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一过,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很多人以为心脑血管问题只在冬天爆发,其实入秋这半个月,才是“高危窗口期”——血压忽高忽低、早上起床头晕、爬楼梯气短,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血管可能要“堵车”了!
为啥秋天血管容易出问题?说穿了就两点:
一是低温“冻住”血管。秋天早晚温差能差10多度,冷空气一刺激,血管会像被冻住的水管一样收缩。血压跟着飙升,血管壁上的斑块就容易被“冲下来”,堵在心脏或大脑里,麻烦就大了。
二是秋燥“熬干”血液。秋天空气干,身体水分丢得快,血液会变稠,像掺了沙子的粥一样,流得越来越慢。血管里的“垃圾”排不出去,慢慢就堆成了“小疙瘩”,时间长了就是血栓。
更要注意的是,血管出问题前,身体早给过信号,就看你有没有留意:
早上醒来头沉、发晕,要缓好一会儿才能起身;
蹲下再站起来时,眼前发黑,甚至有点站不稳;
晚上睡觉手脚冰凉,捂半天都暖不热;
偶尔会突然心慌,胸口像压了块石头,喘不上气。
要是中了2个以上,别不当回事,这是血管在“求救”!
很多人觉得,护血管就得靠吃药、打针,其实身边的天然食材,就是最好的“血管清道夫”。不用复杂操作,每天吃一点,血管慢慢就通了。
第一个:山楂泡水,化血栓超给力
山楂这东西,别看普通,却是护血管的“宝贝”。中医里说它能“活血化瘀”,平时用干山楂泡开水,加两颗红枣调味,每天喝两杯,能帮着分解血管里的油脂,让血液流得更顺畅。但要注意,空腹别多喝,胃酸多的人少放山楂。
第二个:每天吃把坚果,养血管不费力
像核桃、杏仁这些坚果,里面有个好东西叫“不饱和脂肪酸”,能帮着软化血管。每天抓一小把,当零食吃,别油炸、别盐焗,原味的最好。记住别多吃,一天10颗左右就够了,吃多了容易长胖。
第三个:饭后走一走,血管不“生锈”
秋天天气不冷不热,最适合散步。吃完饭别马上坐下,出去慢走20分钟,能促进血液循环,帮着血管“动起来”。走的时候别太快,也别穿太紧的衣服,让身体舒服最重要。
最后提醒大家,护血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秋天别熬夜、别贪凉,少吃油腻的、咸的,每天把这3个方法坚持住,血管通畅了,整个人都有精神,冬天也不怕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