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显示,栖霞山全国第3刚刚,高德扫街榜国庆播报南京的栖霞山风景名胜区冲进全国前三
大家都知道,这次高德地图发力,重点是突出10亿人用脚投票的“真实榜单”属性。
10月1日0时至10时,高德地图实时景区热力榜显示,南京栖霞山风景名胜区以单日游客接待量跃居全国最繁忙景区第3位。
这个数据,不仅刷新了栖霞山国庆首日的历史纪录,更折射出南京作为全国文旅顶流城市的强劲吸引力。
其实也有很多人好奇, 怎么这次栖霞山的游客这么多?甚至超过了北京、西安、杭州、上海等热门城市的热门景点?
南京资深媒体人 阳光表示:“这次栖霞山的数据有点出乎意料,但又似乎在情理之中,一方面南京的整体游客数创新高,而现在时点在秋季,栖霞山作为“秋栖霞”的第一IP,对于全国游客而言有地标吸引力,此外,栖霞区本身很'有戏',而且擅用新媒体策划与宣传推广,很有亮点。”
02
栖霞山有什么“流量密码”?
社交媒体上,栖霞山的确非常火,不仅景区根据这次国庆推出系列活动,而且网友脑洞大开,各式各样新奇的打卡体验层出不穷。
作为本次高德榜单的“黑马”,栖霞山景区在国庆第一天的亮眼表现还是源于其自身“给力”。
栖霞山,海拔仅286米,但贵在“灵”。
自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登临设立江乘县起,便开启了"名人打卡栖霞"的历史——东吴孙权在此设屯田都尉,南朝明僧绍建“栖霞精舍”开创佛教文化IP,梁武帝植六朝松、五次舍身寺院,却总偏爱往栖霞山跑。
隋文帝杨坚下令83州建塔供奉舍利,栖霞寺被列为榜首,率先建成了极具价值的舍利塔。
唐高宗李治为栖霞寺赐下 “明征君碑”,碑身为化石,并亲自提写“棲霞”二字。
此外,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南唐中宗李璟都与栖霞山有过渊源。
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后,下令修缮栖霞寺并御赐“栖霞寺” 匾额。
乾隆皇帝更是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山行宫,出来度假顺便题诗120余首、匾额44 幅,一顿猛夸,直接封栖霞山为 “第一金陵明秀山”。
如今,千佛崖石窟(484年开凿)、舍利塔(601年建)、明征君碑(676年立)构成的“栖霞三宝”,至今仍是游客探寻历史的核心吸引物。
当然,这些都是栖霞山的独特历史沉淀与硬核实力,而在当代运营中,景区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为可体验的旅游产品,推动景区从传统“观赏型”向“参与式文化空间”转型。
2024年栖霞山推出《古卷迷踪》实景解密剧本游,“一主线、两隐藏、四支线”设计,可谓金陵城中风云起、栖霞山下奇事多,这种创新获得大家热烈欢迎。
而今年,栖霞山更是推出了万众期待的全新沉浸式剧本游《官街风云》,这在年轻人中引起沸腾,有网友评价“更过瘾、更快乐”。
而且,栖霞的神奇,还在于——确实有点“神奇”,这是来自其“地质活化石”的独特身份。
1959年,全国地层对比标准"栖霞组"即以该山命名,这里完整保存着2.9亿年前二叠纪海相地层。
而且,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1882年发现的“栖霞灰岩”,含丰富海百合茎、珊瑚化石,其中唐代明征君碑碑体表面的“梅花纹”,正是2.8亿年前海洋生物的遗迹。
栖霞真是个“地质与人文双buff” 的神奇存在。
叠浪岩层层叠叠的岩层如凝固的海浪,天开岩的喀斯特断层地貌,均成为全国游客争相打卡的“亿年网红点”。
明代王世贞曾以“海波万沸”形容叠浪岩的壮阔,而今游客在此拍摄的“地质大片”已成为社交平台热门内容。
当然,这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在栖霞山的景点中处处可见。
03
从“季节限定”到“全年流量”
过去南京人总说“秋栖霞”,其实,如今的栖霞山早已经从“季节限定”到“全年流量”。
耐人寻味的是,栖霞山传统红叶观赏期通常始于11月初,但今年国庆假期的客流却已经非常大。
这种“未红先火”的现象,揭示出景区运营策略的成功升级:
通过赶吉庙会、非遗市集、潮流美食、青年音乐节、养生茶会、撞钟祈福等文化IP活动,打破“红叶独大”的季节依赖;
借助地铁2号线、4号线的便捷接驳,将栖霞山纳入“钟山-玄武湖-栖霞”的黄金旅游线。
现在问,栖霞山凭啥 “封神”?
所以啊,栖霞山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创新运营,这些是“因”,而“火”就成为结果。
04
南京已是全国顶流的“长红城市”
从更大的层面来理解,栖霞山的人气爆发,高居全国第3,这也与南京成为全国顶流的“长红城市”息息相关。
据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监测平台显示,国庆中秋长假第一天(10月1日) : 全市景区景点、文博场馆、乡村旅游、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监测点接待游客量232.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较去年同期上升9.8%。
因此,南京从”网红“到”长红“,为栖霞山的异军突起提供了丰沃的市场土壤。
2025年,栖霞山的中秋国庆热度,既是2200年历史文脉的当代觉醒,也是南京“主客共享”文旅理念的生动实践。
事实上,这座兼具“软实力”与“硬科技”的文化名山,正以全国前三的流量数据,书写南京文旅发展的新范式。
正如一位南京人所言:“我经常向外地朋友推荐栖霞山,这是南京的城市地标,我很骄傲!”
内容来源:南京栖霞发布;阿里巴巴;南京新视界
编辑:朱皓
校对: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