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来临,很多人都想趁着这个机会出门游玩,但甲亢、甲减患者因为身体状况特殊,出行需要多花些心思。这份专为甲状腺疾病患者准备的国庆出行攻略,从出行前准备到行程中注意事项,再到突发情况应对,帮你安全又安心地享受假期。
一、出行前:做好 3 项核心准备,打牢安全基础
1. 提前做一次病情评估
出发前 1-2 周,一定要去医院做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如 TSH、FT3、FT4),同时跟主治医生说明出行目的地、行程时长和交通方式。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指标不稳定(比如甲亢患者心率仍快、甲减患者乏力明显),建议优先调整治疗方案,暂缓长途旅行;若指标控制稳定,让医生根据行程给出针对性建议,比如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是否需要携带应急药物。
2. 备足药物,做好 “用药防护”
按 “实际出行天数 + 5 天备用量” 准备药物,避免因行程延误、药物丢失导致断药。比如出行 7 天,至少准备 12 天的药量。
药物储存要注意条件:像左甲状腺素钠片(甲减常用药)需避光、室温保存,不能暴晒或放在潮湿的卫生间;若需冷藏(部分特殊剂型),可准备迷你保温盒,放入冰袋保持低温。
把药物分装在便携药盒里,标注好 “早 / 中 / 晚”,同时单独放一份在随身包里,避免托运行李丢失导致无药可用。
3. 携带 “病情应急包”
包里至少包含这几样东西:近期甲状腺功能检查报告复印件(方便异地就医时医生快速了解病情)、主治医生联系方式、基础急救物品(如甲亢患者备心率监测仪、甲减患者备便携血糖仪,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备降压药)、抗过敏药物(避免接触过敏原诱发身体不适,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
二、行程中:抓好 4 个关键细节,避免病情波动
1. 用药:绝不漏服、错服
无论行程多忙,都要固定用药时间(比如甲减患者通常早餐前 1 小时空腹服药),可设置手机闹钟提醒。如果不小心漏服:甲减患者若当天想起,可补服;若第二天想起,按正常剂量服用,不要加倍补服;甲亢患者漏服抗甲状腺药物,需根据漏服时间咨询医生(提前存好医生电话,方便及时沟通),不要自行调整。
2. 饮食:避开 “甲状腺禁忌”,保持规律
甲亢患者:严格避免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海鱼、海虾,以及加碘盐制作的饭菜,外出就餐时可主动问店家 “是否能用无碘盐”,或选择清淡的家常菜(如番茄炒蛋、清炒时蔬),少喝含糖饮料,避免因血糖波动加重心慌、手抖。
甲减患者:无需严格限碘,但要避免过量摄入高碘食物,同时注意饮食均衡,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如冰奶茶、油炸食品),防止消化不良加重乏力、腹胀。
无论哪种患者,都要保持三餐规律,不要因为赶行程饥一顿饱一顿,也不要暴饮暴食,避免肠胃不适间接影响甲状腺功能。
3. 作息:拒绝 “熬夜赶行程”
国庆出行人多,部分人可能会熬夜赶景点、逛夜市,但甲状腺患者一定要保证每天 7-8 小时睡眠。比如每天固定 23 点前休息,早上不要过早起床,行程安排不要太紧凑(每天最多安排 2-3 个景点),中午可找咖啡馆、酒店休息 30 分钟,避免过度劳累导致免疫力下降,诱发病情反复。
4. 活动:选择 “温和型”,避免剧烈运动
甲亢患者:避免爬山、快跑、漂流等剧烈运动,可选择散步、慢走(每天 1-2 次,每次 30 分钟),防止心率过快、体力透支。
甲减患者:避免长时间久坐(比如连续坐车 4 小时以上),可每隔 1 小时起身活动 10 分钟,选择瑜伽、太极等温和运动,帮助促进血液循环,缓解乏力、怕冷。
无论哪种患者,都要根据身体感受调整活动量,一旦出现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立即停止活动,找阴凉处休息,若症状持续不缓解,及时就医。
三、突发情况:牢记 2 个应对方法,不慌不忙
若出现轻微不适(如甲亢患者轻微心慌、甲减患者轻微乏力),先停下行程休息,测量心率、血压(用自带的监测仪),喝适量温水,观察 30 分钟。若症状缓解,可调整当天行程(比如减少景点、提前回酒店休息);若症状未缓解,联系当地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用药情况和症状,按医生建议就医。
若出现严重不适(如甲亢患者持续心慌超过 100 次 / 分钟、呼吸困难,甲减患者出现意识模糊、体温过低),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如 120),同时让同行人帮忙拿出病情应急包里的检查报告,方便急救医生快速了解情况。
医生结语
作为头颈甲状腺外科医生,想提醒甲亢、甲减患者:国庆出行的核心是 “安全第一”,不要为了 “玩得尽兴” 忽视身体信号。只要提前做好病情评估、备足药物,行程中注意用药、饮食、作息和活动量,大部分患者都能顺利享受假期。如果出行前对病情有任何疑虑,或行程中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联系主治医生或当地正规医院,切勿自行判断、拖延处理。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平安、愉快的国庆假期!
下一篇:甘肃:假日文旅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