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
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
2025年9月28日,我们迎来了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深切呼唤。狂犬病是一种古老而凶险的疾病,也是100%可预防的。要实现消除狂犬病的目标,需要我们社会每一个成员的知晓、参与和行动。
01
疫情警报:不容轻视的致命威胁
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31号,我国1-8月狂犬病发病人数为147人,较2024年同期增加82人,增长率达79.27%。这一数据背后,是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更提醒我们:狂犬病防控,刻不容缓!狗是狂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全球 99% 的人类病例由狗引起,我国这一比例约 95%;猫是第二大传染源,占我国病例的 5%;狐狸、狼、獾等野生食肉动物则是欧美地区的主要传染源。9 月 28 日第 19 个世界狂犬病日提醒我们:这种病死率近乎 100% 的传染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下面先看看发病具体人数:
从月度数据能清晰发现,2025 年狂犬病发病态势远超 2024 年同期。2024 年1-8月,月发病数最高为 18 人,而 2025 年 8 月单月发病数就达到 32 人,前期发病基数高、增长幅度大,成为显著特点。
下面再看死亡人数的对比:
2025年1-8月狂犬病死亡人数132人,较2024年同期增加67人,增长率达97.01%。同时,2024年全年狂犬病死亡人数133人。
02
病毒真相:那些必须知道的事实
1、传染源广泛:犬是我国最主要传染源(占 90% 以上),猫、蝙蝠、狐狸等哺乳动物均可能携带病毒。看似健康的动物可能处于潜伏期,暗藏风险。
2、传播途径多样:不仅通过咬伤传播,抓伤、破损皮肤接触带毒唾液(如被舔舐伤口)、黏膜污染均可能致病。
3、发作不可逆: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会出现恐水、畏光、狂躁等症状,一旦发病无药可救,但暴露后规范处置可100% 预防发病。
03
急救黄金法则:暴露后 “三步必做”
被动物咬、抓后,每分每秒都关乎生命,牢记“冲洗 - 消毒 - 就医”三步曲:
1、 立即冲洗: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最关键一步);
2、 彻底消毒:用碘伏或 75% 酒精消毒伤口,出血较多者可予包扎;
3、 及时就医:24 小时内前往犬伤处置门诊,根据暴露等级处理:
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暴露分为不同级别,处置方式也不同,尤其要注意特殊情况:
• 发生在头、面、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等部位的咬伤,或存在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时,Ⅱ级暴露需按Ⅲ级暴露处置;
• 若为Ⅱ级暴露且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同样按Ⅲ级暴露处置。
03
共同防线:每个人都是守护者
防控狂犬病需 “政府 - 社会 - 个人” 协同发力:
· 养犬人责任:依法登记犬只,每年接种兽用疫苗,遛狗必拴绳、戴嘴套,不遗弃宠物;
· 公众行动:远离流浪动物与陌生宠物,教育儿童避让动物,发现异常犬只及时报告属地疾控部门;(公共卫生热线:12320)
· 部门联动:农业农村部门管控犬只免疫,卫生部门优化处置门诊,公安部门整治流浪犬。
向“零狂犬病”迈进
2030年是全球消除犬传人狂犬病的目标,需要你我的举手之劳:给爱宠一针疫苗,为伤口一次冲洗,对流浪动物一次避让。防控狂犬病,没有旁观者,唯有共筑防线,才能守护生命安全!
被动物抓伤、咬伤?别慌!
北京老年医院狂犬病疫苗接种门诊,18年专业处置经验为你支招。从2006年到今时,北京老年医院狂犬病疫苗接种门诊的灯光,始终为每一次动物致伤的紧急时刻亮着。最初4名外科大夫轮流值守,到如今3名固定出诊大夫加1名外科大夫轮班的专业团队,变的是更稳定的值守力量,不变的是对生命的严谨守护。
我们懂伤口处理的重要性,更懂你对恢复的期待——不仅能为动物致伤伤口做彻底清创,还可采用美容线精细处理,让愈合更美观;更会严格依据暴露等级,精准给予狂犬病人用疫苗、狂犬病人用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用免疫球蛋白等规范治疗,从清创到防护,给你全流程的安心保障。
北京老年医院狂犬病疫苗接种门位于北京老年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急诊外科诊室,全天24小时接诊首次接种疫苗患者,其他针次接种时间是早8点-晚8点。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供稿 / 急诊急救中心 梁智林 夏东
编辑 / 宣传中心
精彩合集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