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长胖却总瘦?别信吃某药就能增重!这2种中成药只对这类人有用
创始人
2025-10-13 01:11:01
0

提到增重,不少人都犯过“急功近利”的错——有人靠狂吃油炸、甜食,结果体重没涨多少,肚子先圆了;有人靠喝增肌粉,却总觉得腹胀、不消化;还有人听说“有一种体质的人瘦是因为脾虚,吃2种中成药就能调体质、健康长胖,比瞎吃管用多了”,悄悄记下来想试试。但“脾虚”真的是瘦的唯一原因吗?这2种中成药又是什么?真能让所有人都健康增重吗?其实瘦的原因复杂,中成药也绝非“万能增重药”,盲目吃不仅长不了健康体重,还可能伤脾胃、加重身体负担。今天就从增重的常见误区说起,一步步拆清“脾虚瘦弱”和“增重中成药”的真相,教你理性实现健康增重。

一、先澄清:瘦就是“脾虚”?别被“脾虚致瘦”标签带偏

很多人一瘦就觉得是“脾虚”,一听说“脾虚要补”就找补药,却不知道中医里的“瘦”至少分3种类型,盲目补“脾虚”反而会帮倒忙:

- 第一种是“脾虚失运型”:吃得多却不长肉,还总觉得腹胀、不消化,大便不成形,平时没力气、容易累,这是“脾胃没力气吸收营养,吃进去的东西没转化就排走了”;

- 第二种是“阴虚火旺型”:吃得少还容易饿,口干舌燥,晚上失眠、盗汗,身上的肉偏紧实,这是“体内虚火太旺,消耗太快,营养留不住”;

- 第三种是“肝气郁结型”:没胃口、吃不下饭,还总觉得心里堵、爱叹气,体重轻且情绪差,这是“情绪影响脾胃功能,吃不下自然长不胖”。

很多人不管自己是哪种瘦,一听说“脾虚致瘦”就找“健脾增重药”,比如阴虚火旺的人吃了温补的健脾药,越吃虚火越旺、口干更严重;肝气郁结的人吃了滋腻的补药,肚子更胀、胃口更差——这就是没分清“瘦的根源”,盲目贴“脾虚”标签、乱用药的坑。

二、哪些“瘦”能靠“中成药辅助增重”?先分清“轻度脾虚”和“必须就医”

不是所有瘦都能靠“中成药”调理,先学会区分“能轻度辅助的脾虚瘦弱”和“必须排查的健康问题”,才不会耽误事:

- 能轻度辅助的情况:多是“轻度脾虚失运”导致的瘦,比如体重略低于标准(相差5-10斤),吃得多却不长肉,伴有轻微腹胀、大便不成形,但没有其他不适(如腹痛、便血、体重骤降),且能正常上班、生活,这类多是长期饮食不规律、久坐不动导致的,适合在医生指导下用中成药辅助健脾,帮身体吸收营养;

- 必须就医的情况:如果体重骤降(1个月内降10斤以上),或伴有腹痛、腹泻带血、持续低热、吞咽困难,或吃再多也不长肉且体力越来越差,这些可能是甲亢、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甚至更严重的问题,必须立即去医院消化科、内分泌科检查,不能靠“中成药”硬补。

而传说中能“调理脾虚、健康增重”的2种中成药,其实只对“轻度脾虚失运型”瘦有用,它们就是常见的“参苓白术散”和“人参健脾丸”——但它们不是“增重药”,而是“健脾药”,只有当瘦和“脾虚吸收差”直接相关时,才能帮着“改善吸收、辅助增重”,对其他类型的瘦完全无效。

三、揭开“增重中成药”真面目: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只对“脾虚失运型瘦”有用

被传能“健脾增重”的参苓白术散和人参健脾丸,其实是因为它们在“补脾胃、助吸收”上有优势,但绝非“吃了就长胖”,只有以下这类情况,它们才能发挥辅助作用:

1. 参苓白术散:辅助改善“脾虚湿盛型”瘦

- 能改善的表现:吃得多却不长肉,肚子总觉得胀,大便不成形、黏马桶,早上起床后觉得身体沉、没力气,舌头边缘有齿痕(像被牙齿压过的印子),吃油腻食物后容易腹泻;

- 适用前提: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且没有严重胃肠道疾病(如胃炎、肠炎),同时配合调整饮食(少吃凉、油、甜);

- 原理:中医认为“脾虚则湿盛,湿盛则营养不吸收”,参苓白术散里的人参、白术能健脾,茯苓薏苡仁能祛湿,就像“给脾胃‘装个吸收过滤器’”一样,帮脾胃把湿气排出去,同时提升吸收能力。比如有人平时爱喝冰饮、吃外卖,体重比标准轻8斤,吃得多却总腹胀,在医生指导下吃了一段时间参苓白术散,配合清淡饮食,2个月后腹胀减轻,体重涨了3斤——这是它“健脾祛湿、改善吸收”的效果。但要注意:如果是阴虚火旺的瘦(口干、盗汗),吃了会加重虚火;肝气郁结的瘦(没胃口、爱叹气),吃了会因“滋腻”加重腹胀,反而更没胃口。

2. 人参健脾丸:辅助改善“脾虚气滞型”瘦

- 能改善的表现:没胃口、吃不下饭,偶尔吃多了还腹胀、反酸,体重轻且面色苍白,平时没力气、容易累,大便偏稀但不黏马桶;

- 适用前提:经中医辨证为“脾虚气滞”,且没有胃酸过多胃溃疡等问题,同时配合规律饮食(按时吃饭、不暴饮暴食);

- 原理:人参健脾丸能健脾益气、理气和胃,既帮脾胃补力气,又能疏解脾胃的“气滞”,避免吃了补药后肚子胀。比如有人长期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体重比标准轻6斤,没胃口且吃点就胀,吃了一段时间人参健脾丸,配合按时吃饭,1个月后胃口变好,体重涨了2斤——这是它“健脾理气、增进食欲”的作用体现。但必须提醒:如果是甲亢导致的瘦(怕热、心慌、手抖),吃了不仅没用,还会因“补气”加重心慌;如果有胃溃疡,吃了可能刺激胃黏膜,导致胃痛加重。

四、关于“健脾增重中成药”的3个核心误区:很多人都用错了,越吃越糟

即使是适合的情况,也有人因误解“健脾药能增重”,盲目服用导致问题加重,这3个误区一定要避开:

1. 误区一:“吃健脾药就能长胖,不用管饮食”——把“健脾”当“增重”,白吃还伤胃

很多人觉得“吃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就能长胖”,却不知道它们的核心是“改善吸收”,不是“直接长肉”。比如有人吃着健脾药,却继续熬夜、吃油炸食品,结果脾胃吸收能力没改善,反而因不良饮食加重负担,体重没涨还添了腹泻;还有人觉得“吃了药就能多吃”,暴饮暴食导致胃胀、反酸——健脾药是“帮身体吸收营养”的“辅助工具”,不是“吃了就能抵消不良饮食的‘后悔药’”,只有配合规律、清淡的饮食,才能帮着增重。

2. 误区二:“中成药没副作用,长期吃能巩固效果”——长期吃伤脾胃、耗阴液

有人觉得“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是温补的,长期吃没副作用,能一直吃到长胖”,却忽略了它们的药性——参苓白术散偏滋腻,长期吃会导致“湿气滞留”,比如有人吃了3个月,虽然体重涨了2斤,却开始腹胀、大便黏马桶;人参健脾丸含人参,长期吃对阴虚的人来说,会“补气伤阴”,导致口干、失眠。其实这2种药适合“短期调理”,脾胃功能改善、吸收变好就停,最多连续吃1-2个月,不能像“保健品”一样天天吃。

3. 误区三:“自己买药吃就行,不用看医生”——不对证吃药、剂量不准,可能添新病

很多人网上查了“健脾增重药”,就自己买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吃,却不知道这里面藏着两大风险:

- 辨证错误风险:比如把“肝气郁结型”瘦当成“脾虚型”,吃了人参健脾丸,越吃肚子越胀、情绪越差;把“阴虚火旺型”瘦当成“脾虚型”,吃了参苓白术散,口干、盗汗更严重;

- 剂量错误风险:每个人的脾虚程度不同,剂量需要调整,比如轻度脾虚的人剂量宜少,重度脾虚的人剂量可稍多,自己买药吃容易剂量不准,要么没效果,要么因剂量太大导致上火、腹胀。

所以如果想用这2种药,一定要去正规医院中医科,让医生辨证后开方,别自己买药吃。

五、用对“健脾增重中成药”的“2个关键”:别让“健脾药”变成“伤身药”

如果确实是“轻度脾虚失运型”瘦,想试试参苓白术散或人参健脾丸,记住以下2个关键,安全又有效:

1. 先“辨证”:确认自己是“脾虚失运型”再用

用之前先问自己3个问题:是“吃得多却不长肉”还是“吃不下饭导致瘦”?大便是不是不成形、黏马桶?平时有没有没力气、容易累的感觉?只有“吃得多不长肉、大便不成形、没力气”,才是“脾虚失运型”,适合用;如果是“吃不下饭、口干、情绪差”,绝对不能用——辨证错了,吃了只会加重不适。

2. 找“专业开方”:别自己配药,听医生的

即使是脾虚失运型瘦,也别自己买药煮,一定要去医院中医科:让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判断你的脾虚程度、有没有湿气,再确定用哪种药、用多久(比如湿气重的人适合参苓白术散,气滞明显的人适合人参健脾丸),同时告诉你饮食注意事项(比如少吃凉食、规律吃饭)。比如有人脾虚且伴有轻微湿气,医生让他吃参苓白术散的同时,搭配每天喝红豆薏米水,2周后腹胀就减轻了——这就是专业指导的重要性,自己买药根本做不到。

六、真正的“健康增重”:中成药只是“辅助”,3个习惯比吃药更管用

想健康增重,别指望靠“某两种药”,以下3个日常习惯才是“核心”,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只能作为“短期健脾辅助”:

1. 给“脾胃减负”:少做3件伤脾胃的事

- 少吃凉、油、甜:冰饮、油炸食品、蛋糕会加重脾胃负担,让吸收更差,尽量换成温的、清淡的食物(比如粥、蒸菜);

- 别暴饮暴食:饿了猛吃、饱了还吃,会撑坏脾胃,建议少食多餐,每餐吃7-8分饱,中间加个鸡蛋、牛奶当加餐;

- 别久坐不动:久坐会让脾胃气血循环变慢,消化吸收能力下降,每天抽30分钟散步、做瑜伽,让身体动起来,脾胃功能也会跟着改善。

2. 让“体重稳涨”:别追求“快增重”,要“健康涨”

很多人想“1个月涨10斤”,靠吃补药、狂吃甜食,结果涨的都是脂肪,还伤了脾胃。健康的增重速度是“每月涨1-2斤”,且以肌肉和健康脂肪为主:比如每天多吃一个鸡蛋、一杯牛奶,配合每周3次轻度运动(如哑铃、俯卧撑),既能补充营养,又能让体重稳步上涨——这样涨的体重才健康,不容易反弹,也不会给身体添负担。

3. 别乱“跟风”:增重没有“万能方”,适合自己才好

网上的“增重偏方”太多,比如“喝生鸡蛋能增重”“每天吃5顿能长胖”,但没有哪一种能适合所有人。比如喝生鸡蛋可能有细菌感染风险,吃5顿可能让脾胃撑坏。增重的关键是“找到自己瘦的原因”——是吸收差?还是吃太少?还是有健康问题?针对性调整,比盲目跟风吃药更有效。

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虽能辅助“健脾吸收、轻度增重”,但它们只是“改善脾虚的帮手”,绝非“万能增重药”。适合的人用它们改善吸收,能帮着健康长肉;不适合的人盲目吃,反而伤脾胃、加重不适。记住:健康增重没有“捷径”,靠的是改善脾胃功能、调整饮食运动、排查健康问题,别被“吃某药就能长胖”的说法迷惑,理性对待每一种“增重方法”,才是对身体真正的负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什么方案正在取代传统控糖?《2... 与糖尿病共存,不仅仅是一串冰冷的血糖数字,它关乎每一天的生活滋味,关乎餐桌上的欢愉,关乎运动的活力,...
【朝医新闻】国庆长假不停歇 朝... 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八天假期,北京朝阳医院医护人员、行政后勤人员坚守岗位,通力协作,确保假期医疗服务不间...
乙肝患者会有哪些典型症状?肝病... 乙肝,即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肝脏疾病。乙肝患者在病情的不同阶段,会表...
突然眼前发黑?别以为是 “低血... 很多人偶尔会突然眼前发黑,几秒钟后又恢复,总觉得是 “没吃饭”“低血糖”,吃点东西就不当回事。可实际...
原创 这... 天一冷就手脚冰凉像冰块?奶奶教我的这个土方法,用最普通的食材就能让全身暖和一整天。隔壁李大爷坚持吃了...
原创 八... 在很多人眼中,健康似乎总是与年轻人和活力挂钩,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随着年纪的增大,许多曾经健康的人开...
散文||新疆游记(十七) 新疆游记 林涧小溪||河南 大美天山天池 2024年9月15日,进疆第16天。 阜康市离天山天池很近...
36岁男子胰腺炎去世,医生无奈... 胰腺炎这东西,看着不起眼,发起脾气来,比老婆生气还难哄。一旦爆发,轻则卧床不起,重则命悬一线。最近临...
黄芪补气别白吃!搭配这5个引经... 提到补气,几乎没人不知道黄芪——泡水、煲汤、煮水喝,很多人常年把它当“养生宝”。可不少人喝了很久,还...
原创 中... 人为什么会患癌?主要原因是细胞突变,人体百科全书《人体简史》揭开了这样一个真相:你每天有 5 次得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