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界促成慢性病管理“天津模式”
创始人
2025-10-01 07:39:52
0

“夜间气温将明显下降,诱发脑卒中的气象风险较高,建议脑卒中高危人群注意休息,低盐低糖饮食,减少高胆固醇食物摄入,增加高纤维食物和饮水摄入量……”天气剧烈变化前,天津市民何女士总能收到类似的短信。其中的健康防护建议正改变着她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她的慢性病进展。

2021年2月,天津市科技局批准天津市气象局、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等单位共同建立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基于医学、气象、环境等多学科交叉研究,向公众发布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信息。2023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委与市气象局建立气象和健康数据共享机制,并通过京津冀三地医院联动、帮扶偏远地区、国际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持续助力气候敏感疾病防治关口前移。自2021年11月5日风险预警信息首次发布以来,天津市约节省脑卒中住院费用、减轻社会经济负担5.27亿元。

这一创新模式,历经了长时间的酝酿和沉淀。近日,记者到天津市走访,探寻该市如何通过多学科交叉开辟出一条慢性病管理新路。

“小交叉”引出的意外收获

时间回溯至2004年。当时,天津市脑卒中发病率位居全国前列。鉴于脑卒中是我国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天津市政府相关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专家在研讨中指出,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急需谋划高血压防治事宜。

时任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的心血管内科王林主任医师与其团队分析认为,防治高血压这种常见慢性病,关键在于提升基层医生的诊治水平。于是,他们开启了一次学科“小交叉”。

2007年,王林与当时担任该院神经内科主任的李新主任医师(现为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组队,深入天津市河西区多个社区,开展高血压处方调查分析与防治科普。没有合适的“教具”,他们便自制简易的科普宣传图册,向基层医生讲明此行的来意。

在进行处方分析时,团队意外发现:高血压处方量有季节差异。基层医生也反映,部分患者血压随季节变化——天暖时血压降低,天冷时血压升高。

这仅是局部现象吗?为探明究竟,王林团队对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及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2年的高血压处方进行了统计分析。

历时1年,阅遍34万余份高血压处方,团队发现一条重要线索:各月份处方量分布情况与天津市各月份气温曲线呈相关性,且3月和11月为两个处方开具高峰期。这提示,血压变化与气温波动有关,气象因素是脑卒中不容忽视的危险因素。

与此同时,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单位,自2013年启动脑卒中高危人群社区筛查与防治项目。“我们计划借此建立筛查队列,深入探究血压随气温变化的规律。”王林说。

长时间“磨”出的精诚合作

后来,王林与李新一方面牵头建立筛查队列,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气象部门的数据支持。

然而,在与气象部门工作人员的首次交流中,对方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有不同见解,对跨学科合作也持怀疑态度。“气象学界尊崇的竺可桢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系统提出了气候环境对人类生理与疾病的影响,对方怎会不看重跨学科合作?”王林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想想,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大家对慢性病管理的认知程度不高,对‘预防为主’的长远意义缺乏深刻理解。”李新说。

几次登门收效甚微,王林转而寻求新的突破口。他提出给气象部门开办几场高血压防治专题讲座,讲解医学与气象学之间的关联。

“同样是控制血压,老人夏天吃一片药血压平稳,冬天吃两片药才平稳,这正是气象因素在发挥作用啊,如果找出规律,提前优化用药方案,能减少多少次就医,降低多少医疗支出啊……”王林讲解道。王林的讲座终于让气象部门工作人员意识到:这的确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值得一试!2018年,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与天津市气象科学研究所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王林和李新如愿拥有获得相关数据的权限。

其间,为了促成每一步进展,王林和李新在科研之外付出了无数心力——他们记不清多少次拜访市气象局,只记得连门卫都已相熟。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与历任局长都结下了深厚友谊。

持续奔走成就全国“首个”

随着气象数据的开放共享,天津市多中心研究得以加速推进。此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承担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中国脑卒中高危人群干预适宜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气象因素对全国多中心急性脑卒中发病及预后的影响研究”,研究范围从天津市逐步拓展至全国。

“10余年来,我们所开展的系列研究持续探讨气象因素对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预后的影响,发现气温变化与脑卒中发病有关,特别是出现寒潮和热浪时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会增加。”李新举例说,比如,团队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12家三级医院因脑卒中入院的病例资料发现,日平均气温与脑卒中入院有相关性。当日平均气温低于28摄氏度时,随着气温降低,脑卒中入院风险增加;当日平均气温在0~20摄氏度时,脑卒中入院风险基本稳定;当日平均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脑卒中入院风险急剧增加;当日平均气温高于28摄氏度时,随着气温升高,脑卒中入院风险呈增加趋势。

再如,团队梳理全国28家分中心15341例脑卒中住院病例资料发现,北方地区日平均气温与患者入院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平均动脉压均呈负相关,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值)与收缩压和脉压呈正相关;春季和冬季发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转归不良风险较夏季明显升高。

随着研究深入,王林和李新思考如何将科研进展转化为临床干预成果。他们的持续奔走与呼吁,终于使团队的阶段性成果引起天津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支持。

2021年2月,天津市科技局批准成立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由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与天津市气象局共同担任主任单位,李新与天津市气象局韩素芹研究员担任中心主任。

“这是天津市首个交叉创新中心,相当于天津市重点实验室,也是全国该领域首个交叉创新中心。”李新说,自此相关研究从自发合作转变为政府主导,科研资源的聚合效率显著提升。

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成立后,应用“天河一号”“天河二号”等超级计算机系统,深度分析了2017年至2019年全市70家医院脑卒中病例资料和同期气象数据,构建了脑卒中气象风险预报模型。依托此模型,该中心于2021年11月5日首次发布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于2024年2月19日发布天津市地方标准《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等级划分规范》。

截至目前,天津市健康气象交叉创新中心累计发布寒潮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18次、夏季高温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7次,并逐步构建“全渠道、广覆盖、精准化”预警发布网络,受众达1.75亿人次。

推动脑卒中防治关口前移

为实现脑卒中风险预警精准触达高危人群,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支持下,“政府主导—医院诊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管理—老年人自我管理”的脑卒中综合防治体系得以建立。该体系推动防治关口前移,促进传统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大健康模式转变,推广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与老年共病综合管理。

天津市河西区50828名社区老年居民和2496名脑卒中患者率先获益。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医联体单位河西区陈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韩雪收到脑卒中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后,会将信息第一时间转发至患者群,给群内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一个“强提醒”。

何女士就是韩雪负责的一名患者。根据风险预警信息,韩雪提前优化用药方案,并结合健康防护建议,指导何女士科学安排运动、调整饮食,确保血压平稳,最大限度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风险预警信息就像一条纽带,将家庭医生与居民联系得更紧密,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真正发挥‘健康守门人’的作用。”韩雪说。

基于脑卒中综合防治体系取得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综合防治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应用”技术成果,荣获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目前,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和推动下,预警范围已拓展至雾霾或风沙天气呼吸道疾病预防、雨雪天气跌倒预防等领域,构建起“气象—健康—社区—家庭”联动机制,通过家庭医生微信群、健康天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实现气象健康信息精准触达居民。

今年1月,李新率队赴新加坡参加亚太地区全球创新黑客松活动(气候变化与科技创新论坛),向亚太地区15个国家推广研究成果,“天津模式”被更多同行知晓。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张小曳评价该项目挖掘了气象服务在公共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为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公众健康服务不断赋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经病学专家吉训明表示,该项目是当代科学应对全球健康挑战的典范,做到了真正利于民生、造福大众。

文:健康报记者 赵星月 特约记者 李英 陈婷 许琳 李哲 通讯员 宋晓琳

编辑:马杨

校对:李诗尧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贵州儿童心理医生去哪里看:如果...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比例持续上升,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约有24.6%的青少年患有抑郁症,...
打开脑洞:益生菌可人工设计,益... 该篇日报由R·base创作生成,人工审核校对。 设计工程化多糖,精准调控肠道菌群与免疫(综述) Tr...
金秋十月! 仪征陈集将有一场专... 金秋十月寻秋趣,露营房车在陈集。10月11日至10月13日,陈集再添文旅新彩,2025第二届扬州房车...
【汤医新闻】八段锦,一招一式总... 运动功八段锦·暖心康复 康复不仅关乎数据和训练计划,更是一段需要注入温暖、信心与陪伴的旅程。为此,心...
黔山秀水迎客来 贵州文旅消费季... 9月30日在贵阳市青云市集,“康养栖居·诗画金秋”贵州文旅促消费活动启动仪式盛大举行。此次活动由贵州...
《心中有爱—感悟人生》塑艾康·... 9月20—25日,由塑艾康榕忆美公司组织市场领导人的游学,在青海拉开序幕,并且完美收官。 9月20日...
线上线下客群:从提问方式,看旅... “十一想出门,有啥好线路推荐?”“我要编号 123456 的产品,什么时候发团?”—— 两句看似普通...
中秋遇国庆,我要去保定!游直隶... 保定晚报讯(记者刘芳 实习生钮涵烨)中秋遇国庆,古城焕新颜。10月1日至8日,保定古城保护建设开发有...
广西桂林:花团锦簇迎国庆中秋佳... 为迎接国庆中秋长假,广西桂林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局属各绿化管护单位、公园景区、城区政府、有关物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