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最美旅游公路打卡增城
是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的
最佳出行方式之一
黄建华/摄
沿着它游览增城
可领略飞流直下的白水仙瀑、师爷山上的
广州第一缕晨光等
“山水林田湖沙”美景
白水仙瀑景区 黄福/摄
广州第一缕阳光师爷山
可大快朵颐
正果云吞、荔枝酥等特色美食
正果云吞
荔枝酥
可沉浸式体验岭南传统文化
切身感受其
生态之美、山水之乐、人文之韵
一组数据,显示了增城“双节”期间的热度:“双节”期间,增城全区旅游人数达263.8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达14.9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5.7%、18.3%。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各大酒店民宿平均入住率超85%,森林海温泉酒店、雅致酒店、寻她民宿等多间酒店民宿入住率更是爆满。
透过“假期里的增城”这扇窗,可以更好地观察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增城片区建设的生动实践。2024年9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推进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 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的意见》。作为引领区重要组成部分,一年多来,增城锚定省赋予增城片区的“四个定位”(引领区综合门户、美丽中国岭南人居典范、国际医疗康养中心、大湾区户外运动度假目的地),推动“规划图”变成“施工图”“实景画”,一批标志性成果逐渐显现。
聚焦重点
打造行业标杆示范项目
斗拱檐下见岭南。作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首个使用统一LOGO的“岭南客驿”标杆项目——正果驿站,坐落在增江边,连接南昆山和罗浮山,既是引领区增城片区的综合门户,增江“一江两岸”经济带核心,也是广府与客家文化的交汇点。
以重点项目攻坚为引擎
聚力打造标杆项目
正是引领区增城片区推动建设的有力抓手
2025年以来
增城已累计引进产业项目92个、总投资213亿元
通过项目提速、运营提质
带动今年上半年全区接待游客
超1555万人次、同比增长11.5%
9月29日晚,当灯光打向派潭镇的白水仙瀑,光瀑与水瀑叠映而下,这座428.5米(中国大陆最大落差)的瀑布如银河倾泻般壮丽恢宏。
开启白水仙瀑夜游模式,提升景区游玩体验,是市属国企珠江钢琴集团将其打造为“南中国山水悦养旅居目的地”和“艺术文旅融合示范标杆”迈出的第一步。
正果老街片区由上航旅游集团整体运营,将传统美食街转型为集文化展示、沉浸体验、夜间经济为一体的复合型文旅街区。在整合“温泉+康养+中草药+现代医疗”等资源的基础上,增城进一步联动从化、龙门建设从增龙温泉康养带。
串联资源
最美旅游公路全面贯通
增城最美旅游公路全长186公里,连接增城7个镇街与从化区、惠州市龙门县和博罗县。目前已全面贯通,有机串联增城13处景区、5处景点、17家星级高端酒店、219家民宿、525家农家乐,实现“串珠成线、连线成面”空间布局。
走进这条涵盖自然景观、人文非遗、乡村体验和美食特产的最美旅游公路,游客能享受到“快进慢游”的深度体验。
从一片矿坑废墟蝶变为一颗生态明珠,增城北部的森林海旅游度假区成了引领区文旅“顶流”。通过投资7000万元实施14项生态修复工程,涵盖地质整治、湖泊恢复、植被复绿等,如今,这片废墟已蜕变为集游乐、运动、休闲于一体的亲子轻奢综合体——森林海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直接带动千余人就业。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假期,森林海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人数达到10.2万人次,同比增长79.6%。
若想寻特色民俗,一定别错过广州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畲族村,这里特色的青瓦木楼、鲜艳的民族服饰、地道的畲族米酒,尽情展现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转场正果老街,可打卡岭南传统与现代创意交融的新地标,沿着正麻公路可到蒙花布,或踩着自然的沙滩,或看增江流水奔腾不息,还能到师爷山静待广州的第一缕晨光。
由北往南,便到了增城的1978电影小镇,假期里,灯光秀和增城非遗吸引不少人前往。
辛芷蕾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今年9月初,这里备受关注,在第8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由增城区注册企业广州薄荷糖影业作为第一出品方的电影《日掛中天》助力演员辛芷蕾斩获最佳女演员奖。
卢有光/摄
1978电影小镇前身为增城糖纸厂,经创意改造后,现在不仅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省级旅游休闲街区,也是广州市规模最大的电影文化产业聚集区。去年,1978电影小镇更是率先打造大湾区首家沉浸式微短剧小镇。
丰富的生态资源、多样的自然景观、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资源为增城农文旅融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截至目前,增城已建成12个国家A级景区,有登山、骑行、低空飞行、水上运动等运营业态,有系列品牌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多维度、沉浸式消费体验场景正持续丰富,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连片发展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
日前
荣获粤美乡村设计“公共空间”类一等奖的
正果镇九峰山休闲小广场从蓝图变成现实
九峰山休闲小广场效果图
九峰山休闲小广场南侧紧邻正果寺,距离正果老街仅一桥之隔,位于引领区“正果老街”重点片区范围。场地开口方向正对连接高速公路的正果大桥,是大部分游客进入正果老街之前的“第一视觉吸引点”。
项目以山、水、林、岩、寺为要素,由驿站(别有洞天)、地景小公园、山体景观栈道(行云流水)、山体景观台(隐入森林)和生态停车场组成。通过方案与场地资源要素的融合,结合沿路景观的综合提升,形成前-中-后景观的整体结构,为游客提供完备的驿站功能和驻足休憩的户外特色休闲活动场所。
这是增城
“以点带面、连片打造、整体推进”
提升城乡风貌品质的一个缩影
以“美丽中国岭南人居典范”为目标,增城围绕“空间重塑+制度重构+文化重塑”,推动正果老街、派潭高滩、科教城—朱村万亩等重点片区风貌提升,开展乡村绿化美化,因地制宜打造“四小园”“美丽庭院”,提升片区颜值韵味。
上九陂村
其中广汕高铁沿线连片整理耕地、复垦零散建设用地,引入农业新质生产力,建设都市田园风貌带,同步开展农房风貌整治。上九陂村,通过“自己的房子自己装”,推动农房风貌提升、庭院绿化、村史馆建设,打造岭南特色样板村。东洞—背阴片区,体育骑行文化全面嵌入村庄发展,形成“文化+体育+农业”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
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建设
最终的落脚点还需让人们的生活好起来
今年9月,投资约3.2亿元建设的正果镇中心小学新校区建成开学,派潭中学等6所中小学纳入越秀区省级教育集团成员校,开展“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710人次。
正果镇中心小学新校区
广医四院、区中医医院等三甲医院与北部三镇医院对口帮扶,龙城国际康复医院开业。
广东龙城医院
加快创建派潭河国家级幸福河湖,整治河道2.8公里,建成生态化堤岸道路4.7公里,优化森林质量5.5万亩,新增四旁绿化超1500亩。
派潭河美景
有城有乡,有工有农
共融发展正当时
增城正以引领区建设
作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平台
在青山绿水间探索一条条高质量发展路径
着力描绘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新图景
来源: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何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