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沁水县公安局嘉峰派出所紧扣小镇文旅活动布局与客流集中特点,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协同高效”为核心导向,针对性制定国庆安保专项方案,创新构建“文旅+警务”融合工作模式,统筹调配警力与景区安保力量,整合“人防+物防+技防”资源,围绕活动核心区域、人流密集点位及游客动线提前布防、精准施策,全力为小镇系列文旅活动平稳开展筑牢安全屏障,确保游客在享受文旅体验的同时,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与便捷度。
前置筹备“打前站”
以“防患于未然”为导向构建“预案+排查+测算”三维体系:制定“派出所总体方案+景区专项预案”,明确15名警力与50名景区安保的“警企联动”分工,针对拥挤踩踏等6类高频场景制定专项应对方案,9月28日组织培训演练确保衔接顺畅;联合景区、消防开展“全区域覆盖式”排查,重点检查卡丁车设施、灵泉湖护栏等安全状况,整治出入口疏导盲区等秩序隐患;科学核定五大核心区域最大承载量,设定“80%(黄)、90%(橙)、95%(红)”三级预警阈值,为客流管控筑牢前期基础。
多维巡防“全覆盖”
立足景区人流特点,融合“潮汐巡防”与立体防控实现“全域控面、重点守点、盲区补位”:推行“步巡+视频巡+定点守+无人机巡”四维模式,5人流动巡逻队重点巡查花海窄道等风险部位,专人值守监控室联动处置异常,在花海、灵泉湖、南门小吃街设固定执勤点,每日用无人机覆盖步巡盲区;严格落实“见警察、见警灯、见装备”要求,民辅警统一着装携装备到岗,开展“地面+空中”不间断巡逻,高峰时段加密巡次;依托“监控+巡逻+无人机”三维监测,按预警阈值启动分级响应,黄色预警提示错峰、橙色预警“出一进一”限流、红色预警暂停售检票,保障景区秩序平稳。
科技赋能“当中枢”
以数字化构建智慧安保体系:依托监控与无人机实时画面,及时调度处置游客翻越围栏、违规穿行等安全风险行为,双重锁定并快速介入打架斗殴等秩序干扰行为;建立“就近报警-执勤点响应”机制,游客可通过景区内3处一键报警柱、执勤民辅警或景区工作人员求助,对应警力3分钟内抵达,为警力与无人机操作员配备专用通讯设备确保“地空畅通、过程可溯”;借助停车场智能系统提示车位,高峰时派警力助交警疏导,无人机监测景区道路拥堵情况提供辅助,提升游客求助处置效率。
树理文化“搭桥梁”
以赵树理文化推动矛盾化解与便民服务:升级“树理调解工作法”,联动商户、网格员“每日三查”排查消费与设施隐患,发放“诚信经营提示卡”,通过“赵树理警务室”走访提前化解9处潜在矛盾,在调解室、派出所展馆设“茶桌说理”区,开“大树下防范课”,用报警柱广播循环播放反诈顺口溜;构建便民服务矩阵,在景区入口及核心区设3个“便民服务点”提供12项服务,贴安全标语、广播播报安全须知与客流提示(无人机机载广播辅助),借商户微信群、志愿者普及常识,形成“公安主导、多方参与”的温暖服务格局。
应急处置“冲在前”
构建高效应急与严明纪律保障体系:建立“1(现场警力)+N(应急组、医疗组、消防组等)”多部门联动机制,突发情况时现场警力1分钟内控局、无人机回传画面,4人应急组5分钟内支援,领导小组联动消防、医疗处置,每日闭园后复盘优化措施;推行“涉旅警情处置不过夜、优先办”,柔性调处游客纠纷并反馈景区,优先侦办侵害游客财产案件,建台账分析高频警情;要求全员遵守“四定”原则、杜绝“站桩”执勤,无人机操作员守空域规定,严格信息上报(重大问题立即报),违者严肃追责,以纪律守住安全底线。
嘉峰派出所将持续深化“文旅+警务”融合模式,优化承载力测算、升级“地空协同”巡防、拓展树理文化调解场景,用更精准防控、更智慧手段、更暖心服务,让平安成为树理小镇文旅发展的坚实底色,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落地生根。
来源:晋城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