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期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文旅部以及省、市假日文旅工作部署要求,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履职尽责,提升服务质效,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加快把文旅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实现了安全、文明、平稳、有序的总体目标。
一、假日游客接待情况
综合全市各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文博场馆、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等数据情况,经汇总测算,2025年国庆中秋假日全市累计接待国内游客783.76万人次,实现文旅综合收入54.8亿元。热点景区表现亮眼,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接待人次和收入均位居全省前五。
二、假日文旅市场特点
(一)
文旅活动亮点频出,菊香满园精彩连连
“双节”假期以来,新华社、中新网、中新社、光明日报、河南卫视等央媒、省媒频频关注开封,报道开封精彩的文旅盛宴、贴心的旅游服务。假期期间,我市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大餐”,“家国梦”“中秋月”“品文化”“享生态”“寻美食”五大主题新产品,同时推出的五条各具特色的新线路:“宋韵雅集”文化线路带领游客感受古城文脉;“汴水秋声”水上线路提供别具一格的水城视角;“家国情怀”红色线路传承红色基因;“黄河安澜”生态线路展现黄河风貌;“来趣宋潮”沉浸线路则让游客深度体验宋文化魅力。全市各大景区通过设施更新、文旅项目升级等措施,为游客营造安心舒适的旅游环境。清明上河园每天推出300场演出,实现全天候、全园区、全覆盖的节庆演出盛况,涵盖水陆空全域演艺类型,围绕“传统非遗”“欢度国庆”“国风国潮”“文化创新”等多元主题展开,将狂欢的节日氛围通过精彩剧目传递给每一位游客。万岁山武侠城江湖音乐节每日邀请惊喜嘉宾,打造十一假期的狂欢盛宴。江湖狂欢艺术区全新升级开放,占地百亩,每日演出400多场,以时尚潮流、互动狂欢、赛博未来、休闲娱乐为主题,为游客打造视听盛宴。开封府新增《包公巡衙》等特色节目,在《包公断案》结束后,包大人和全体演职人员一起,将精心准备的月饼送给游客,并送上祝福。在崇文门,游客们不仅能和NPC进行互动抽奖,还能收到月饼、开封府相关文创产品等礼品。启封故园国庆中秋闯关赢非遗活动,游客按照指引完成鼓乐挑战、趣味汴绣等六大闯关游戏,获取银票奖励和通关印章,完成相关任务即可兑换与银票数量对应的礼品。
随着菊花文化节的临近,各景区菊花布展工作开启预热,成为“双节”假期的一大亮点。清明上河园第十四届国际菊花展将宋式美学与现代设计巧妙融合,融入中式园林的精髓,全球精品菊花齐聚一堂,文化性、艺术性与互动性完美结合,为广大游客呈现一场国际级的菊花盛宴。万岁山武侠城数十万盆菊花、百余组菊花展览,从菊艺大师巅峰之作到民间高手匠心巧思,从传统菊艺精品展到跨界创新花艺装置,还有千菊展、国际菊花展等,共同绘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丽画卷。龙亭公园打造了近百处主题展台,将现代菊艺与宋式美学深度融合,让游客在赏菊的同时,能体验千年宋韵,真正实现“日赏菊海,夜享宋韵”。翰园碑林倾力打造第十四届“翰园情”菊花插花艺术雅集、第二届景观式大型插花比赛等活动,以“菊间寻雅 翰墨风华”为主题,结合园区自身文化园林的特点,通过艺术手段和展陈设施营造菊花艺术打卡互动氛围。汴河游船在画舫内布展精美菊花插花展示,龙亭西湖水上集市布展菊花插花造型花艺,供游客打卡拍照。
(二)
文旅融合纵深推进,文化底蕴深度赋能
假期的阴雨天气让文博场馆成为游客的优选,全市各文博场馆积极开展多样文化活动,为节日增添更多文化味。市博物馆人气高涨,成为游客了解历史文化、增长知识的热门去处,假期期间共有超过9万名游客参观市博物馆。每天上午和下午分时段开展红领巾志愿讲解,讲解专题展览,结合馆藏专题陈列,开展《带你走进开封府题名记碑》《带你领略不一样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带你走进宫廷礼器》专属活动。举办“宋韵雅集”中秋主题展演活动,现场以“中秋”为主题,分别进行宋代点茶技艺“茶百戏”、茶果子“玉兔呈祥”制作及焚香展演,营造浓厚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其中宋式点茶通过专业展演与体验活动日均接待体验游客500人次,现场设置的互动体验区人气尤为旺盛,游客可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亲手操作点茶,近距离触摸宋代雅文化的细腻肌理。市图书馆推出“书式假期”,开展诗歌朗诵、读书分享、主题研学等活动。从诗歌朗诵颂祖国,到插花艺术品生活;从读书会探诗文奥秘,到亲子研学共成长……精心准备每一场活动,传承文化精髓,共抒家国情怀。市文化馆举办“我眼中的大美中原”开封市优秀摄影作品大赛作品展,开展“名师大课堂”线上展播。举办2025年开封市“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风貌”欢乐周末系列文化活动暨开封市第十届舞蹈展演,生动展现古城开封在新时代下的蓬勃朝气与昂扬风貌,近200名舞者,14支高水平群众舞蹈团队,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市美术馆举办“平和之境——陈国桢书画作品展”等3场精彩纷呈的作品展,进一步丰富市民游客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谐浓厚的节日氛围。
(三)
新场景新业态丰富,沉浸体验成为亮点
随着一个个富有特色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不断出现,有效提升了市场消费活力和潜力。清明上河园全国首个宋文化沉浸式餐秀《清明上河·宋宴》国庆期间正式运营,从“菊盏流光”到“东京梦华”,涵盖花魁斗艳、万国来朝等场景的八幕十场精彩大戏连台呈现,李清照等宋朝名人也将出现席间,游客可在这幅沉浸式的时空画卷中化身汴京雅士,循虹桥入画境,在一书一画的光辉映照中,体验大宋生活美学。开封府全新打造沉浸式夜游项目《南衙千秋月》,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建筑景观,融合美学造景、酷炫光影、真人表演、互动体验等创新形式,设置“五大核心演艺+四处情境互动”,通过多点分布式表演,让游客“行进中看戏,互动中入戏”。铁塔公园五灵寻禅秋季版本上线,新增菊韵相关主题任务线,让游客在赏菊之余,感受禅意与菊香的交融,体验宋韵文化的深厚底蕴。城墙景区菊花文化节新节目《凤影菊香》,菊花元素邂逅灵动舞姿,演员们以翩跹舞姿,为观众娓娓道来一段韵味独特的故事。大型沉浸式互动演出《风起汴梁城》,观众跟着演员穿梭在城墙场景中,仿佛穿越回北宋汴梁,体验感十足。爱思嘉全面焕新升级,从六大农业场馆到无动力乐园,从萌宠互动到地道大席,成为游客的宝藏选择。
“文旅+”创新文旅消费场景。假期期间珠玑巷国漫次元街区正式开街,以“差异化打造”为核心,将千年古巷的历史底蕴与Z世代潮流文化深度融合,不仅精准响应菊花文化节“文化开封 魅力菊城”的主题,更以创新服务构建文旅消费新模式,为古城开封注入青春潮流动能。金明池遗址公园改造开放后,与相邻的开元广场构成了开放式的文商旅片区,池岸休闲与商业美食互为赋能,为打造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提供了高流量的平台。
(四)
服务全面精准高效,用心用情保障有力
“双节”假期期间,我市天气以阴雨为主,为了保障假期文旅市场的安全有序运行,全市各级、各部门将提升游客体验置于首位,景区演员不惧风雨上演精彩节目,提供免费雨衣等“宠客”举措,受到了游客的广泛好评。市文旅强市专班统筹各部门力量,组织文旅、公安、卫健、应急、消防等部门深入一线,制定17个工作方案,确保文旅市场安全有序。市文广旅局指导景区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丰富游客体验,整合交通、气象、景区活动等数据,及时在线上及景区发布雨天安全提醒,方便游客获取相关资讯。制定《开封市2025年国庆假日A级旅游景区大客流应对预案》,指导万岁山武侠城实行限流措施,加强景区内部安全管理,做好疏导分流等应急处置工作。公安部门提前在高速出入口、景区周边道路设置交通引导标识,对易拥堵路段制定“一点一策”疏导方案,确保道路畅通。持续启用3处免费换乘停车场、泊位5000个,可乘坐免费公交直达景区。同时,在原有6486个备案车位基础上,挖掘片区停车资源,协调周边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增设临时停车场27处、2422个泊位,作为应急停车场所,为游客抵达景区提供便利。交通部门开通了6条旅游环线,6条景点免费接驳线路、4条“夜市·民宿”公交线路,累计运输旅客51.14万人次。新增50台应急车辆,根据客流需求,随时投入使用。增加通往景区公交线路班次,重点加密清明上河园、万岁山武侠城等核心景区的公交频次,方便游客出行。市场监管部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游客投诉做到“快速受理、快速处置、快速反馈”,维护游客合法权益。城市管理部门加强对占道经营、乱堆乱放等行为的治理,加大对共享单车管理力度,既方便了游客使用,又避免无序停放造成淤堵,影响公众出行。气象部门强化气象服务保障,发布“文旅专项气象预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景区电子屏、广播电台等渠道精准推送预警信息。商务部门积极创建“一县一特色、一区一名店”,培育形成具有文化底蕴与地域特色的县域美食集群,满足游客的多种需求。卫健部门强化医疗保障,在核心景区设立临时医疗点,配备急救药品、设备。市委社工部、团市委、各区政府积极组织动员志愿者队伍,深入交通枢纽、景区周边、各类场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高效优质志愿服务为广大游客排忧解难,展现开封文旅良好城市形象。
三、主要做法
(一)高位统筹部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重点景区检查调研,主持召开市政府重点工作周交办会议,统筹安排国庆中秋节文旅行业安全生产、产品供给等工作。市分管领导到文旅市场进行调研,全力确保市场安全稳定。市文旅强市专班召开“双节”期间文旅工作专题部署会,立足“全市一盘棋”思维,建立29项任务分解台账,统筹各成员单位做好文旅市场保障工作。市文广旅局召开全市文旅行业国庆、中秋“双节”假日市场及安全工作部署会,安排“双节”景区安全、文物安全、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等工作。制定《开封市文广旅行业国庆、中秋期间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方案》,提高全市文广旅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印发《关于加强2025年中秋节、国庆节期间文旅市场管理、执法及服务质量提升工作的通知》,重点强调假日市场安全、特色产品供给、巡查检查、应急值守等方面工作。
(二)全城联动保障。各县区认真贯彻全市工作会议安排部署,结合实际、针对施策,多措并举、多方联动,全力保障假日文旅市场平稳有序。龙亭区建立“复盘研判—问题督查—交办落实”工作机制,科学合理设置20多个志愿者服务站点,开展各项服务9000余次。景区周边综合整治办公室、文旅网格人员不间断对景区周边进行巡逻,劝离非法营运三轮车900余辆,整治店外经营、驱离占道经营游商近2000个,指引游客车辆有序停放,有力维护景区周边秩序。示范区每天召开调度会,确保假日保通、保供、安全生产、优质服务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组建“文旅志愿小分队”,组织志愿者400余名,在一号停车场、高速下站口、高铁北站等重点点位设立服务站。鼓楼区建立“日调度、日研判、日报告”制度,制定《鼓楼区“双节”假期文旅市场品质提升工作手册》,为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指导。出动检查人员3000余人次,对A级旅游景区、文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多轮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策划推出“鼓楼最宠客”系列20期,“鼓楼双节奇遇记”系列宣传视频8期,在公众号提前发布旅游服务指南、精品线路推荐、分流限流信息等“出行宝典”。顺河区聚焦安全生产、服务质量、文旅融合、创新业态等方面,推动文旅品质提升,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禹王台区紧盯火车站周边交通、治安秩序,推动火车站地下停车场优先开放315个停车位,缓解假期车站周边停车压力。在火车站站前广场设置志愿服务岗5个,招募志愿者60余名,开展送医救治、文明引导等服务。
(三)守牢安全底线。市文旅强市专班联合市委市政府督察局开展假日文旅市场督导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双交办”,并持续跟进整改情况。文旅部门认真落实省领导假日安全生产工作调度会要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假日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周密安排部署,落实落细安全应急预案、方案,用心考虑各种细节,防范各类影响旅游安全的事件发生。节前组织应急、消防、市场监管、城管、公安等9个部门开展A级旅游景区专项联合检查,对查出的问题现场进行交办,对热门旅游演艺、大型营业性演出进行实地检查,同时对各类场所、临时搭建舞台进行安全检查。公安部门每日出动警力800余人次,加大对景区、旅游交通站点及周边区域的巡逻力度,提高见警率,在重点景区设立警务室,安排专人值守,确保景区治安稳定。交通部门严厉打击非法营运、拒载、绕路、宰客等违规行为,出动执法人员368人次,维护了景区周边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检查市场主体明码标价、计量器具、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环节,共出动督导检查人员1124人次,检查文旅场所2800余户次。网信部门聚焦热点景区、住宿、夜市等涉旅重点领域,强化舆情动态监测,实时抓取敏感信息。应急管理部门强化全链条风险研判与防控,发生突发事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有序组织应急处置。消防救援部门共派出94个检查组对大型商业综合体、旅游景点、特色民宿、宾馆饭店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排查检查。
(四)加强工作调度。派出县级干部带队进驻景区,每天对清园、万岁山等景区进行现场巡查督导。依托智慧文旅平台,对各大景区客流、安全等进行监测,实时调度,联动调整预约配额。文旅主管部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下沉一线加强督导检查,假日期间全市累计出动937人次,检查行业单位450家次,排查安全隐患14处,全部整改完毕。做好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节日期间严格落实好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和信息上报制度,强化游客投诉办理工作,假日期间受理旅游投诉数量同比去年大幅下降,均已妥善解决。全市文旅市场运行安全平稳,未发生安全生产、消防安全事故和重大网络舆情。
来源:开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