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每次旅游时都特别快乐?生活中的烦恼好像都消失了。为什么一回到日常,焦虑又卷土重来了呢?
最近鲁豫和窦文涛的一段播客对话,恰恰点破了这个现象背后的关键——幸福和自由,恰恰来自于“不粘着”。
鲁豫在播客中提到,他在成都玉林路散步时,虽然和周围的店铺、行人毫无关系,却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幸福感。窦文涛一针见血地回应:“正是因为你和周遭没有关系,你才觉得幸福。”
换句话说——一旦你和环境产生关联,琐碎和压力就来了。你要考虑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如何维持关系……而作为游客,你只是观察,而不卷入。
窦文涛用佛学中的概念进一步解释——“不着相”,也就是不执着于表象、不陷入角色。这来自于《金刚经》中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当你不附着在任何情境、关系或身份中,你的心才是自由的。
我们大多数人痛苦,正是因为太“着相”了:
而游客心态,恰恰是一种心理上的“抽离”。你从台上的演员,变成台下的观众。
有些人抑郁,是因为沉浸在过去;有些人焦虑,是因为担忧未来;还有些人恐惧,是因为太投入当下的角色——就像演员演完了戏,却迟迟走不出来。
而当你用游客视角看世界,一切都显得不同:有人开店、有人关店,有人笑、有人哭,有人闹、有人吵……悲欢离合,不过是一场戏。
你不需要介入,也不需要解决。你就骑着马,“一日看尽长安花”,却不停留。这就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不入场、不介入、不投入,你便如如不动。
你不是逃避责任,而是选择了一种更高级的活法:笑看红尘,逍遥自在。没有极度的欢愉,也不会有过分的悲伤。谁还能伤害你?谁还能让你内耗?
这一切,不是因为世界变了,而是因为你变了——你不再把自己牢牢锁在某个角色里。
所以,试试用“游客心态”过日子吧。不粘着、不着相、不纠结,或许你会发现:幸福从来不在远方,而在你心里看待世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