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6女篮亚洲杯失利背后:混乱轮换成最大败笔
在刚刚结束的U16女篮亚洲杯上,中国女篮以3胜3负的战绩最终排名第四,遗憾与奖牌擦肩而过。纵观整个赛事,主教练李建新的轮换策略成为外界质疑的焦点——不仅让球迷摸不着头脑,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战术失误。
高开低走的轮换表现
首战对阵最终获得银牌的新西兰队时,李指导的排兵布阵可圈可点。他派出汤雅童、孙涵昀、李沅珊、袁艺芯和孙璇组成首发阵容,随后灵活调整为五外线战术。替补席上的刘瑞、李安妮和孟家艺也都有亮眼发挥,最终帮助球队以83-74力克强敌。当时李指导的临场调度还获得不少赞誉,但没想到这竟成为他整个赛事中最高光的执教表现。
体能管理出现严重失误
次战日本队时,李指导延续了相同的轮换思路。但问题在于,由于首战与新西兰拼到最后一刻,队员体能已经严重透支。按理说应该给更多替补球员机会,但李指导却反其道而行——不仅弃用了李玉乾和朱思雨等潜力新秀,甚至让主力球员李沅珊打满全场。这种过度使用主力的做法直接导致球队在关键时刻体力不支。
被雪藏的奇兵证明实力
令人费解的是,在对阵叙利亚的收官战中,此前被雪藏的李玉乾8投5中砍下10分9篮板的准两双数据,朱思雨更是从替补席杀出,贡献12分4篮板1助攻1抢断的全面表现。进入淘汰赛阶段,当中国队首节落后菲律宾时,正是朱思雨和刘瑞联手砍下16分,帮助球队扭转战局并最终轻松取胜。
最佳阵容浮出水面却遭弃用
通过这几场比赛,球迷们已经看清了球队的最佳轮换配置:汤雅童、孙涵昀、李沅珊、李安妮、刘瑞、朱思雨、孙璇和孟家艺这八人组应该是最合理的阵容搭配。半决赛对阵澳大利亚时,李指导也确实采用了这一配置,虽然因实力差距最终落败,但至少战术思路是清晰的。
季军战上演迷之轮换
然而在关键的季军争夺战中,李指导却突然变阵:用孙涵昀顶替汤雅童打五号位,将刘瑞提到四号位,启用卓诗怡担任二号位。这套临时拼凑的阵容效果极差——刘瑞明显不适应新位置,卓诗怡在4分钟内毫无建树。更令人困惑的是,在轮换阶段李指导又突然重用朱思雨,将此前表现出色的李安妮降为第四替补。比赛末节,眼看五外战术失效,他又匆忙换上汤雅童救场,这种前后矛盾的调整完全打乱了球队节奏。
长期集训为何仍无固定阵容?
需要指出的是,这支U16女篮从今年一月就开始集中训练。按理说,经过半年磨合,主教练应该对每位球员的特点了如指掌,并确立稳定的轮换体系。但六场比赛下来,李指导三次更换首发阵容,四次打乱既定轮换策略。特别是在关键的季军争夺战中,他的用人简直杂乱无章。这种缺乏连贯性的执教方式,正是中国队未能交出满意答卷的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