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介绍一款「养颜名方」——琼玉膏。
此方仅由生地黄、茯苓、人参、白蜜四味药组成,但配伍严谨、精妙,且已传承近千年。
此方早期记载于宋代洪遵的《洪氏集验方》,称其可:“填精补髓,血化为筋,万神俱足,五脏盈溢,髓实血满,发白变黑,返老还童,行如奔马,日进数食……”彼时,该方常用于治疗虚劳干咳、咽燥咯血等症。
金末元初时期,经王好古化裁,加大了方中生地黄的用量,扩展应用成为养生服食方。
再往后,被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青睐,收录至《丹溪心法》中,认为其长于滋补肺肾。
明代永乐年间,经御医化裁,加上枸杞、天冬、麦冬三味药,获明成祖赐名“益寿永贞膏”[1]……
此方获历代名家青睐,曾收录于诸多医学论著中,包括《丹溪心法》、《古今名医论》、《医方考》、《医方论》等。且经近千年的演变,当前,琼玉膏已逐渐成为大众日常「抗衰老」的养颜方。
图片来源:包图网
人体的衰老与脏腑机能衰退有关,特别是脾肾二脏有关。
《灵枢·天年》记载:“五脏坚固,血脉和调……故能长久”。且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而脾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而气血对长寿也有关键作用,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 记载“气血正平,长有天命”。
琼玉膏可补肾以填精髓,健脾以益气血,由此可见其「抗衰」的功效。
琼玉膏组方分析
原方组成:生地黄十六斤(取汁)、茯苓四十九两(末)、人参二十四两(末),白蜜十斤;
功效:滋阴润肺,补气益脾;
主治:肺肾阴亏证,见干咳少痰,咽燥咳血,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配伍解析:
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方中重用该药以滋肾阴。白蜜,则有润肺燥之性。二者配伍合用,可滋肾润肺,有金水相生之义。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可大补元气,补脾益肺。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可健脾益气。
图片来源:甘草医生团队
二者合用,采用「培土生金」之法,可健脾益气,增强肺阴生化之源。
此外,茯苓兼有利水渗湿的作用,使其「补中有泻」,防止生地黄与参类的滋腻之性阻滞气机。
四药相合,共奏滋阴润肺、健脾补虚、益肾填精之效,有金水相生、补土培金之妙。此外,人参、茯苓可补气,属阳;生地黄、白蜜滋润属阴;全方诸药配伍阴阳相合,使其补而不滞,滋而不腻。
在临床应用中,各医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化裁。
如,针对睡眠不佳者,可在原方基础上,增加沉香、琥珀等;老年阴虚者,可加天冬、麦冬、枸杞等;若咳嗽有痰者,则可增加川贝、款冬花、杏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