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海找答案 | 山区文化旅游如何破圈突围?“湖北新闻”全景棸焦保康……
创始人
2025-10-05 18:47:25
0

眼下,湖北正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文化影响力。县域文旅如何为“建成文化强省、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贡献力量?

这个国庆长假,湖北广播电视台推出系列报道《去山海找答案》,多路记者走进位于荆山深处的襄阳市保康县,探寻这座山区县如何依山借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发展之路。

01

初秋的保康县九路寨,绿意盎然,云雾缭绕。在这片全山区县的土地上,遍布着百余处奇绝景观,也深藏着一部关于寻找“出路”的奋斗故事。

穿行山间,六层叠水瀑布轰鸣而下,百米高的黄龙洞巍然耸立。湖北省地质局专家赵刚指出,此处岩层已有五亿多年历史,独特的地质条件与茂密植被共同涵养水源,形成了日涌数万方的稳定流量。

然而,绝美的风光需要被看见。今年四月,湖北省提出建设20家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为保康带来了对标“世界级”的机遇与挑战。当地政府迅速行动,引资20亿元,并集结近20个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全力推进九路寨景区的提档升级。

“服务必须前置。”专班工作人员陈真介绍,他们早已踏遍景区内的三条河流,深入摸底。像锣鼓寨泉这样每日三次、泉响如锣的独特景观,正被精心串联,成为“小而美”的自然卖点。

将天赋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离不开人的奋斗。在通往景区的悬崖上,一条“之”字形小路见证了艰辛的开路历程。白竹村党支部书记吴启芝回忆,近乎垂直的坡度下,工人们依靠锤凿,硬是在绝壁上敲出了这条两公里长的希望之路。

路通则人通,人通则业兴。村民在政策扶持下纷纷开办农家乐。返乡大学生杨银凤的“老杨土菜馆”已升级为意境悠然的“云上竹里”民宿。目前,白竹村已发展起13户农家乐和4户民宿。景区更是顺势而为,仅用两月便建起12栋悬崖木屋,让游客能枕云海而眠,看日升月落。道路的全面升级,更打通了连接宜昌、恩施、重庆的旅游通道,年游客量稳步增长超十万人。

保康的文旅之路越走越宽,正从“卖风景”迈向“卖生活”。今年前八个月,全县接待游客超63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45亿元,增幅均超15%。为持续发力,保康近期设立千万元专项资金,从市场主体培育、品牌打造等多方面,全力支持文旅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坚定行走在融合破圈的“大路”上。

02

《山海经》中的奇闻异事,是古人的瑰丽想象,还是尘封的历史?在湖北保康,或许能找到答案。这片土地与《山海经·中山经》所载的“荆山”“沮水”血脉相连,更是灿烂楚文化的发祥地。

典籍中的记载在这里落地生根。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襄阳市保康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宋进潮指出。《左传》上记载:“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史记》也是同样记载,楚人当时来到这个地方,自然环境非常恶劣,政治上遭遇西周打压,楚国开国君主熊绎带领楚人开荒种地、丰衣足食,慢慢强大起来。

神话与史书在此刻交融,而这片土地还为我们保存着一件珍贵的信物——楚玉,让厚重的历史变得可触可感。相传保康的五道峡就是“卞和献玉”典故中玉石的发现地。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理事、保康县荆山玉文化研发中心理事长章茨伍说,“探玉洞、卞和寻玉、探玉,包括和氏璧的故事就是从这个洞里产生的。”

穿越历史烟云,古老的“沮水呜音”仍在山间回响。这被誉为古代音乐“活化石”的楚地巫音,主要用于祭祀先祖,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王述银告诉记者,“听父亲讲,发源的时候有120首。传到我父亲只有七十几首,到我们这就只有四十几首,争取下一代永远流传下去、传承下去。”

从神话秘境到楚源起点,从卞和之玉到呜音回响,保康以其深沉的文化底蕴,为我们揭示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在这片山海之间,我们找到的不仅是历史的答案,更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

03

当山水化作探险的天地,湖北保康的深山里,藏着植物界的传奇——小勾儿茶。这种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珍稀物种,全球野生不足200株。

2003年,在保康县五道峡自然保护区海拔1200米的麻坑桂树冲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里,27株小勾儿茶被惊奇发现。自此,五道峡自然保护区成为小勾儿茶的最大居群所在地。保康县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到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特殊,地质历史悠久,地形复杂,加之麻坑桂树冲区域交通不便,人烟稀少, 满足了小勾儿茶生存繁衍的条件。

为追寻小勾儿茶的踪迹,我们开启了一场深山探秘之旅。

“灵物总在人迹罕至处。”户外达人康先生说。他分享了自己在攀岩时偶遇野生金钗的经历,“保康的山不藏私,只要你愿意探索,它就会给你惊喜。”

继续向高处进发,昔日寂静的崖壁,如今已成为户外爱好者的乐园,有水流经的峡谷,则被开发为充满挑战的溪降路线。康先生带领我们转向森林更茂密、土壤更肥沃的区域。深入其中,仿佛步入一座天然植物博物馆,芽爬藤等数百种植物在此共生。

经过半天的搜寻,我们仍未遇见小勾儿茶——这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山中灵物。

然而,保康的山野从不让人空手而归。跟随康先生,我们踏入刚被细雨洗过的蜡梅谷。这里竟藏着全世界最大的野生蜡梅群落。“待到寒冬,漫山蜡梅金黄,香气远飘数里。”当地人将风干的蜡梅制成“蜡梅三清茶”,冲泡之间,山野的清雅芬芳沁人心脾。

保康人不仅精心保护这片原始蜡梅林,更让自然的馈赠“活”起来——蜡梅被萃取制成香皂、精油等产品,将山野灵气融入日常。

从崖壁攀岩到溪流降速,从一杯清茶到一缕馨香,保康人正以独特的方式守护自然,并创造着属于这片山水的新价值。这漫山遍野的新奇体验,正是大自然回馈给探索者最珍贵的“灵物”。

记者手记

走进保康,既是一次山海之间的探秘,也是一场关于县域文旅发展突围的追根寻底。这座荆山深处的县城,以“绝壁凿路”的魄力将险峻山河转化为发展通途,用“楚源寻脉”的自觉唤醒沉睡千年的文化基因,更以“山野藏灵”的智慧在生态保护与价值创造间找到平衡。从地质奇观的匠心打造,到楚文化源流的当代解码,再到珍稀物种与生态经济的相融共生——保康的实践告诉我们:县域文旅的真正力量,源于对自身禀赋的深刻认知与创造性转化。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向山海找答案”,更是一场在文化自信、生态智慧与发展勇气之间的奋勇跋涉。当每一处悬崖都成为风景,每一段传说都焕发生机,每一株珍稀植物都得到守护,县域便真正成为省级战略落地最坚实的底座,以及我们追寻美好生活最生动的答案。

来源:长江云

编校:相琴

责编:尚娟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两天接待游客逾千人,扬州市政府...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网红餐厅”扬州市政府食堂再次向外地游客敞开大门,引得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前来打卡。...
临沂,被游客占领了 在临沂客户端讯这个十一假期,群众出游热情高涨,临沂多个景区上演人从众,促消费火力全开。 市融媒体中心...
江西南昌:豫章书院焕新迎客 假... 10月5日,游客经过水上游览步道“书院桥”走进南昌文旅新地标——豫章书院参观。坐落于南昌市象湖湖心岛...
这个假期,太行药王谷成“治愈系... 连日的秋雨,并未浇灭游客前往太行药王谷景区的热情。这个国庆假期,坐落于太行山东麓、占地万余亩的景区,...
杭州假日经济活力足,今日迎客超...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可人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国庆中秋双节同庆的欢乐氛围在杭州持续升温。假期进入第...
电影小镇十一假期推出“奇遇国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聂冬晗 10月4日,游客在郑州建业电影小镇内游览。 国庆期间,电影小...
国庆遛娃新去处!来通识森林化身... 通识森林 国庆假期期间 位于叙州区南广镇七星山上的 通识森林 推出 “秋日拾趣·手作雅集”主题系列活...
淅川:国庆“看海”热 丹江美景... “十一”黄金周正值丹江口水库最佳观水期,“中原看海”的独特魅力,吸引了各地游客慕名而至。 丹江口水...
火爆“双节”!蔡甸玉贤街道文旅... 国庆中秋假期至第五天,蔡甸区玉贤街道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汉赛跑跑花园凭多元业态迎客流高峰,新晋的龙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