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旅游大数据显示,“十一”假期首日,山西整体旅游订单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8%,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小西天、通天峡、雁门关等成为热门目的地。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武斌)“这个假期,山西又‘火’了!”10月5日,在太原从事文旅行业20多年的张创美告诉上证报记者,他的旅行社已连续两年在“十一”假期忙得不可开交。
从2024年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到2025年的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二次元带起的“访古热”不仅让山西古建持续“出圈”,也让这片黄土地变身潮玩聚集地,成为驱动消费、赋能经济的又一关键支撑。
携程旅游大数据显示,“十一”假期首日,山西整体旅游订单量较去年同比增长18%,云冈石窟、应县木塔、小西天、通天峡、雁门关等成为热门目的地。
从“没去过山西”到“再好好逛逛山西”
“太出乎意料了。”张创美坦言,拥有众多珍贵文化遗产的山西,前些年在文旅圈并不显眼,他与同行们曾羡慕过淄博、尔滨等,“现在,我们不用再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了。”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忻州古城里依旧游人如织。来自河北的袁奥琪告诉上证报记者,这已是她第三次来山西旅游,“景就不说了,寺庙、塔、修缮的土长城都很赞。难得的是商业氛围好,做生意的老老实实,各色面食好吃又不贵。”
一份油糕5元、一杯手工酸奶5元、一碗荞面饸烙10元……漫步忻州古城,各色小吃琳琅满目,亲民的价格成为“宠客”最直接的方式。街道上人群熙攘,商铺中人声鼎沸,不断升腾的烟火气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
过去,人们提起山西时往往想到煤。但煤炭之外,山西远不止于此。
从云冈石窟大佛的千年微笑,到应县木塔榫卯间的智慧营造,再到平遥古城晋商天下的汇通传奇……如今,山西2.8万处古建筑不仅是华夏文明的缩影,也成为带火一座城乃至一个省的新卖点。
在北京工作的“90”后山西小伙儿闫寅山,早在假期前就开启了回家的抢票之路。“当同事知道我为买不到火车票发愁时,他说毕竟太原是旅游城市。”闫寅山告诉上证报记者,他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正从“没去过山西”,变成“什么时候再好好逛逛山西”。
“文旅+”激活消费新动能
今年的国庆中秋长假,“文博游”依旧火爆。10月6日清晨,尽管未到开馆时间,但山西博物院的检票口已排起了长队,从各地赶来的游客等待着开启一场“文化盛宴”。
作为山西的文化地标,山西博物院从假期首日起便“一票难求”。“这里的文创让我眼前一亮,人太多了。”来自广西的魏梦玲在展馆内的文创区驻足许久。她告诉上证报记者,文创帆布包和《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是她此行的另一个目的,日历不仅精选了365幅晋地木版年画,还包含了收藏于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金代《四美图》等孤本。
大众对文物古迹的追捧,正让转型期的山西激活更多经济增长点。
8月,刀郎演唱会前夕,太原给予“刀迷”景区免门票福利。歌迷不仅可凭演唱会门票免费畅游太原12个景区,还可免费乘坐太原市公交及地铁。数据显示,2024年太原共举办32场演唱会,带动消费41亿元。截至6月底,太原2025年已通过许可10个项目17场大型演唱会,现场观众达52万人次。
9月初,2025太原马拉松赛开跑前期,太原送出参赛“大礼包”,不仅包含多种山西特产,所有报名跑者(含未中签)还可免费畅游太原八大景点。这让不少网友热议:“150块报名费,还没跑就‘回本’了”。最终,赛事吸引超过16万人报名,来自33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名跑友参赛。
火热的消费市场,也吸引着文旅企业接踵而至。
“山西璀璨厚重的历史文化,正符合消费者深度体验文旅的需求。”在8月举行的山西—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资本合作对接活动上,前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向阳向上证报记者透露,经过多次考察和对接,其公司计划2年内在山西落地5个“鹿尔花园”文旅项目,首个项目正于太原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