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小常识】打工牛马喝续命咖啡,到底会伤心脏吗?
创始人
2025-10-11 18:16:07
0

本期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谢连娣

清晨的第一杯咖啡,是无数人开启一天的“生活仪式”。但“喝咖啡会不会增加冠心病风险”的疑问,却常年萦绕在大众心头——有人说“咖啡会让心跳加快,对心脏不好”,也有人说“适量喝能护心”。其实,随着越来越多科学研究的深入,咖啡与冠心病的关系早已不是“非黑即白”。今天我们就从科学角度,把这件事讲清楚。

01先看数据:喝多少咖啡,冠心病风险更低?

过去大家总觉得“多喝咖啡伤心脏”,但近年的研究发现,关键在“量”和“冲泡方式”,只要避开“不喝”或“喝太多”两个极端,适度喝咖啡反而可能降低冠心病风险。

有研究汇总了30项长期追踪数据(覆盖数十万人),在排除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干扰因素后发现:

如果把“不喝或极少喝咖啡”的人作为“风险基准”,不同摄入量的人群风险差异很明显:

每天喝1.5杯咖啡的人(摄入量第三高组),冠心病风险比基准组低11%(相对风险0.89);

每天喝3.5杯的人(第二高组),风险低10%(相对风险0.90);

每天喝5.5杯的人(最高组),风险仍低7%(相对风险0.93)。

更关键的是冲泡方式:每天喝1~4杯“过滤咖啡”(比如用滤纸过滤的手冲、滴滤咖啡),冠心病死亡风险最低;但如果每天喝9杯以上“未过滤咖啡”(比如直接煮的浓咖啡、土耳其咖啡),冠心病死亡风险会升高约30%。

《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2024)》中也提到:美国心脏协会和英国心脏基金会均认为适量饮用咖啡不会对心脏产生危害,澳大利亚心脏病基金会认为咖啡是有益心脏健康的饮品。来自亚洲和美国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也表明,适量饮用咖啡可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且观察到每天饮用3~4杯时降低幅度最大。另外,一项超50万人的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喝咖啡(尤其是每天2~3杯)可以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简单总结:健康人每天喝不超过4杯过滤咖啡,对预防冠心病更有益。

02西医视角:咖啡里的“护心成分”是怎么工作的?

要理解咖啡的作用,得先搞清楚冠心病的根源:冠心病本质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像血管壁上长了“斑块”,这些斑块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炎症细胞堆积形成的。斑块变大可能堵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引发心绞痛),甚至破裂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

而咖啡中的咖啡因和绿原酸,恰好能从不同环节保护血管,延缓这个“斑块形成”的过程:

1. 咖啡因:

首先,咖啡因能让身体对胰岛素更敏感,如果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调节和脂肪代谢会紊乱,这些都是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在血管壁的危险因素。咖啡因增强胰岛素敏感性,让血糖调节更稳定、脂肪代谢更正常,从源头减少血管内皮的损伤。

其次,它还能促进脂肪细胞正常分化与形成,正常的脂肪细胞能高效储存脂肪,避免多余的游离脂肪酸在血液里刺激血管壁;同时还能减少脂肪细胞异常增殖引发的慢性炎症,减少炎症对血管壁的破坏,抑制氧化应激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从而降低血管堵塞的风险。

2. 绿原酸:

首先,绿原酸的核心作用是抗炎,当血管内皮受损时,身体会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这两种促炎因子,它们会让血管壁水肿、纤维化,还会让斑块里的脂质变多、外层的纤维帽变薄,斑块更容易破裂。而绿原酸能抑制这两种因子的产生,减轻血管局部的炎症,让血管内皮保持完整。

其次,绿原酸能促进身体产生一氧化氮,这种物质能让血管平滑肌放松,一方面能扩张冠状动脉,让更多血液流到心肌,缓解因血管轻微狭窄引发的心肌缺血症状;另一方面能避免血管过度收缩,减少心绞痛发作的可能。

03中医视角:咖啡能不能喝,要看冠心病的“证型”

在中医里,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 “厥心痛”的范畴,即心脉气血运行不畅、阻塞不通,进而引发胸痛、胸闷等症状;心脉痹阻的形成并非单一因素,而是与心、脾、肝、肾多脏腑功能失调相关,同时叠加“痰浊、血瘀、气滞、寒凝”等病理产物。

而咖啡的中医属性,《清宫词》中载:“咖啡,泰西茶品之一,西人恒于膳后服用,性芳温,健脾行气,分消积食,德宗因疾,在宫中多嗜此茶。”《中医食疗学》载:“咖啡甘、苦,性温,归心、肾经。”咖啡对冠心病的作用需要根据冠心病的不同证型辨证论治,其属性恰好契合部分冠心病证型的病机,能通过调理脏腑、清除病理产物改善症状:

咖啡性温、归心肾经,可温煦心肾阳气、散寒通脉,心阳不足会导致心脉“温通无力”,咖啡的温性可补充阳气、驱寒外出,增强心脉鼓动气血的能力,改善心肾阳虚型、寒凝心脉型胸痹导致的胸闷、畏寒、胸痛遇冷加重等症状;

咖啡健脾化痰,分消积食,脾失健运是“痰浊生成”的根源,脾主运化水湿,运化失常则水湿聚集成痰,而咖啡可通过健脾化痰消食的作用可增强脾的运化功能,从源头减少痰浊生成,缓解痰浊闭阻型胸痹导致的胸闷、痰多、体胖等症状。

咖啡性芳香,可梳理气机,肝气郁结会导致“气机不畅”,而“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行无力,最终形成气滞血瘀、阻塞心脉。咖啡的行气功效可疏通气机,缓解气滞心胸型胸痹导致的胸痛随情绪波动加重、胁肋胀闷等症状。

04怎么喝咖啡才安全?掌握这 4 个核心原则

要让咖啡真正成为心血管的助力而非负担,关键要围绕“数量、时间、冲泡方式、个体反应” 这四个核心原则:

饮用量:

平稳驾驶是降低油耗的黄金法则。行车中避免急加结合前文研究数据与《咖啡与健康的相关科学共识(2024)》建议,咖啡摄入需适量,推荐范围为每天1~3杯,总量不建议超过4杯。

饮用时间:

选对时间既能发挥咖啡的提神作用,又能避免影响睡眠,睡眠不足会间接增加心血管负担。最佳时段为清晨或上午,而下午或晚上喝咖啡则可能扰乱昼夜节律。

冲泡方式:

优先选择过滤的咖啡,如手冲咖啡、滴滤咖啡、挂耳咖啡等,尽量不喝或少喝未过滤咖啡,包括直接煮的浓咖啡、土耳其咖啡、法压壶咖啡等;同时尽量少添加或者不添加糖、植脂末和奶油等,这些成分会引入额外的热量、反式脂肪和添加糖,长期可能导致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反而增加冠心病风险。

个体反应:

人体对咖啡因的反应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尤其是在失眠、焦虑、心率加速、胃肠道反应(如腹泻、腹胀、消化不良)等方面,且咖啡豆品种、加工方式、冲泡方式等因素也会对咖啡因含量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应根据自身情况酌情控制饮用频次和饮用量。

综上,咖啡并非大众担忧的“心血管杀手”,而是一种“辨证有益”的日常饮品,适度饮用,无论从西医机制,还是中医理论来看,均能为心血管健康提供助力。

无需纠结于“统一标准答案”,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咖啡节奏”:根据自身健康状况以及身体对咖啡的反应调整饮用量与方式,既能保留清晨那杯咖啡的生活仪式感,又能为心血管健康添一份保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两... 10月4日,两名中国游客在马来西亚沙巴州丝绸美人鱼岛一酒店办理入住后失联,已经4天的时间了,目前为止...
河南中医药大学“青年实干家”实... 为深化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认知、实践能力与社会责任感,河南中医药大学本草书院于2025年...
原创 十... 今年的8天长假,国内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创下同期新高,不少人都趁着这段时间出门游玩。 从数据来看,国内出...
原创 研... 前言 一个被社会长期忽视的残酷真相,被瑞典研究所无情揭露,父母的精神健康,竟直接决定着子女的生死!...
守护心灵,从「心」开始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这一主题呼吁全...
假如母爱有分期._第3章 第3章 我外婆家的舅舅和阿姨来找我,劝我回去读书。 他们代替我妈跟我道歉: “我们说过她了,她知道错...
火爆出圈!沿滩区“双节”假期接... 中秋逢国庆 家国共团圆 今年“双节”假期,沿滩区围绕“秋赏沿滩·趣游畅购”主题,打造了多元化新业态、...
设备故障致游客在雨中悬挂半个小... 针对“飞越侏罗纪”项目的设备故障一事,北京环球影城作出回应。 据现代快报报道,游客孟女士称,10月9...
身体虚弱...吃点红参,这样吃... 红参具有补气、滋阴、益血、生津、强心、健胃、镇静等作用,因其火大劲足、功效强,在补虚方面,一般认为红...
原创 日... 街头的小商贩是我们常见的身影,但你可曾想到,有人曾用这个身份掩饰自己,隐匿多年,直到历史的关键时刻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