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先吃中药再手术化疗,还是先手术化疗再吃中药?”“中药会不会影响化疗效果?”——这些问题每天都会在诊室里反复响起。对癌症患者和家属而言,治疗选择如同雾中寻路,每一步都关系未来。
来看一个真实病例:
67岁的王师傅,吸烟多年,慢阻肺反复发作,住院记录写满病历本:
医生建议穿刺,王师傅却坚决拒绝。
此时的他,说话气喘、走路心慌,早晚咳嗽剧烈,痰中带灰,人也日渐消瘦。家人心急如焚,催他尽快治疗。
促使他前来就诊的,是一段往事:十几年前,同学岳父邱大爷患贲门癌,多次化疗后形销骨立,效果不佳。后来他找到袁希福院长,服中药一年余,复查肿瘤竟消失了。如今老人仍康健,常与老友喝茶下棋。
王师傅一见袁院长便问:“院长,我一直没系统治疗,都是哪不舒服治哪。现在大家都劝我做手术,可我真不想,想听听您的意见。”
袁院长轻拍他的手,语气温和而坚定:“治疗选择,最终还是得尊重患者自己的意愿。每个人的情况和想法不同,医生必须把你们的意愿放在第一位。”
王师傅眉头紧锁:“我实在纠结。有朋友切完肿瘤扩散更快;可不切,心里不踏实,家人也催。”
袁院长略作沉思,打了个比方:“中医和手术并非两条道。中西医结合就像拉车的两匹马——西医一匹,中医一匹。有的患者觉得中医这匹更强,就想换掉西医那匹,可单马拉车能走多快?若两马并驾,齐力向前,治疗不就更稳妥了吗?”
王师傅眼神一亮:“我懂了!我先用中药调理身体,再手术,边养边治!”
其实,西医擅长“攻”——精准打击肿瘤,快速见效,指标说话;中医善于“守”——扶助正气,调节整体,提升生活质量。二者并非对立,而是互补:
不把中医当“备胎”,不视西医为“独角戏”。打赢抗癌这场仗,靠的是整体调度、身心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