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杨金祝 实习生 龚善美
国庆假期刚结束,已经有人把旅行计划安排到了2026年。
10月15日,旅游达人“葱头”晒出他的超前规划:花费5400元,锁定2026年国庆假期上海往返冰岛的机票。“请两天假,9月29日就出发。”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习惯提前一年抢节假日机票,“价格合适就果断下手,哪怕之后降价也不后悔。”
网友提前一年定好2026年国庆假期上海往返冰岛的机票。图据受访者
另一位网友“粉白甜茶”规划得更远。她不仅订好了明年国庆假期的行程,还基本铺开了2026年全年的旅行版图:春节飞土耳其、清明赴首尔赏樱、国庆畅游南法和南意……仅剩端午和元旦待定。她透露,所有这些机票都是提前一年“蹲点”购入,总花费约1.2万元。
网友花1.2万提前锁定2026年旅行。图据社交平台
“今年2月就订好了2026年2月去土耳其的东航机票,当时刚放票,价格超值。现在再看同一航班,已经涨了5000元。”丰富的“抢票”经验,让她总结出一套“购票逻辑”:先查询非节假日时的常规票价,再对比节假日期间的溢价水平,从而判断出该航线的合理价格区间。“一旦遇到合适价位,不要犹豫,直接拿下。”
面对“万一计划有变”的疑问,她的回答干脆利落:“定了,就排除万难去实现。”
不过,“囤机票”也有翻车的时候。据媒体报道,2024年林女士曾花4350元囤下五一前往瑞士的机票,谁知后来航班增多,同线路机票最低跌至3600元。她坦言,“想想还是很心痛!”
业内人士提醒,大家在“囤机票”时,务必仔细确认退改签规则,包括是否可退、最晚免费退改时间等,以免后续被动。