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疱疮反复发作?中医健脾祛湿有妙招
创始人
2025-10-13 11:17:00
0

天疱疮是一种以皮肤黏膜出现松弛性水疱、大疱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因水疱破裂引发剧烈疼痛、感染,且病情易反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治疗,但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中医认为其核心病机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 健脾祛湿方剂 " 便是临床积累的有效疗法。

健脾祛湿方剂:从根源阻断水疱生成

在中医理论中,脾主运化,若脾失健运,水湿则易内停。天疱疮患者常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等因素,致使脾胃虚弱,水湿代谢失常。湿邪郁久化热,湿热熏蒸肌肤,从而引发水疱、糜烂等症状。

健脾祛湿方剂紧扣这一病机,以 “健脾益气、清热祛湿” 为治疗原则,通过恢复脾胃运化功能,从根源上减少湿邪滋生。其基础方配伍精妙:黄芪、党参健脾益气;白术、茯苓燥湿利水;薏苡仁、车前子清利湿热;黄芩、栀子清热解毒;甘草调和诸药。临床应用时,还会根据具体症状灵活加减:若水疱渗出较多,加黄柏、苦参增强燥湿之力;黏膜糜烂者,配莲子心、麦冬清心养阴;瘙痒明显,则添白鲜皮、地肤子祛风止痒。此方并非单纯利水,而是健脾与祛湿并重,实现 “扶正祛邪” 的双重功效。

真实案例:摆脱激素依赖的康复历程

李先生三年前嘴角出现小水疱,随后躯干、四肢陆续出现蚕豆大小的水疱,破裂后形成糜烂面,伴剧烈疼痛,被确诊为 "寻常型天疱疮"。他长期服用激素治疗,剂量逐渐加大,但停药后立即复发,还出现了满月脸、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初诊时,李先生躯干可见多处糜烂面,渗液较多,伴口干口苦、腹胀便溏,舌体胖大、苔黄腻,脉滑数。辨证为 "脾虚湿热型天疱疮",采用健脾祛湿方剂加减治疗,同时逐步减少激素用量:

初期:重用黄芩、栀子清热燥湿,配合茯苓、车前子利水渗湿,控制水疱新发,渗液明显减少。

中期:增加黄芪、党参用量以健脾益气,糜烂面逐渐愈合,激素用量减半,未出现反跳。

后期:以健脾为主,佐以少量祛湿药巩固疗效,激素顺利停用,皮肤黏膜恢复正常。

经过治疗后,李先生水疱未再复发,体重恢复正常。

天疱疮的治疗需兼顾 "祛邪" 与 "扶正",健脾祛湿方剂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减少湿邪对肌肤的侵袭,既能控制急性症状,又能降低复发风险。需注意,中医治疗讲究辨证个体化,患者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同时配合清淡饮食、规律作息,才能取得理想效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年卖了14辆车亏了10亿元,... 10月9日,众泰汽车发布公告称,免去尹雪峰副总裁职务。同时,为满足公司经营及战略发展需要,董事会决议...
怕血管堵、有三高?1 杯简单小... 身边是不是常有朋友被高血压、高血脂困扰?担心血管慢慢 “堵” 住,甚至害怕颈动脉斑块、脑梗、心梗找上...
原创 “... 俗话说“春困秋乏”,进入秋季之后天气逐渐变凉,气温变得舒适,但是人们往往觉得比较乏力,引起这种现象的...
原创 广... 导读:广东人钟爱的白切鸡,为何在北方难获青睐?三大原因难以反驳! 在广东的宴席上,一盘皮黄肉白、蘸着...
青云市集今年客流有望破2000... 10月13日,记者从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贵阳贵安专场)上获悉,“十四五”...
“很多VC/PE已死,只是他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家办新智点 (ID:foinsight),作者:foinsight不止中国,全球...
女性更年期竟是脑萎缩加速关键期... 小雪是一位45岁的女性,多年来一直与多发性硬化症(简称MS)抗争。然而最近,她开始发现自己的记忆力下...
北京将迎新一轮秋雨,赏红期预告... 上周一场连绵秋雨一定让大家印象深刻。这场超过70小时的降雨,不急不缓,愣是下出了暴雨量级。全市平均降...
北京菌一生:换掉主食就能降低身... 很多人不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癌症这些重大疾病的发展中,“炎症反应” 往往是关键一环。尤其是慢性炎症,...
原创 为... 文/小楠 很多男生在追求异性的时候,一定会付出自己的全部,拿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比如,不管做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