人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APS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