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情况下,胜利后皇帝都会奖励有功的将领,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后周的世宗柴荣亲自带兵征战,在高平之战中击败了北汉军,迫使刘崇单骑逃命。然而,战争结束后,柴荣却下令大规模处决七十多名禁军将领。那么,为什么刚刚登上大宝的柴荣,在胜利后却要大规模诛杀这些将领呢?
一、御驾亲征
951年,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夺取了后汉的政权,称帝建立后周。与此同时,北汉的刘崇也在晋阳称帝,继承了后汉的年号。两国虽长期发生冲突,但北汉国小力弱,总是处于劣势。到954年,郭威去世,他的养子柴荣继位。北汉的刘崇得知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迅速亲自带领三万大军南下,并得到辽国一万兵力的支持。
柴荣原本打算亲自带兵出征,但群臣反对他冒险亲征。柴荣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例,表示自己有信心打败北汉的刘崇。宰相冯道讽刺道:“陛下能否做到像唐太宗那样?”柴荣则答道:“我的兵力如此强大,打败刘崇就像压碎鸡蛋一样简单!”冯道反问:“那您能做山吗?”尽管群臣反对,唯有王溥支持柴荣。最终,柴荣坚持自己的决定,亲自领军前往高平。
二、大战高平
后周军队的布置是这样的:李重进和白重赞率领左翼,樊爱能和何徽率领右翼,向训和史彦超则指挥中军,张永德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北汉的军队也分为三部分:张元徽指挥东翼,杨衮指挥西翼,刘崇则指挥中央。
战斗一开始,刘崇便发动进攻,东军在张元徽的带领下,对后周的右军展开猛烈攻击。没多久,战局出现了意外变化。后周的右军指挥官樊爱能和何徽竟然带领部队先行溃退,这导致整个右翼崩溃,甚至有一千多名步兵投降北汉。就在危急时刻,柴荣亲自带领亲兵冲锋入阵,指挥战斗。与此同时,张永德和赵匡胤也带领两千精兵奋勇出击,特别是赵匡胤,他身先士卒,带领士兵英勇作战,最终击溃了北汉军,后周取得了高平之战的胜利。
三、大行杀戮
战斗胜利后,后周军队班师回朝。当他们经过潞州时,柴荣下令将樊爱能、何徽以及他们手下的七十多名将领逮捕,并将他们处决。柴荣严厉斥责他们:“你们这些老将并非不会作战,逃跑的原因不是怕死,而是想借我的名字去卖给刘崇换取利益!”接着,这些将领被一一斩首。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柴荣杀这些人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们临阵脱逃。但事实上,背后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柴荣刚刚继位,国君的地位并不稳固,禁军中的一些老将,如樊爱能和何徽,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这些将领依然保持着五代时期军人的恶习——贪财、渴望赏赐,不忠于新君。柴荣借这场战争机会,对禁军进行了一次清洗,彻底铲除了这些不听命的将领,并将自己的亲信提拔上来。比如赵匡胤在战后就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
通过这场整肃,后周禁军的军纪得到了很大改善,从此以后,军队的纪律变得严格,骄兵惰卒不敢再肆意妄为,整个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参考资料:
1. 《旧五代史》
2. 《资治通鉴》
下一篇:这个流感季,疫苗比蜜雪冰城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